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鐵煉太多了?

字數:3664   加入書籤

A+A-


    朝臣被陸天明一頓點,又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控製質量。
    陸天明看他們無意義浪費唾沫,被逗笑了。
    不過,他等的人也來了。
    天津東邊來了幾匹馬,程啟南連連拱手,“恭賀天明大捷。”
    陸天明點點頭,老頭不是朝官,沒那麽多破事。
    “前輩辛苦了,船廠怎麽樣?”
    “還行,鐵煉太多了,王徵三艘船同時開工,也用不了寬河工坊一成的鐵料,火器工坊不能盲目擴建,暫時先堆著。”
    鐵煉太多了?
    陸天明撓撓頭,下馬伸手虛請,兩人跨越運河,到天津衛外麵的官驛落腳。
    大明之前一年的鋼鐵產量,用斤來表示,數量龐大,官民各管各,數據統計混亂。
    靠不靠譜,大明朝自己都不知道。
    之前山西每年十萬噸,寬河開工後,達到十五萬噸作者語,這數據沒什麽意思,做個對比,建國時才25萬噸)。
    還沒陸天明記憶中一個小型廠的產量,這年頭也過剩了。
    主要是市場沒有開發,不僅沒有外部市場,內部也沒有。
    鐵是中樞控製的物資,必須由大商號來兜售,不能盲目向民間開放,以免商販囤積擾亂秩序。
    菜刀、鐵鍋、工具等都需要時間製作,鐵匠工坊無法像油醬醋工坊一樣迅速蔓延,上遊產量猛增,下遊環節卻需要時間,當然會堆積。
    靠兵器局暫時無法消化,所以李開先才往江南傾瀉朝鮮的鐵料。
    一切都在告訴陸天明,工程,大工程,才是中樞該考慮的事情。
    戰事不是重點,基建才是根本,現在出現產能過剩是個笑話。
    但搞工程的前提,有個更大的問題:沒有標準。
    官驛正廳,陸天明給眾人解釋了一下工程基建的道理,解釋了一下天津衛必須成為省級地區的重要性。
    朝臣低頭嗡嗡商量,顯然需要時間消化。
    “一官,你是福建人,閩西的土樓怎麽看?”
    側耳傾聽朝臣的鄭芝龍趕緊說道,“漳州府北麵和汀州府南邊土樓很多,龍岩、永定地區自宋代就在建設土樓,如今越來越多,多數是客家人在建設。”
    陸天明擺擺手,示意他說詳細點,鄭芝龍輕咳一聲,提高聲音,“諸位大人,土樓有圓形和方形兩種,抗震、抗風、抗匪。
    一般土樓三四層,一百多間房,可以住四十戶人家,八百多人,中間還有學堂、水井、廚房、倉儲、工房、柴火間、豬牛舍、廁所等一應俱全,一樓一姓沒問題。”
    陸天明又打了個響指,隨行的親衛於成龍從牛皮筒裏拿出兩張紙,正是土樓的畫像,還有功能標注,這是福建一行的收獲,讓眾人仔細看一遍,理解鄭芝龍的話。
    馮銓看後連連拍手,“老祖宗真是聰明啊,京師城郊應該利用硬土和木頭建設這樣的樓,占地少,住人多,京師實在太擠了,土樓可解決一切問題啊。”
    陸天明搖搖頭,馮銓這想法要不的。
    “治國的重點,一切都是從民生開始。土樓合不合適,得試一試,土樓什麽樣子最合適,同樣得試一試,圓形抗震,不一定就適用於京師。
    工程問題就是這樣,全是技術活,我們從官場無法確立施工標準,需要從實際中施工發現,諸位讓我確定四澱堤壩工程標準,我不知道,老天爺同樣不知道,我也不可能要求工部確定,一切需要動起來從實際中尋找。
    天下不僅京師擁擠,每個大城都擁擠,大工坊所在地更加擁擠,百姓家家住八間二進大院,根本不可能,這種集中居住的形式必須盡快試驗推廣。
    反思治理要從根子上思考,發現一個問題,想到一個解決辦法,若不經評估試驗,立刻開始執行,純屬顧頭不顧腚,不僅盲目,且後患無窮。
    四澱治理是工程問題,也是技術問題,更是中樞的眼界問題,還是民生的發展問題,諸位乃中樞重臣,天下生民所靠,要把腦子打開,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幹一處是一處。
    中樞為的是千秋萬代傳承,不能沉溺於當下的功績,要製定五年、十年、百年的計劃,這是回京的重點,同時也要把四澱治理和天津衛存在的問題刊登軒轅報,讓所有人都從中汲取經驗。”
    眾人齊齊躬身,“下官遵令!”
    程啟南接著笑道,“眼高手低,有時候也不單純是個貶義詞,諸位大人確實需要未來的計劃,但實際要實事求是,放低身段,從小事做起。”
    陸天明再次點頭,“事情很多,一口吃不成胖子,也別想一口吃飽,今年為明年,明年為後年,上一代永遠是為了下一代,官員不能隻考慮任期的事,終身追責的理念必須強調清楚,行為躍進的後果,會坑害無數人,官場大忌。”
    “臣等謹遵上位聖言!”
    陸天明用現實教育一下腦子問題,同時把朝臣激動自豪的邀功熱情按下去了。
    一切都剛剛開始,你們每個人都自我成聖了,笑話。
    第二天,陸天明馬不停蹄來到海河入海口。
    東邊與薊河之間,有一大片營區,大都督府裝備司今年的重點工程。
    硬土製造了一個船廠,剛剛建設完成閘門,外麵還沒有與海水溝通,裏麵已經迫不及待開始修建大船了。
    船塢水平低,眾人來到現場的時候,鄭芝龍看一眼立刻覺得頭冒清氣。
    三個大船塢,三個巨大的鐵製龍骨,粗壯的鋼鐵指天,一切都是力量的象征。
    裏麵在建設蒸汽動力,還沒有蒙皮,外麵油布保護著六個巨大的炮台。
    鉚接工藝現場,到處是鐵爐子,燒紅的鐵渣飛濺。
    陸天明兩眼放光,這才是國力的顯現。
    王徵一身泥濘到麵前,“下官恭賀上位凱旋,今年剛剛開工,完成龍骨鋪設,看著熱鬧,估計明年年底才能下水,上位放心,有山西兩次試驗經曆,三百萬斤的鐵船一定可以開動,絕對不會沉水。”
    “哈哈哈~”陸天明大笑,對待技術人員的態度與朝臣完全不同,不僅熱情攬著王徵的雙肩,還大聲說道,“老王啊,你才是華族千秋功臣,彪炳史冊的大英雄,封侯無法酬功,我要給你單獨列傳。”
    喜歡錦衣黑明請大家收藏:()錦衣黑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