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真情流露

字數:6725   加入書籤

A+A-


    “南方富庶,果然名不虛傳。”
    耶律修征吃的滿嘴流油,由衷點評了一下。
    “我們草原貧瘠。”
    “可沒有這麽好的吃食。”
    “你們大周的廚子,本將軍早晚抓一批回去。”
    “要是打敗你們,我天天這樣吃。”
    一位匈國大部族首領開口。
    他的周話十分粗糙,但卻表達著內心的期盼。
    這些吃食,幾乎都是美味。
    他就從沒嚐過這麽好吃的美食。
    甚至在質疑,自己當了這麽久部落首領,到底吃的是什麽垃圾。
    “草原可不貧瘠。”
    “這些燉煮,蒸草的牛肉,羊肉。”
    “就是從你們草原買來的。”
    “而烹飪用的香料,是你們匈國公主,朵兒塔娜和我貿易得來的。”
    秦布衣解釋道。
    那匈國部族首領有些愕然。
    他可不知道,朵兒塔娜和秦布衣有著這樣的交情。
    朵兒塔娜在大周扮演戴英女帝,順便有各種做貿易。
    在很多部族了解中,這都是大皇子術倫所為。
    甚至是朵兒塔娜的母族部族的現任首領在做。
    “此戰之後。”
    “如果我大周敗了,你們盡可隨意掠奪。”
    “若是你們敗了。”
    “部族若是缺少糧食,禦寒衣物。”
    “盡可派人來和我做交易。”
    “草原的牛羊,馬匹,西方的香料,都可以拿到大周來貿易。”
    “我會給你們一個好價錢。”
    秦布衣笑著說道。
    吃喝盡興,能夠開口聊聊,倒是好事。
    這次宴會若是搞得太過死氣沉沉,也有點不怎麽好。
    怎麽說也得留下一段佳話不是。
    “若是真的如此,我的部族,會來和你們大周貿易。”
    那部族首領點了點頭,又猛猛的喝了兩口葡萄酒。
    “魏王殿下。”
    “外臣有個疑問。”
    這時候,吃的差不多的王徐安,對著秦布衣恭敬問道。
    “請問。”
    秦布衣點了點頭。
    “魏王殿下與天下世族為敵。”
    “拆解了天下世族。”
    “未來如何處理新興世族和朝堂關係呢?”
    王徐安很好奇的問道。
    雖說他也看了大周的每期報紙。
    很多抨擊世族之禍,王徐安也是認可。
    可是沒了世族的管理階級為基礎。
    新興的世族,和老舊世族,又有什麽區別?
    秦布衣這豈不是多此一舉。
    反而造成國家混亂嗎?
    若是真心收服一些世族為己所用。
    再清理一遍,豈不是更方便?
    “未來沒有世族。”
    “或者說,我會控製世族。”
    “至於你想問的,應該是世族恩蔭官員的問題。”
    “這也會一並取消。”
    “本王在大周所有州郡興辦蒙學,官學。”
    “未來天下官吏,完成學業考核才能為官。”
    “考上州郡官學,就在州郡為官。”
    “考上國學,就進入朝堂為官。”
    “以後以科考來定取天下才能。”
    “文有文考,武有武考。”
    “世族,宗族,必須由國家官吏,法律管理。”
    “而並非是家規,族規。”
    秦布衣回答道。
    “好策略。”
    王徐安連連點頭。
    第五破虜等也是眉頭微揚。
    “大周百年前的異族之亂,是因為國內世族大軍腐敗。”
    “將不知兵,兵不知將。”
    “國內軍卒冗兵空餉嚴重。”
    “這又如何應對?”
    王徐安又問。
    “軍隊三年一換防,五年一調將,避免將領擁兵自重,藩鎮割據。”
    “軍,政,商,分離。”
    “宣揚保家衛國思想,劃定軍費紅線。”
    “邊境軍事屯墾。”
    “三法司,內侍,青衣衛,地方官兵建立監督貪腐機製。”
    “若是軍隊還是腐壞。”
    “那麽大周也就真的該亡了。”
    秦布衣說的也簡單。
    曆史上的雷電,他都注意處理。
    總結後世的經驗。
    大周能夠堅持多久,不在他秦布衣。
    他製定的國策,都是劃時代意義的。
    能夠堅持多久,誰也說不準。
    秦布衣死了,未來是怎樣,他也管不了。
    王徐安認真的點著頭。
    大周突然煥然一新的變化,是由秦布衣而起。
    王徐安早就想和秦布衣談論一番了。
    他將大周的報紙,每一期都存放起來。
    甚至將重要的論政文章合訂成冊。
    認真的研讀。
    對於王徐安這種智囊謀士,一輩子想要安邦定國平天下的士子來說。
    秦布衣的很多國策,真的讓他欣喜若狂。
    朝聞道,夕死可矣。
    說的就是他這樣的人。
    “土地兼並,可有真正的解法?”
    王徐安又問。
    “收歸國有,不允許買賣。”
    “每隔百年重新分配。”
    “積極拓展海外領地。”
    “尋找高產作物。”
    “……”
    王徐安提問,秦布衣是有問必答。
    這個時代,能夠關心這樣問題的。
    三國之中或許還有其他人。
    可現在能夠向自己提問的,也隻此一人。
    “欺上瞞下的利益團體何其之多。”
    “魏王你靠著軍隊之力,加上北涼王鎮壓,女帝陛下支持。”
    “這才能完成改革。”
    “百年一改,談何容易。”
    王徐安歎道。
    “所以才有尋找高產作物,提升糧食產量,開拓海外領地。”
    “未來,誰知道呢?”
    “管好身前百年之事,便已足夠,不是嗎?”
    秦布衣笑了笑。
    “魏王殿下,有信心打敗我三國聯軍嗎?”
    王徐安問到了尖銳的問題。
    所有人都停下吃喝,望向秦布衣。
    “說句實話。”
    “三年前。”
    “若是三國聯軍攻打大周。”
    “大周必亡。”
    “可惜。”
    “你們錯過了滅亡大周的最好時機。”
    秦布衣喝了一口甜酒,夾了一塊兒金錢肚。
    “魏王如此有自信?”
    “是因為火器?”
    王徐安又道。
    “是。”
    “就是因為火器。”
    “火器有開山裂石之威。”
    “若是火器的火藥足夠多。”
    “可以瞬間摧毀一座城池。”
    “這三年來,大周的裝備已經完全更新迭代。”
    “我十萬新軍,可打你們百萬大軍。”
    “這不是自信,而是事實上。”
    秦布衣自信的說道。
    “就算是在我姥嶽丈麵前。”
    “我也能這麽狂傲。”
    “任憑你謀略無雙。”
    “任憑你勇武蓋世。”
    “在火炮,火槍,炸藥麵前,一切都是虛妄。”
    “還是那句話。”
    “真要是打起來。”
    “你們別上來送死。”
    “讓那些主站的家夥先上。”
    “決戰的時候,你們都躲得遠遠的。”
    “和你們吃這頓飯,我也不想你們被火器打死。”
    秦布衣真情流露。
    火器這東西,在出現之後。
    未來的戰爭將更加殘酷。
    若是能夠畢其功於一役,自然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