第716章 五年

字數:6340   加入書籤

A+A-


    從程冬雪開始。
    秦布衣開啟了世家女們的探親之旅。
    若是她們間的家族離的太近。
    秦布衣還真會累死。
    畢竟沒去一家之前。
    都會想辦法臨幸一下各地的世家女。
    如果大家住的較近。
    那秦布衣就有些永無寧日了。
    好在沒那麽誇張。
    眾女居住的地方非常分散。
    有的趕路要兩三個月才會趕到。
    相互之間再怎麽也有百裏距離。
    一來一回,隻怕就半月時間過去了。
    鳳儀一六年,到鳳儀十七年十月。
    又一年的炎夏文會。
    去年炎夏文會,蕭傾凰送來的裴初塵。
    裴家姐妹來到秦布衣身邊後。
    年關之時,太醫隨侍把脈,確定兩女懷有身孕的消息。
    對於裴家兩姐妹來說,自然是激動不已。
    這對於河洛世族,也是一件大事。
    而其他世家女。
    在年關到五六月間。
    以此確定有孕。
    這一年。
    是秦布衣在南方四處往來,到處土改,吏治改革的時間。
    不僅僅是改革,而且還會走訪。
    查驗地方青衣衛監察製度的疏漏。
    確保地方上改革徹底落實。
    鳳儀十六年的發展勢頭非常不錯。
    這是大周開啟全國性水泥道路招標的重要一年。
    各大州郡,靠著叛軍俘虜和流民以工代賑的方法。
    大周修通了很多水泥路。
    整個南方的基礎設施,有點煥然一新的感覺。
    而最讓秦布衣激動的是。
    齊州,荊襄道京都的兩條鐵軌,鋪設了有三分之一。
    也就是兩頭鋪設了上千裏左右。
    挑選易於鋪設的區域,沒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能繞就繞。
    逼不得已,用炸藥炸開山道。
    鐵軌鋪設,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
    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千裏距離的道路。
    以前沒個十天八天,是不可能趕到的。
    遠行千裏,基本就是在玩兒命。
    如今十來節火車串聯。
    千裏距離,兩天半就能趕到。
    這還是火車的初期運營。
    一個小時二十裏,一個時辰四十裏的速度。
    放在近代,妥妥的礦山小火車的速度。
    連礦業重車都跑不過。
    可即便如此。
    火車的使用。
    意味著大周的商貿,將更進一步發展。
    千裏距離的貨物運行時間,從十天八天縮短到兩天半。
    這對於京都的那些個世族官員來說,那可是激動不已。
    大家都叫嚷著修路隊修快點。
    鐵軌鑄軋廠生產的產量要擴大規模。
    很多世族官員,早就準備好了火車站的藍圖規劃。
    而已經開拓的州郡火車站,讓很多世族賺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火車這種便捷而又穩定的運輸方式。
    多地之間的快速運轉,既節省護送的人力,又保證時間的節約。
    對於商人來說,火車運輸簡直方便又省錢。
    唯一的缺點就是,響動有點大。
    短途搭乘還行,長途有點累人。
    但隻要克服噪音問題。
    這火車就完全沒有任何缺點。
    在秦布衣和世族鬥智鬥勇的時候。
    蕭傾凰讓人狂修火車。
    推進荊襄和齊州的火車建設。
    南方已經修到杭州了。
    從南下平叛,滅掉南理。
    到返回京都。
    秦布衣在南方待了兩年時間。
    各種改革的瑣事,將秦布衣折磨的有些不成人形的感覺。
    有世家女們陪伴,其實倒也沒那麽誇張。
    隻是世家之間相互扯皮。
    秦布衣不好對身邊女眷的家人下狠手。
    以至於秦布衣的溫和,讓人覺得好欺負。
    扯皮了很多次後,秦布衣就變得嚴肅了很多。
    這樣又導致世家女們哭哭唧唧的。
    秦布衣弄得也很無奈。
    介於安撫和撕破臉皮之間相互跳轉。
    好在很多大世族之中,不乏有聰明人。
    秦布衣扶持這些聰明人來對付那些蠢人。
    倒也取得不錯功效。
    南方世族平叛,新一波利益集團洗牌。
    其中主要還是利用身邊的世家女們。
    她們希望秦布衣照顧家族。
    秦布衣靠著她們家族管理地方。
    在京都各大中小學和職業學院沒有培養出足夠合格的管理人才和其他方麵人才之前。
    世家大族培養的才子,還是能夠用來用一用的。
    因為南方叛亂後,世族的大部分田地收為國有。
    甚至攤丁入畝的劃分土地之後。
    還有大片的土地。
    這些土地,直接成了國用農場。
    進行種植,養殖業的試點改革。
    兩年時間的改革發展,其實已經見到很多成效了。
    糧食種植都進行了四茬。
    江河諸省的立體農業發展,已經是另一個級別了。
    最早堅定隔著國家進行改革的。
    百姓受益最大。
    畢竟最大限度的農業投入,加上免費農具發放。
    百姓是幾乎沒有後顧之憂的。
    江河諸省表現不錯的州郡鄉鎮,甚至開始村村通道路修繕,還有水泥房建造。
    古代磚瓦房不是人人都能住的起的。
    普通農民都是稻草房,夯土房。
    一到雨季,屋裏到處漏雨。
    居住環境極差。
    當水泥路四通八達修起來之後。
    很多地方政府,開始水泥房以舊換新。
    這是秦布衣讓官府進行的政績推廣。
    以舊換新算是績效考核。
    官員做的越好,青衣衛,內侍到地方監察考察確定之後。
    會給官員一定的評級。
    這些評級,確保官員省錢,年終獎勵發放等等。
    有良性的官員晉升渠道以及獎勵。
    大周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好。
    當然,做虛弄假,以次充好,魚肉鄉裏的官員也有。
    如今開展掃盲運動,報紙宣傳。
    加上青衣衛和內侍的多重監察。
    這些貪官汙吏,也容易被發現。
    還會被舉報到官報衙門。
    官報衙門也會讓朝廷秘密調查。
    三段監察防護未然。
    這種監察體製,放在古代,已經是非常全麵的了。
    不說跳出曆史周期。
    已經能夠做到防止快速腐化了。
    揪出了不少貪官汙吏。
    百姓監督投訴機製也在完善。
    官報衙門不僅是作為宣傳統戰部門。
    也有監督部門的責任。
    如今的官報衙門,在大周的數量極多。
    在交通不便的環境之下。
    官報衙門非常必要。
    這是宣傳口,你不占領宣傳輿論陣地,有心之人就占據了。
    這裏也可以作為青衣衛的分部據點。
    算是一個部門,兩部官吏。
    總的政治構架,在慢慢建立。
    從秦布衣掌控京都大權。
    到如今,一眨眼就是五年。
    從杭州坐著火車返回京都。
    秦布衣無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