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神醫穀不速之客

字數:4935   加入書籤

A+A-


    人怕出名豬怕壯。自從神醫穀的大名傳遍華夏之後,好多人慕名而來。不隻是越來越多的患者,還有前來結交的達官顯貴,熱衷醫術的醫者,甚至還有職業黃牛。
    更為誇張的是,有的被家人推著板車送來的重症患者,自家好不容易排到了診號。為了十兩銀子,不顧家人攔阻,張口就把看診號碼賣給有錢人,或者黃牛。據說,藥穀的看診號,一度被瘋狂炒作到一百兩銀子。
    在天天的建議下,穀主交代老管家,在藥穀入口處建了一個接待室。由四個醫工負責甄別前來求診的患者,並按照藥穀的就診原則,有序發放當日看診號碼牌。
    用時下極為珍貴的、不會褪色的礦物顏料,在一塊經過特殊處理的竹板上麵,備注看診號碼、患者姓名、年齡、性別、病情簡述等信息。專人專號,一來可以作為看診記錄,和醫案一起存檔;二來避免黃牛炒號,以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至此,藥穀外麵的黃牛黨才漸漸絕跡。
    如今穀中的醫工,基本都是從慈善局領養回來的孤兒。穀主挑選其中機敏者培養成了醫工護士,男女不限),其餘則負責穀內藥材園或其它雜務。
    對於前來投奔藥穀的醫者,天天建議師父挑選一些品行端正、藥理知識紮實的,培養為醫師。在穀內選一處院落,作為醫學課堂專用。自己可以在下午和晚飯後各抽出一個時辰時間,培訓他們。
    等到這些人的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經考試合格,即可從事針灸、按摩、正骨、外傷醫治、簡單縫合等工作。其中表現優秀者,可以有序安排他們跟隨師父或自己出診,以此增加臨床經驗。
    天天心裏考慮的是,五十年期限一到,自己就要離開。屆時師父難免傷感不說,還要承擔全部的診療工作。師父即便是神君,也會有疲累的時候。
    不如自己提前培養助手,一來可以分擔很大一部分簡單的診療工作。二來萬一能遇到一兩個頗具慧根的,神農氏一脈的醫藥之術也不至於從自己這裏斷了傳承。
    穀主師父秒懂天天的想法,眼圈不免泛紅。
    當下師徒兩個商定,穀主師父和天天輪流授課,按照科目分工。每逢旬日休息一天。此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拜師第十年,天天開始給學生授課。以天天的資曆水準,如同現在的醫學專家主任醫師)給醫大實習生上課。
    不同的是,他的這些學生,有中醫世家子弟、坐堂大夫、遊方郎中,醫館學徒,甚至還有因傷退役的軍醫。大多是亂世中遭逢變故,外出謀生的。他們的醫藥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水平,可謂參差不齊。
    就這樣,天天過上了上午診治患者,下午和晚上培訓學生的繁忙生活。
    一日忙碌過後,喝杯靈茶,吃幾塊糕點。再洗漱一番,立刻滿血複活。接著開始每日的修煉,打坐一晚,第二天依舊神采奕奕。
    金丹修士都已經辟穀,隻是天天喜歡吃東西的感覺。就像一個清淨訣就能搞定衣物和)自身的清潔問題,他更鍾愛在浴盆中洗澡。就,特別接地氣。
    因為培訓學生是按著計劃走的,一切倒也井然有序。
    穀主師父對此表示滿意。放話說:“旦有空閑,就會去授課。”
    兩年過去了,穀主師父隻來過培訓課堂兩次。連說兩句“不錯!”。就,背著手出去了。隻留下目瞪口呆的苦逼徒弟。說好的師父和徒弟輪流授課呢?
    這一日,天天接待了一個十一二歲的表症高熱、口吐白沫的患者。
    經過望聞問切和驗血取中指指尖血驗看)等一係列診治流程,外加神識掃描同現代ct)後,天天診斷患者是誤服夾竹桃中毒。遂交給醫工一張方子。並囑咐謄抄一份交給患者侍從。
    醫工雖然覺得奇怪,但也照做了。
    第二日,患者熱症退去,止吐,氣色漸好。患者及隨從大喜,患者以百兩銀酬謝少年神醫,天天笑納並致謝。患者一行人烏泱泱遠去。
    望著遠去的一行人,天天思忖,患者的幾個侍者嗓音尖細,其中的中年侍者更是麵白無須,應是太監無疑。此患者年少而氣質高貴,又身負隱隱龍氣,應是皇室子弟。想到此處,心中不免陰謀論一番。
    一年之後,一隊皇家護衛來到神醫穀。因著神醫穀的就診規則隻接待重病、大病患者),一隊人馬停留在穀外的公告欄前。帶隊前來宣旨的公公笑眯眯地一揚拂塵,說到:“各位,咱家是來替聖人宣旨的!”
