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他究竟是人,還是魔鬼?
字數:6551 加入書籤
公司這邊進入調整期之後,吳舟這個老板,再想和之前那麽清閑,也就沒那麽容易了。
所以吳舟的“體能鍛煉”的計劃,也就隨之再度被耽誤。
體質屬性的增長,再度回歸到了“穩定期”。
不過吳舟還是知道“輕重”的,體質這塊兒的訓練,什麽時候都可以,也就是早點晚點的問題就是早點晚點的問題。
在吳舟這邊全力參與到了公司各項政策調整過程當中之後,再加上吳舟這邊“主動學習”,跟進,所以所有項目進度都飛快。
沒有人可以在吳舟麵前“偷奸耍滑”。
那種滿負荷忙碌之後的偷懶,吳舟可以容忍,畢竟人不是機器,還是需要有一定的勞逸結合的,但如果是一直都在偷懶,想要完全躺平,鹹魚,導致直接拖後腿的那種,那就對不起了。
隻能是被人事部門的同事主動找上門...
“艸,真是瞎了眼!當初張偉主動找我時,我他媽居然沒走,結果現在被辭退,真是活該!”<得好好工作著,憑什麽就把我辭了?你們是不是腦袋進水了?我要見吳總!”
“...”
一般想要最後爭取一下,和吳舟好好聊一聊的,吳舟都會給到他們機會,和他們進行一場開誠布公的深入交流。
畢竟大家也算是共事一場...
“我就直接問,你們願意白幹活、不拿工資嗎?或者說讓你們心甘情願上更長時間的班,但是還是原來的薪資嗎?”
“同理,我開公司是為了賺錢的!而且目前我們公司在行業裏,所有電商公司中,薪資應該算是頂尖的。”
“公司能開這麽高的薪資,關鍵是公司有盈利。簡單說,隻有公司賺錢了,才能給大家這麽高的薪水!”
“那麽,怎麽做才能保持公司的盈利呢?利潤很簡單,等於營收減去成本。營收的部分暫且不提,成本控製才是關鍵。尤其是原材料和進貨成本,這一直是公司重點把控的領域,短期內幾乎沒有壓縮空間。而員工工資這塊兒,公司這邊也從來沒想過“壓縮”“克扣”大家,所以,那就隻能是通過提升內部運作效率、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來降低這部分的成本支出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可能因為個別員工的不配合或者適應不了,就暫停公司的改革進程。”
能被吳舟招進來的人,絕大多數都至少還是可以的,吳舟這邊講明緣由之後,一般就會直接羞愧地低下頭...
吳舟這邊最後也會再給個甜棗。
畢竟共事一場,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公司這邊還是會給到一點離職的心意。
一般就是23個月的薪資的補償...
這就導致這段時間,公司這邊的“人員流動性”確實是比之前要大得多了。
不過這種“人心惶惶”並沒有持續,因為很快的一些“利益相關”的同事們,就很快的發現了,有這些人,沒這些人,工作進程沒有絲毫影響,甚至一些項目,因為這些人的離開,項目原本的進度,就好像開了“加速器”一樣...
當然了,這些都是虛的...
公司這邊在每月初,給大家發到手的上月“獎金”才是真正的實實在在的激勵...
當然了,這個隻是吳舟這段時間微不足道的工作之一。
除此之外,吳舟這邊嚐試“篩選網紅”,是否可以和當初那樣看"產品”一樣,獲得特殊的“第六感”。
實際的測試結果,有肯定的有的,但效果不是太明顯。
吳舟這邊事後複盤了一下,原因可能有很多種。
可能是“確實無法應用到篩選網紅上”,但這個原因暫且是不成立的,因為如果無法應用也就意味著吳舟根本不可能有“那個模模糊糊”的感覺。
所以,“能力弱化了?”
又或者是“還不太熟練?”
再或者,“自己看到的那些”網紅“實際的潛力都很一般...
畢竟真正的“頭部”,隻是極少數...
吳舟這邊需要做的還是,不斷複盤,以及盡量的鍛煉自己,提高自身對這種模糊感覺的靈敏度。
再一個就是像李思思學習,將“不可複製”的天賦,想方設法地變為可複製的“套路”。
網紅計劃就這樣穩步地推進當中。
那些“模模糊糊”有感覺的一些網紅,吳舟這邊也已經是在讓人在聯係了。
主要都是以“合作模式”為主。
比如說,已經知名的成熟網紅,那就是直接談“收費合作”了,就是給到他們一個主題,以及大概的專業的內容,然後就是讓他們去做視頻,還有文章,最後根據效果,確定後期的合作方式...是長期合作還是一次性的合作...
其次就是一些“還沒起來的小卡拉米”網紅。
這種主要就是以“投資”為主了。
大多都是一些完全憑借天賦在拍視頻,做視頻的網紅,還沒有章法,拍攝的設備也很粗糙,畫麵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反正就是有很多的問題,哪怕是吳舟這麽一個才進入這個行業的‘新人’也能找出很多的問題。
吳舟這邊和他們的合作就很簡單了,簡而言之就是,談朋友,拉近關係,確定需求,最後達成“合作”!
