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議和

字數:3790   加入書籤

A+A-


    趙武聽到士兵們的對話,嘴角微微上揚,但隨即又恢複了冷峻的表情。他走到一處被鮮血染紅的木牆旁,低頭看了看地上的痕跡。那是孫平倒下的地方,他還記得那個北烏指揮官臨死前的眼神——憤怒、不甘,卻又帶著一絲希望。趙武冷哼一聲,自言自語道:“希望?你們北烏國這回是沒希望了。”
    清晨的黑石嶺籠罩在一層薄霧中,空氣裏混雜著血腥味和泥土的濕氣,陽光還未完全穿透雲層,隻能灑下幾道微弱的光線。弼麟國的黑色軍旗插在哨所的高處,隨風飄動,發出低沉的獵獵聲。戰場上,士兵們忙碌著,有的搬運北烏國士兵的屍體,有的收拾散落的武器,還有的在加固哨所的防禦工事。腳步聲、兵器碰撞聲和士兵們的低語交織在一起,打破了山間的寂靜。
    趙武站在哨所的了望台上,俯瞰著這一切。他的黑色輕甲上沾滿了塵土和幹涸的血跡,臉上的刀疤在晨光中顯得更加猙獰。他眯起眼睛,目光投向遠處的青石關,城牆的輪廓在霧氣中若隱若現,仿佛在向他發出無聲的挑戰。昨夜的戰鬥雖已結束,但勝利的餘韻依然在他心中激蕩。他深吸一口氣,胸膛微微起伏,心中燃起一股鬥誌。這場戰爭對他來說,不僅是職責,更是建功立業的機會。
    趙武的目光再次掃過戰場。士兵們的士氣正高昂,有的在整理裝備,有的在低聲交談,眼中都帶著勝利的光芒。他緩步走到一名正在擦拭彎刀的士兵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低聲道:“幹得不錯,但別鬆懈,真正的硬仗還在後麵。”那士兵抬頭看向趙武,眼中閃過一絲敬畏,連忙點頭:“是,將軍!”趙武沒再多說,轉身走向自己的戰馬。那匹黑馬站在一旁,低頭啃著地上的草,偶爾甩動尾巴驅趕飛蟲。他翻身上馬,動作幹淨利落,拉緊韁繩,目光再次投向遠方。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一名斥候騎馬奔到哨所前,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報告:“將軍,青石關守軍正在加強防禦,城牆上已布滿弓箭手和投石機。”趙武聽後,眉頭微皺,但隨即恢複平靜。他轉頭對李副將道:“傳令下去,準備攻城器械,今夜就對青石關發起攻擊。”李副將抱拳應道:“是!”隨即轉身去安排。趙武的目光投向遠處的青石關,薄霧漸漸散去,城牆的輪廓越發清晰。
    夜色籠罩下的青石關顯得格外肅穆,火把的光芒將城牆照得通明,映出一片橙紅色的光暈。北烏國守軍嚴陣以待,城牆上的弓箭手拉滿弓弦,箭頭在火光中閃爍著寒光;投石機旁的士兵緊握操作杆,目光警惕地注視著城下的動靜。風聲呼嘯而過,夾雜著遠處傳來的低沉腳步聲,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重的殺氣。
    遠處,弼麟國軍隊在夜幕的掩護下悄然逼近。士兵們的腳步聲被風聲掩蓋,隻剩下一片肅殺的寂靜。趙武騎在黑馬上,身披戰袍,目光如炬。他舉起右手,示意軍隊停下,隨即轉頭對傳令兵道:“傳令下去,弓箭手準備,投石機就位,步兵和騎兵待命。”傳令兵立刻將命令傳達下去。不一會兒,弼麟國的弓箭手在城下排成一排,拉滿弓弦,投石機也被推到陣前,巨大的石塊被裝入其中,發出低沉的摩擦聲。趙武深吸一口氣,猛地揮下手,低喝道:“放箭!投石!”
    一陣箭雨和石塊從天而降,狠狠砸向青石關的城牆。箭矢劃破夜空,發出刺耳的呼嘯聲;石塊撞擊城牆,濺起一片塵土和碎石。北烏守軍立刻還擊,箭矢和石塊在空中交錯,火光映紅了戰場。弼麟國的步兵在箭雨中衝向城牆,搭起雲梯,開始攀爬。喊殺聲震天動地,士兵們的臉龐被火光映得通紅,眼中滿是戰意。
    趙武站在陣後,冷眼注視著戰局。他看到自己的士兵在城牆下浴血奮戰,有的被箭矢射中倒下,鮮血染紅了地麵;有的被滾石砸中,發出一聲悶哼,但更多的士兵前赴後繼,毫不退縮。他的心中湧起一股豪情,握緊手中的長劍,心中暗道:這場戰鬥的勝利,屬於弼麟國。一名副將跑上前來,盔甲上沾滿了泥土,急聲道:“將軍,北烏守軍抵抗頑強,我軍傷亡不小。”趙武冷笑一聲,道:“頑強?那就讓他們見識一下弼麟國的鐵蹄!”他轉頭對傳令兵道:“傳令騎兵,從兩翼包抄,攻破城門!”
    騎兵接到命令,從兩側衝出,揮舞著彎刀殺向城門。馬蹄聲如雷霆般響徹夜空,北烏守軍見狀,急忙調集兵力抵擋,但為時已晚。弼麟騎兵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很快衝到城門前,用撞木猛擊城門。每一次撞擊都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城門上的木屑四濺。趙武見狀,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他舉起長劍,高聲喊道:“弟兄們,衝啊!攻下青石關,活捉北烏守將!”他的聲音在夜空中回蕩,激勵著每一個士兵。
