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要用!要保護!

字數:3999   加入書籤

A+A-


    何雨柱沒有讓李振等待太久,他腦瓜子一轉就想出了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
    “李處長,您有所不知啊,當我看到這兩本《飛行教範》的時候,就仿佛是融入了其中,就像是親身駕駛飛機一樣!
    您知道的,我是坐過飛機,親眼見過別人駕駛飛機,把他們的動作和《飛行教範》仔細對比我就發現了一些問題。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兩本《飛行教範》是三年前的,那個時候很多機型還沒產生呢!”
    何雨柱有的沒的就是一陣忽悠,目的就是在自己找理由。
    同時,他也不想新華夏的飛行員們走彎路,甚至是付出不必要的代價!
    李振是個大外行,鄭筱蘭也不懂飛行,對於何雨柱的忽悠他們即使感覺到了不妥,但也無法進行有力的反駁。
    為了盡快把翻譯的文件確定下來,李振選擇了攜帶兩冊《飛行教範》返回西柏坡。
    是的,此時社會部作為中央大一部分,辦公地點就在西柏坡。
    而鄭筱蘭卻不想回去了,她的日語是選修的,而不是專業的,所以這一階段做的日語翻譯工作有些吃力。
    遇到了何雨柱這種能把日語說成第二母語的人,那就是進了寶山了,豈可空手而歸啊?
    她央求李振把她的工作讓人送過來,李振拗不過也就答應了。
    李振連午飯都沒在黃泥村吃,帶著兩個警衛員策馬狂奔回去了。
    何雨柱帶著鄭筱蘭去吃午飯,他給大家做了介紹,鄭朝陽和郝平川還有戴數理他們都來跟美女打招呼。
    何雨柱則是一邊吃飯一邊用新學的俄語跟白玲交談。
    老羅這幾天過得很不舒服,不舒服的原因是他有錢了,而且大家都知道他有錢了!
    有錢了,很多以前不敢想的教具這回就可以申請了!
    以前不敢開的課就可以來了,比如什麽指紋采集,腳印采集,化妝偵查,那都是有消耗的,以前沒錢買,現在有錢了!
    還有後勤,你以為他們隻管吃飯呢,那衣食住行中吃飯隻占14而已。
    現在還有很多同誌的棉衣是很薄的,有些同誌甚至還沒有棉衣呢!
    比如負責燒火的老王,把自己的棉衣給了一個新兵蛋子,愣是說自己燒火燒的直冒汗了,要棉衣沒用!
    誰都知道,那燒火隻烤臉,那屁股和後背不都是凍得麻木了!
    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而且都是合情合理的需要花錢。
    以前沒錢的時候,無論誰申請什麽羅勇直接拒絕就罷了,現在有錢了,再裝糊塗可就不行了!
    不過一千塊大洋看著不少,可是人一多他就不禁花,轉眼就花光了。
    可是還有些人的申請沒有滿足呢,於是羅勇就十分不好意思的來找何雨柱。
    “那個小何啊,你的工作很忙,我其實不應該麻煩你的,可是,咱們培訓班的攝影課程進行到一半現在進行不下去了!”
    何雨柱想了想,開口說道“我可以每天抽出一個小時時間幫助教學!”
    “不是,不是教員不足的問題,是相機和交卷……”
    聽說不需要占用自己的時間,何雨柱就輕鬆多了!
    “嗨!沒問題我可以提供一台相機進行教學,我那還有二十幾個交卷,送你二十個。
    另外,經費不多了了吧?”
    “不是不多,而是……沒了!”
    “嘿嘿,老羅,你這個管家婆不稱職噢!”
    “是,我給花冒了!”
    “我是說你應該早點來找我,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什麽啊?是教學。不能因為沒錢就影響教學!吃完飯你跟我去拿錢!”
    老羅被訓的跟個受氣的小媳婦似的,敢怒不敢言,還得賠笑臉!
    鄭朝陽和郝平川他們在旁邊看的那叫一個過癮!
    羅勇其實也不想在吃飯的時候說這事兒,可是吃完飯何雨柱回到辦公室,他就不好過去了。
    幸好也就鄭朝陽郝平川和白玲三個聽見了,過會兒下個封口令也就是了!
    至於鄭筱蘭,可以忽略不計。
    老羅走了以後,何雨柱繼續和白玲用俄語交流,這時候鄭筱蘭也加入了進來。
    她的俄語和她的日語一樣,都是流利但不是很精通的水平,比白玲差但是比何雨柱好很多!
    和兩個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交流,何雨柱的俄語進步很快!
    李振回到社會部,把何雨柱翻譯的兩本《飛行教範》交給了副部長,並且詳細說出了何雨柱的“個人見解”。
    副部長不置可否,收了兩本《飛行教範》,就讓李振回去了,並且表明這兩冊書的翻譯工作到此為止,以後不用再提。
    李振走後,副部長拿著兩本《飛行教範》來到了伍先生辦公的院子,詳細匯報了何雨柱用七天翻譯出了這兩本書,並且著重指出了他的“個人見解”!
    當然,何雨柱大方的給培訓班支付兩千大洋的事兒也是匯報內容之一。
    “可濃啊,你覺得北平上空的鷹有沒有可能是我們這位何雨柱同誌啊?”
    “我分析,北平上空的鷹可能並不是某個個人,很可能是是一個團隊,但是空軍和陸軍不同,必須有機場進行起降。在這方麵我們沒有絲毫的發現。
    而何雨柱同誌的履曆中除了在倭國那三年之外,沒有絲毫接觸飛行的可能。但是反戰同盟的同誌提供的信息裏也沒有何雨柱在倭國接觸飛行訓練的內容。
    要說何雨柱同誌真的是北平上空的鷹團隊的一員,那麽除了這兩冊《飛行教範》的譯文之外,就隻有他跟鄭鈞老先生說過的那句“生而知之”可以解釋了!”
    生而知之這種事,曆朝曆代都有傳說,在民國時期,就有一位被稱為“生而知之”的人物——馬一浮。
    馬一浮在6歲時就能作詩,16歲時考中秀才,並且位列第一,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和智慧。
    被弘一大師稱為“生而知之”!
    伍先生沉默了一陣,然後說道“五歲就能給人治病,而且大多數患者都會痊愈,三年考下醫學碩士,手術做的還非常漂亮,要說不是‘生而知之’,恐怕沒人信呐!”
    副部長聽了附和道“就是不知道他是藥王重生還是飛行員重生,哈哈哈……”
    “哈哈哈……,嗯!對於這位何雨柱同誌,我們還是按照一貫原則,要用!要保護!包括他的父母,也都是我們的好同誌嘛!”
    “是。”
    答應了一聲,副部長轉身離去。
    喜歡我來四合院帶著黑診所請大家收藏:()我來四合院帶著黑診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