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整治宗親
字數:4655 加入書籤
“大宗正進來時候第一句,和您剛剛的話一模一樣—現在是什麽時候了?兩位說得正是我想說的,現在是什麽時候?天尊有疾,天下震動。天尊天子委我留守重任,要得就是朝局穩定,民間太平。”
餘誌寧聽他這樣講,穩住了氣點了點頭。
“市場買賣我本來沒有想幹預。今天出了這樣的事,看來沒有及早措施是我失職。餘老師和大宗正,對錯重要嗎?市場買賣重要嗎?擾亂人心就是欺君,不遵管教就是犯上。”
“餘老師,請和我一起下令,限定米價。以京兆府放糧價格為準,凡市場上有超出糧價一成的米店,一律視為囤積奇貨,危害安全,涉事者立即關押,財物沒收充公。”
“莊清雲,你這是以公謀私!欺壓良善。”李元方眼看自己和宗親手裏的糧米要虧本急得大叫。
“我收的糧早就低價賣給公家了。交易公開,有賬可查。不勞大宗正費心了。”
“就你那點糧,連京城百姓都養不活。你就不想想京畿道,還有宮裏城外的幾十萬大軍?”李元方自恃掌握了大量糧儲,絲毫不把莊清雲放在眼裏。
“清雲,荊國星君說的對。你不能意氣用事啊。”餘誌寧最怕又起爭執,世道不穩。
“餘老師放心。我已經決定開國庫放軍糧了。晚些我會書信一封給徐聖君請他以洛州留守名義一起,連著遼東諸道在內,同時開倉。今天我就把話說開了,宗親們不就是想賺國難錢嘛?我倒要看看,老天爺幫不幫他們。隻要有兩場雨,到時候叫他們求著我買糧。”莊清雲狠狠地瞪著李元方。
“清雲,你!不可以。沒有聖旨,絕不能開放國庫。這是死罪啊。我不同意!你這是意氣用事。國庫乃國之根本,萬一這大旱再延續下去,如此風險誰來承擔?!不行,我不同意!你若再如此胡鬧,我要叫你師父來,一起管教你了。”餘誌寧急得不知所措,連袁乘風都搬了出來。
“餘老師請放心,等不到那一天。我早想好了。國庫我隻開一半。到時候如果旱災還不結束。按我手中的明細,挨個抄家。了不起,就用我的腦袋賠這些人的損失。”莊清雲手中的明細正是前幾日本來設計用來和宗親打賭的資料。
李元方也是老辣,看了一眼就猜到了他在危言聳聽,逼自己就犯,冷冷回複了一句,“那我們就等著看莊留守開倉放糧的大手筆了。朝廷政務軍務是你們兩個留守要操心的事,我們管不了。九卿乃國之重臣,非天尊詔書不可處置。梁逸愛我要帶走,其他的事你們自己搞。恕不奉陪。”
“大宗正也許忘記了,我前麵說的另一句話,擾亂人心就是欺君,不遵管教就是犯上。梁逸愛欺君犯上,這是死罪。我現在把他羈押在披香殿裏,等待天尊天子歸來之後,親自處置,已經是優待了。若星君有意見,我現在就下令送他去京畿道大營看管。那裏可沒有人伺候吃喝。”
“你。你這是假公濟私!梁逸愛之前得罪過你,你現在挾私報複。兩個人吵架,你為什麽隻抓一個。古琴月呢?為什麽不抓。”
“古郡君領著我的命帶著京畿道兩位部將巡視京城。處理鬧事案件是她的本份。你說的另一個吵架的人,就是這位王先生。來人呐,送王先生去披香殿。和梁逸愛一起關押。保護他們的安全。”莊清雲一聲令下,幾個天子親勳衛踏著正步就要拉人。
“等會。你有什麽證據說梁逸愛鬧事?”
“證據晚些給你。證人證詞,京畿道和京兆府裏剛剛抓的人裏麵,要挑出個十個二十個還是容易。”
“你這是濫用職權屈打成招。我告訴你,天子歸來之後。我必領著九卿皇族參你一個死罪。你給我等著。”李元方氣急敗壞,完全沒有以前的從容模樣,一甩袍袖就要出門。
“大宗正。我再告訴你一件事。我的死罪你隨便參。這次天尊若是無事,梁逸愛和這個王先生,我各打他們二十板子,小懲大誡也就放了。若是天尊真有半點不測。。。”說到這裏莊清雲動了真情,雙眼淚花滾動連聲音都有些顫抖,“他老人家若真了有半點不測。王先生,你再有理也是欺君。我要依律斬了你。你莫怨我。”
王方毅聽莊清雲和幾人爭辯到現在,早就佩服得五體投地,再看他說要依法斬了自己時候動情的樣子,書生意氣直衝腦門。
“大人!請現在就斬了小人。小人不知天尊有恙,戒嚴時候鬧事,就是小人的錯。小人錯了!!!請大人明正典刑。”說完,重重地一個頭磕在地上,就嗚咽起來。
“餘老師,大宗正。這事我就獨斷專行了。天尊若是有半點差池,天子回城,我下令開放城門之前,必當著全城百姓,將梁逸愛和王先生一起綁縛朱雀門,親自斬了他們。以治他們欺君之罪。”
“你敢不請旨就殺朝廷九卿,三品神君。”
看莊清雲根本不理暴怒的李元方,反而走到王方毅身前,一言不發卻極盡深情地鞠了一躬,對他的大義凜然表示感謝,然後就往自己位置上走,明顯他意已決無需再解釋什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清雲,你這是。。。唉,不能這樣意氣用事的。我去找你師父,讓他來勸你。這樣不行的。這樣下去不行的。”諭旨上並沒說他們兩個留守誰正誰副,餘誌寧根本無權更無法幹涉他的決定,想了半天唯一的辦法就隻有請袁乘風來勸他試試了。
“阿史那,你說今天清雲的這些做法怎麽樣?”
