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崔羅,不得不除

字數:3832   加入書籤

A+A-


    宮中小道,果然抓住了幾個穿著宮人裝、鬼鬼祟祟的幾個太監。
    姬玥詢問道:“幼帝、太後何在?”
    為保命,太監立馬就把太後的藏身處說了出來。
    姬玥搖頭失笑,眼裏帶著寒意,腰間劍拔出,將幾個太監殺死,就著其衣擦拭劍身,身後跟著戚無燁,二人往那處走去。
    路上,還有零零散散的宮人受令裸奔。
    “占宮,不許汙淫搶掠濫殺。”
    姬玥手持長槍,腰間佩劍,身著黑衣銀甲,與戚無燁進內宮時,聽見一聲怒斥。
    “逆賊!”
    姬玥轉身看去,見一女子握劍刺來,姬玥將其劍斬掉,女子所握寶劍落地,抬眸看去,見一美豔女子怒目而視,她道:“好一個逆反之徒,難道,你還要殺哀家不成?”
    姬玥瞧見幼帝在遠處,便沉聲道:“今時不同往日,還請太後順從。”
    蕭幼嫻道:“簡直是放肆!爾等祖上世代是襄人,今朝逆反,不忠不孝,你竟敢如此殺進宮來。”
    姬玥拱手,“太後,請。”
    蕭幼嫻抬眸,美目直視眼前的男子,嗤道:“賊子竊國,名不正言不順。”
    姬玥沉眉,不接話。
    在身後的戚無燁也進了內殿,聽到這話忍不住反駁,略行了個拱手禮便道:“太後這就說錯了,日夜尚且輪轉,史冊也常載山有崩者湖有幹涸,襄朝連年天災,朝堂腐敗到了極點,大災之下還苛稅嚴重,那隻能將其推覆重來,所以襄命盡,新朝將出,就算我等不做此事,也照樣會有別人來做。”
    蕭幼嫻懷抱幼帝,戚無燁胡子一挑,朝著北側做躬禮,“太後,請吧。”
    外頭有崔羅等待。
    次日。
    襄朝,二旬太後年事已高,請入別宮時,雙眼昏花看不真切,溺水而崩。
    三歲稚帝與太後母子連心,母死,帝心悲切,一同西去。
    而宮中,商問萬一行人,早已安撫了宮人,手下親信接管宮中守衛,向外發了告示。
    蕭太後與幼帝同死的消息才傳來,商問萬將桌子一拍:“什麽!崔羅他竟殺了皇帝與太後,他是想找死不成!”
    雖然他們就是想更朝換代,但是這殺太後、皇帝的罪名也不小,安一個‘隨意殺害皇室’的罪名,亂臣賊子的名號算是扣在頭上徹底揭不下來了。
    姬玥道:“消息既然傳回了襄陵,可能早已經傳開,其中或有奸細。”
    商懷亦問道:“難不成是前朝餘孽?”
    商懷亦說前朝餘孽其實不太準確。
    他指的是二百年前與襄朝敵對的慕國餘孽。
    姬玥道:“也有可能,原本忌水以北的起義軍與我軍結盟,後又徹底追隨,而忌北岸正是原先慕國都城,懷疑軍中有奸細,也不是沒有道理。”
    戚無燁對商問萬道:“商公,依我之見,就算這事傳開,也要立刻封鎖消息,一定不能叫人指認我們濫殺、篡逆!再發一則布告,將這幼帝之死、太後之喪,重新包裝一番,叫他們成天命致終,我們則是順應天命,更何況商公以‘神子’之名起勢,百姓愚昧,哄騙一番自然會相信。”
    戚無燁瞧了一眼外頭,此中雖然僅有商問萬、衛寧、商懷亦,但戚無燁仍是有些猶豫,最終說道:“隻是崔羅殺太後、幼帝,已經給後續商公大事留下隱患,崔羅,不得不除。”
    崔羅跟著商問萬有多年了。
    戚無燁知道。
    “一是此人未得令便私自斬殺前朝皇室,可見其心不良。”
    “二是若不殺死,隨他去別宮者,大多知道崔羅是商公兄弟,還以為殺前朝皇室是商公指示,不殺,則不道義。”
    他又道:“軍中質疑,盡可通過封官、賞銀來安撫,前朝舊臣士紳,當給予許諾,叫其知道商公新朝建立要比之混亂更好,防止其聯合反撲。”
    姬玥道:“事在急,我等率重兵掌控襄陵,師父,登基之事在早不在晚。”
    商問萬思慮了瞬,點頭道:“衛寧、戚無燁留下與我一同確定功臣封賞,其餘人,速去辦吧。”
    宮內,傍晚,商懷錦手中拿著一柄長劍,往暫居處走。
    “小錦,小錦。”
    商懷錦回頭看去,見是崔羅,便問好道:“崔叔。您不去與我爹爹議事嗎?”
    崔羅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腦袋,“那個……那個……我家你明依嬸嬸才把出有孕了,我做了些家常菜,想著,你跟小亦還有小寧能來我這一起吃個飯。”
    商懷錦喜道:“真的啊?那恭喜崔叔了。我這就去叫我弟弟跟衛寧。”
    商懷錦尋見商懷亦等人,他們才議事結束,見商懷錦來,一臉喜相,知道緣由,屋子裏的人麵色各異。
    商問萬眼中閃過一絲不舍,最終道:“罷了,今日我也隨你們去瞧瞧。”
    戚無燁本就主張殺死崔羅。
    如今聽其妻有孕,心中並無多大波動。
    他本就是追隨商問萬的一個文士而已。
    商問萬登基稱帝。
    那自己便可平步青雲。
    他們的利益是緊緊綁在一起的。
    他不想叫商問萬有一絲的顧慮。
    誰叫商問萬的皇帝路不好走,那他就必須死。
    “快些進來吧,這初春夜裏也涼。”沈明依嫁為人婦,反倒是溫柔了許多,麵上掛著溫婉的笑意。
    幾人進了這座他們暫住的偏殿,偏殿也有小廚房,飯菜尚溫著,幾人無拘束,聊著家常,姬玥覺得,這場景,像是十幾年前才從百木出來一樣。
    幾人吵鬧,唯一不同的是那是在山前,身邊是茅棚竹屋。
    如今卻是在皇城,襄陵皇宮。
    想到百木,姬玥垂下了眼,百木城啊……
    行軍路,不是沒有路過他少時的家。
    早就荒無人煙了。
    姬玥抬頭看了一眼商問萬,他年近五十,麵容也蒼老,雙鬢泛白,他也會在這些東西奔走的夜裏想起問千嬸吧。
    崔羅哈哈笑著,“這殿裏還有一捆肉幹呢,說到肉幹,還記得衛寧小時候站在問千姐家門口,提著一串肉幹,大眼睛忽閃忽閃的求我大哥收他做徒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