    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夜,血水染紅了城牆下的土地,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北烏守軍的防線逐漸崩潰,弼麟國軍隊終於攻破城門,湧入城內。城內的街道上,北烏士兵節節敗退,被逼到城中廣場。趙武騎馬進入城內,目光掃視著四周,隻見北烏士兵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滿地都是散落的武器和屍體。他策馬走到高台上,俯瞰整個青石關,心中充滿勝利的喜悅。火把的光芒在他身後搖曳,他的身影顯得格外高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攻下青石關之後,軍隊稍作休整,然後立即踏上了北上的征途。北方幾百裏處,就是北烏國的都城:基渚城。弼麟國的士兵和將士們,戰意高昂,勢如破竹,摧枯拉朽,擊敗和清理這一路防守的阻攔,如同一把利刃,直插北烏國基渚城
    趙武的目光冷漠地掃視著眼前的一切,心中沒有一絲憐憫。戰爭帶來的荒涼景象映入眼簾:村莊裏房屋殘破,田野荒蕪,逃難的百姓拖家帶口,匆匆逃向遠方。在他看來,戰爭就是如此殘酷,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北烏國既然挑起戰火,就該承擔這樣的後果。他拉緊韁繩,黑馬發出一聲低鳴,繼續前行。身後的士兵們緊隨其後,步伐整齊,手中緊握武器,眼中依然燃著戰鬥的火焰。陽光雖明亮,卻掩蓋不住戰爭留下的蕭瑟。
    突然,一名斥候騎馬奔來,揚起一片塵土。他翻身下馬,抱拳道:“將軍,前方三十裏就是基渚城,城外有北烏殘兵集結,約五千人。”趙武眉頭微皺,沉聲道:“五千人?看來北烏國還不死心。”他轉頭對李副將道:“傳令下去,加速前進,準備迎戰。”李副將抱拳應道:“是!”隨即轉身傳達命令。軍隊加快了步伐,士兵們的腳步聲更加急促,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
    不久,大軍抵達基渚城外。放眼望去,基渚城的城牆高大堅固,城門緊閉,城外北烏殘兵排成陣型,試圖阻擋。他們的盔甲破舊,武器雜亂,顯然是匆忙集結起來的隊伍。趙武騎馬立在陣前,目光冷峻地注視著敵軍。他舉起右手,示意軍隊停下,隨即對傳令兵道:“弓箭手和投石機準備,步兵和騎兵待命。”傳令兵迅速將命令傳達下去。弓箭手拉滿弓弦,投石機裝好石塊,士兵們屏住呼吸,等待趙武的指令。
    一名信使騎馬飛奔而來,馬背上的他滿身塵土,手持一封信件。他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喘著粗氣道:“將軍,陛下急令!”趙武眉頭微皺,示意軍隊暫停攻擊。他接過信件,拆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北烏國求和,皇帝陛下同意,條件為交出戰爭元凶並賠償損失。”趙武看完,臉色微微一變,心中湧起複雜的情緒。他既感到勝利的喜悅,因為北烏國的妥協證明了弼麟國的強大;又有些疑惑,因為這求和來得太突然,勝利果實還未完全摘取。
    他轉頭對李副將道:“傳令下去,暫時停止攻擊,等待進一步指示。”李副將應聲傳達命令。士兵們停下動作,麵麵相覷,低聲議論起來。有人小聲道:“怎麽停了?不是要攻城嗎?”另一人猜測:“難道北烏國投降了?”趙武沒理會這些議論,獨自走到一旁,陷入沉思。他腦海中回想著這段時間的戰鬥,從黑石嶺到青石關,再到如今的基渚城,每一場勝利都是用鮮血換來的。如今北烏國求和,他不明白對方為何在如此危急時刻選擇妥協,更不解皇帝為何輕易同意。
    信使上前,低聲道:“將軍,陛下命您即刻返回京都,商議求和事宜。”趙武眉頭緊鎖,反問道:“返回京都?這裏的戰事怎麽辦?”信使解釋道:“陛下已派其他將領接管,您隻需即刻啟程。”趙武沉默片刻,目光投向基渚城的城牆。城牆上的北烏守軍仍在堅守,但人數明顯減少,士氣低落。他心中不甘,但軍令如山,他隻能服從。他轉頭對李副將道:“你留守此地,等待新將領到來,務必守住陣地。”李副將抱拳應道:“是!”
    喜歡合鳴請大家收藏:()合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