聽到穩坐一邊看戲的尉遲敬終於開口了,餘誌寧好像找到了另一根救命稻草,趕緊收了腳步回頭聽他們怎麽說。
“德恭聖君,我是個大老粗。政務上的事是一點不懂。隻是如果在我營裏出現這樣的事,哪還要等什麽。此時此刻,這些人頭不掛在營門口,就是我手下的刀斧手辦事不力了。管他什麽三品五品的,再大的官還能大過天尊,大得過王法去?”
“嗯。你說的沒錯。清雲也有他的難。在京城當官,一點不考慮人情世故也是不妥。但是,清雲你要學學阿史那的這股勁。你出門前我就提醒過你,做事要果斷。不要怕得罪人。該做什麽就做什麽。你今天最大的問題,就是處理和反應都有些慢。如果你早些出手,處理上再果決些,那裏來那麽多囉囉嗦嗦。”
“原來這就是軍方的態度?”餘誌寧聽尉遲敬和阿史那申的雙簧,腦海中頓時浮現出當年血染的真武門和手提元吉天君人頭的尉遲敬凶神惡煞的樣子,雖然那一年他還隻是個剛入官場的微末小吏。
“大宗正。老夫退出朝堂不務實事已久。今天陪著阿史那和清雲在天子東宮喝茶,也是幫閑。既然看到了這些事。就多一句嘴。清雲是個極重感情的人,天尊天子都看重他這一點。老夫和衛公也喜歡他這個壞毛病。他既然說出了決定,必然是要做的。在軍中,這是軍法。在朝裏,這是聲望。老夫以為你大可以不必挑戰他的底線。當然,這事也不是沒有商量。我聽說梁逸愛擾亂了市場,但他收糧的目的是放糧賑災,還是囤積奇貨,就要看他之後的行動了。”
用輕鬆的眼神看了一眼莊清雲,尉遲敬微笑著對李元方繼續說,“你快把梁逸愛帶走吧。難道真把他留在這等候發落?萬一天尊真有個不測,一切就都晚了。”
“聖君說的極是,我現在就帶他走。現在就帶他走。”李元方沒想到尉遲敬抬手成雲,覆手為雨,高舉輕放居然主動提議自己立刻帶走梁逸愛。興衝衝往披香殿跑了幾步就停了下來。手中沒有令牌,身邊無人陪同,他才意識到自己心急之下又被二人忽悠了一把。
“聖君,這放人的事?”李元方恨得牙根都要咬碎了,麵上還是不得不回頭去求尉遲敬。
“大宗正,真健忘。我剛剛不是說了,隻要弄清楚梁逸愛的動機,一切好說。其實逸愛逸直都是我看著長大的,毛毛躁躁也是有的,要說他們存心欺君罔上,還不至於。那單子你收著,就按著這個單子上的來,隻要是梁逸愛願意捐出所有糧米賑濟百姓。我看,這就是個誤會嘛。清雲在氣頭上,你不用管他。高低他是衛公的傳人,要叫我一聲世伯,我的話比你的管用。”
接過單子,李元方放眼再看這一屋子的人。一個愣頭青書生,道具一樣的餘誌寧,搭台幫腔的阿史那申,難分真假的莊清雲和最佳男二尉遲敬,這一群人簡直就是設下了圈套讓自己鑽。隻恨自己為什麽那麽沉不住氣,來東宮要人。
如果自己不出麵,他們到底會怎麽收場呢?真殺了梁逸愛?多半不會。無非也就是羈押他一陣子,讓他吃些皮肉之苦。而自己自以為是代表著宗親來問他們要人,如今中了圈套。空手回去肯定不行,現在和他們撕破臉皮,死一個梁逸愛,懷陽將來肯定要跟自己鬧,這也就算了。問題是宗親代表的身份,族中長輩的威嚴哪裏還有,將來誰還會聽自己的?
“聖君提醒的是。我也是老糊塗了。剛剛說的話,居然就給忘了。這樣,請您給我個手諭,讓我去見見梁逸愛,先把事情問問清楚。回來後,必給各位一個滿意的答複。”
“這個主,我做的。你是清雲的貼身親衛吧,你護著大宗正去。”王翦之聽見尉遲敬的話,恭敬地對他一個拜禮腳步沒有半分移動。直到看見莊清雲向他點了點頭,才領命行事。
“餘留守,麻煩您跟我一起走一下吧。逸愛這個孩子多疑。”李元方又想到什麽,轉身叫上了餘誌寧。
喜歡心相之天界唐史請大家收藏:()心相之天界唐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