都是一些新人,甚至一些人,甚至都沒想過自己的視頻能賺錢,純粹隻是拍著玩而已。
現在突然發現,自己的愛好居然能成為事業,而且盈利能力還不錯,合作方對自己的合同要求也是非常寬鬆,沒什麽太多要求,完全就是真“天使”投資人。
所以合作的進展也是推進得很快。
而也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吳舟對新媒體的認知越來越深,和公司的兩個新媒體運營聊的話題深度也越來越深入了起來。
“網紅的成功並非單純依賴個人能力,更多的是一個多因素疊加的結果。除了內容創作的質量和個人的市場敏感度外,‘觀眾緣’和運氣也在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小火的網紅通常憑借穩定的輸出和積累的忠實粉絲基礎,逐步獲得市場認可。而大火的網紅則常常依賴於合適的時機與精準的市場切入點,往往能在某些特定事件或話題的推動下爆發,這其中難免有運氣的成分。”
“然而,單純依靠運氣並不可持續。我們在網紅運營中,需要通過係統化的培養和精準的策略來降低外部因素的影響,提供多元化的支持和優化路徑,確保網紅從‘小火’到‘大火’的轉化過程更為高效和可控...”
至於部門裏的那些新人,在這段時間也是得到了飛速的提升。
畢竟很多被投資的小卡拉米網紅,在運營,數據分析,還有話題等等專業性知識上,確實非常欠缺,兩個專業的運營會一個個的針對性的出方案,但他們卻不需要自己親自的跟下去。
主要就是這些新人在跟...
然後及時反饋...
大量的這種基礎工作,也給了他們大量的“實操機會”,以及最直觀的“數據反饋”。
都是聰明人,隻要是找到了一個“成功”的點,就會不斷地去挖下去,找出原因,最後不斷複製...
成長就是在這個過程中...
原本事情應該就這樣繼續發展下去。
廚寶那邊熱度逐漸下滑,吳舟公司的“廚臻”品牌,依靠強運營,再加上站外找到的“合適”主播的精準投流,銷量也是在逐步的提升當中...
再過個幾個月,市場再度逆轉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這段時間,公司這邊的店鋪運營,商品部門,售後部門卻是一連接連反饋廚臻的產品出現了大量差評。
理由千奇百怪。
有說產品明顯是“使用過的”,要求退貨退款...
有說產品是“智商稅”的,這麽高的價格,還不如人家“廚寶”的鍋...
有說收到的貨,有質量問題的...
還有說,產品生鏽的...
等等,什麽樣的差評理由都有。
但差評沒什麽,主要還是,有“消費者”直接就這些“問題”,起訴到了法院。
所以吳舟公司這邊最近收到了很多的法院傳票。
公司這邊哪怕是請了律師,全國各地的去應訴,一口鍋,一把刀,幾百塊錢,應訴一次就得是大幾千,上萬...而且還不含時間成本花費在裏麵。
公司售後部門是有聯係這些“起訴的客戶”,但得到的回複都是,一定要讓“黑心商家得到應有的懲罰”,又或者索要十倍甚至更多的“賠償”。
理性角度來說,當然的是,直接和解費用最省,十倍賠償或者更多一些,也抵不上公司這邊在這些案子上直接花費的金錢。
而且除了金錢之外,很多案子理由都是不一樣的,公司這邊還得針對那些起訴的理由,提供自己這邊充足的證據。
所以,時間,金錢還有人的精力,都是“消耗”。
不過這個事情並沒有到吳舟這邊。
李思思這邊全都承接了下來,先是歸納所有案子,再是和律師溝通,最後一起去整理證據。
以及聯係一些起訴當地的”律師事務所”,溝通,確定合作...以此降低花銷。
這種一看就是惡意起訴的,公司這邊隻能是剛下去。
如果“和解”了一個,後續公司這邊就會直接成為了“招蒼蠅”的屎。
不過後來,吳舟這邊還是關注了一下這個事。
主要原因是...
吳舟這邊照例,重點去推薦公司這邊新媒體,還有挖掘網紅這塊兒的工作。
然後就是意外的看到了自己出現在了一些知名網紅的最近發布出來的視頻素材當中。
不再僅僅局限於日白這個小分類的網紅們,而是擴大到了是那些更大粉絲,更大影響力的“娛樂”主播那邊去。
“你絕對想不到,那個號稱‘智商稅品牌’的廚臻,背後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後退哥’!”
“那麽多的“後退哥”,為什麽隻有他頻頻出現在公眾媒體?是偶然,還是必然,這背後到底藏著什麽秘密?”
“消費者手中,廚臻被檢查出產品質量嚴重不達標,竟然含有致a物質!一邊是救命,一邊卻在‘殺人’,他究竟是人,還是魔鬼?!”
抱歉啊,這段時間事情有點多,我現在是回到安徽老家了,路上車子挺多的,但家鄉裏,老人,熟人卻是越來越少了...記憶中,前些年,隔壁一些鄰居們家裏的燈光,一些年前這段時間“歡聲笑語”都消失了...農村裏的人,真的越來越少了...)
當然了,我知道你們關心的重點肯定不是這個,這段時間,我是盡量抽空看看能不能有時間碼字,能碼出來多少是多少,不過一年到頭,也就這段時間在老家,所以這次回家,我肯定是優先在家裏,好好“享受”回家的感覺,而不是碼字...希望大家見諒!當然了,不見諒,那我也沒轍...哈哈!)
最後好奇的問一句,你們公司不會還沒放假吧?我們公司都放假3天了...)
喜歡我有個職業麵板請大家收藏:()我有個職業麵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