    管家把消息帶到診室,師徒倆麵麵相覷。
    兩人都明白,凡人皇帝的聖旨,無非就是讓他們師徒中的一個入宮診治疾病,或者是招入宮中做禦醫。這一切在凡人皇帝看來是對一個醫者天大的恩寵。
    天天考慮的是,接旨是不可能的,師父或他絕無可能追隨一個凡人皇帝。即便後者是人皇,也得是他願意。隻是,藥穀需要生存,若不接旨會給師父帶來麻煩。
    兩難之際,穀主師父道:“我去吧。臨近皇城我會因感染風寒而亡故。你需要做的是,從此刻起,封閉藥穀,不再接待任何人。而你,在師父應召入宮後,因家中出事,回鄉探望親人而一去不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天問道:“師父,您欲將藥穀遷往何處?”
    穀主師父應道:“天山腳下,我本已開辟了一處藥園。如今算是派上了用場。一切等我歸來。”
    天天鄭重應下。
    半個時辰後,看起來不惑之年、精神奕奕的藥穀穀主挎著藥箱,在徒弟,管家、守門醫工不舍的目光中,隨著前來宣旨的隊伍呼啦啦遠去。
    三個月後,幾匹快馬飛奔至神醫穀外。幾個護衛模樣的人飛身下馬,發現藥穀外居然沒有排隊的患者。甚至一個人也沒有。
    他們直覺不對,用力拍打藥穀的大門,同時大聲喊叫:“有人嗎?有人嗎?”就這樣過了許久,終於有一個年邁的管家慢吞吞地走出來。
    “來了來了。”老管家氣喘籲籲道。
    “速請林神醫接旨!”說著,帶隊的護衛拿出一卷明黃色聖旨。
    “林神醫回鄉探親了。”
    “什麽?何時回來?”
    “走時匆忙,並未留下隻言片語。請問,我家穀主可安好?”
    護衛們麵麵相覷,總算有一個人硬著頭皮說到:“呃,穀主在去盛京途中感染風寒,臨近皇城,不幸,病故了。”
    老管家聞此噩耗,直接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直呼主人命苦,一生救人無數,去世前竟無親人相伴,唯一的徒弟還不知歸期。
    半晌,老管家哽咽著問:“請問大人,我家主人葬在何處啊?”
    帶隊的護衛答道:“皇城外西南三十裏的長亭邊。”
    “多謝大人告知。”悲痛欲絕的老管家腳步踉蹌著向穀內走去。見此情景,護衛們怏怏離去。
    從此以後,神醫穀漸漸沒落。
    此時,距離此處六千三百多裏之遙的天山腳下,一處隱蔽的山穀裏,天天和穀主師父正忙得不亦樂乎。
    穀主混跡人界多年,也是第一次拖家帶口地搬家,說起來,藥材園和靈植園的搬遷,最為省心省力。
    穀主把整塊整塊的藥田藥材連同土壤一起)平地抬高,又瞬移到他自己的小世界中。到了新址後,再逐塊移植到開墾好的土地上。全程觀摩的徒弟滿眼都是小星星,有自己的小世界,真是爽啊!
    其它事情有點兒麻煩了。
    一來師徒倆帶著三百來人工人、醫工、醫者)的隊伍突然搬遷到一個新環境,吃喝拉撒各種庶務需要安排;二來各種半成品藥材需要拆包、晾曬、切割、研磨、分裝)處理;三來臨床試驗室的設施設備需要重新安放、清潔、調試)管理;四來培訓課堂需要重新選址、布置等等,各種瑣事,不一而足。
    由於老管家的缺位,時不時的有工人過來請示穀主,這個那個怎麽處理。穀主煩不勝煩,把所有事務都丟給了徒弟,自己幹脆玩失蹤,躲清閑去了。“唉!”天天感歎:“一向耐心細致,令人如沐春風的師父,也有怕煩擾的時候。”
    幾日後,失蹤的穀主師父突然出現,匆匆扔給天天兩枚玉簡,就,消失不見了。
    天天無奈,拿起桌子上的玉簡仔細一看,一為修士常備法術,一為符籙術。白日雜事紛擾,他決定晚上再細細鑽研。
    十幾日的忙亂之後,穀內的一切漸漸走上了正軌。
    幾年後,江湖上紛紛傳聞,天山腳下有一個天醫穀。穀主可以活死人肉白骨,又身負通天徹地之能,乃天神下凡。
    於是乎,各方人士,或身患重症的百姓、或外出謀生的醫者、或是江湖豪客、或達官顯貴,或宮中貴人,不遠幾千裏奔赴天山腳下。一番奔波下來,除了少數幸運兒得遇天醫穀之人,大多數人根本找不到入口,隻好敗興而歸。
    就這樣,天醫穀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傳聞有緣者才得相見。
    喜歡花神桃夭夭和她的戰神兒子請大家收藏:()花神桃夭夭和她的戰神兒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