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展拳腳

字數:4297   加入書籤

A+A-


    孫伯文特意請了有名的坐診大夫檢查。
    大夫吃了一口,又吃一口,再吃了一口。
    孫伯文好脾氣道,“周大夫可吃好了?”
    周大夫老臉一紅,“吃,啊不對,檢查好了,沒有問題。”
    若非要找出點毛病,那就是太好吃了,根本停不下來。
    豆腐坊夥計奉上賬冊,孫伯文親手寫下自己名字,蓋了手印。
    “豆腐坊祝孫老板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孫伯文結了尾款,大方地給了賞錢,夥計笑眯眯接了,回去便交給宋生。
    宋生忙的腳不沾地,請賬房先生算了尾款,確定沒問題便交了帳,對著還杵在原地的夥計就是一腳,“還不快去幫忙,沒見前頭客人都等急了嗎?”
    “嘿嘿,小的這就去”,夥計將賞錢揣進懷裏,兔子一樣竄了出去。
    豆腐坊裏,試吃後的百姓推推搡搡,爭著要買這有好吃又便宜的豆腐。
    一塊豆腐打完折才一文錢,買五塊還贈一塊,那可不得多買點。
    夥計苦口婆心勸道,這豆腐不經放,最多擱一夜,第二天就壞了,大家理智購買啊。
    然而並沒有人聽。
    他們就算自己吃不完,也可以送親戚,送鄰居,多有麵子啊。
    一千斤豆腐,不到正午便賣光了,宋生見圍在豆腐坊門前的人不減反增,不得不將預留的豆腐拿出來。
    也隻撐了一個時辰。
    宋生連連保證,今晚豆腐坊一定會加班加點磨豆腐,請各位鄉親明日趕早。
    買到的百姓回家興衝衝起火炒菜,沒買到的百姓回味著嘴裏殘留的口感盼著明日能買到。
    這一天,豆腐坊和豆腐上了蘭州城的熱搜。
    “你聽說沒,青魚路上新開了一家豆腐坊,賣的豆腐那叫一個好吃!”
    “有多好吃?”
    “我買了五塊豆腐做了一大盆,全被家裏人吃了,還抱怨說不夠。”
    “真有那麽好吃?”
    “可不是,又軟又嫩,最適合老人和孩子吃了。”
    想到自家病在床上的老母,“那我明日也去買塊回家。”
    “那你可要早點,晚了就賣光了。”
    宣王府內,宋生手舞足蹈地描繪豆腐坊開張的盛況。
    “兩千斤豆腐,不到三個時辰便賣光了,沒買到的百姓都不樂意走”,宋生道,“有不少酒樓飯館下了訂單,小的都應下了。”
    春風坐在一旁盤賬,兩千斤豆腐去掉贈送的,差不多還剩一千八百斤,一斤豆腐一文錢,便是一千八百文。
    市價一斤黃豆兩文錢,兩千斤豆腐用了五百斤黃豆,共計一千文,算下來今日賺了八百文。
    不多,但是沒辦法,豆腐這種東西,隻能走薄利多銷的路子。
    “開業這幾天辛苦點,晚上加班多做些豆腐出來”,唐昭右手不自覺敲著案幾,“暫時每天做三千斤豆腐,你看著點,別出紕漏。”
    宋生覺得三千斤太少,但他是有前科的人,不敢勸諫,老老實實回豆腐坊監工去了。
    第二天,半個蘭州城的百姓聞風而動,然而有的連豆腐坊的門都沒摸到,就被告知豆腐已售罄。
    穿過大半個城趕來的百姓:......
    第三天,天蒙蒙亮時,就有百姓端著小馬紮坐到豆腐坊門前。
    宋生:......
    豆腐坊夥計:......
    這是不是有點太閑了。
    豆腐坊開業酬賓結束後,豆腐熱度有所消退,但每日三千斤的份額還是不夠。
    醉仙樓新上任的掌櫃據理力爭做小伏低,才給自家酒樓預訂了五百斤豆腐。
    沒辦法,如今誰家酒樓豆腐菜做的好,誰家生意就紅火。
    夏末在左偏房帶著秋雨冬梅加班加點趕製鹽鹵塊。
    九月底,明霞莊秋收結束,孫莊頭忙完了收租事宜,便和宋開回了王府向新主子請安。
    “小的明霞莊莊頭孫青,叩請郡主娘娘萬安”,孫青恭敬跪在地上道,“因秋收緊迫,耽誤進府給郡主娘娘請安,請郡主娘娘降罪。”
    “你也說是為了秋收,本郡主自當體諒,起來吧,賜座。”
    孫青恭恭敬敬磕了頭,“謝郡主娘娘寬容。”
    他坐在木凳上,半邊懸空半邊坐實,唐昭看著都替他覺得累。
    宋開穩穩坐下,衝他使眼色,孫青猶豫片刻,挪挪身子,半邊懸空的屁股坐在椅子上。
    “收成如何?”唐昭很關心。
    “托郡主娘娘洪福,今年明霞莊收成極好”,孫青臉上不自覺流出笑,整個人也放鬆許多,他如數家珍報了數,“佃戶們的租子都繳清了,剩餘的糧食省點吃,可以支撐到明年。”
    “就是去年冬莊上借給佃戶們的糧食,還需一年才能還清。”
    去年洛陽雪災,西北災情更重,他奉王妃之命開倉放糧,莊子上的佃戶才險險活了下來。
    唐昭挑眉,“不必還了,就當是我這個新主子送你們的見麵禮吧。”
    孫青猛地抬頭,“郡主娘娘此話可當真?”
    他問完才猛然發覺自己的不敬,跪下請罪。
    “自然當真,除此之外,從明年起,莊子上統一隻收兩成租子”,唐昭道,“你可聽清了?”
    “聽清了,聽清了”,孫青激動道,“小的回去就將郡主的仁德告知莊上佃戶。”
    “不急”,唐昭示意宋開將人扶起來,“除此之外,本郡主還要在莊子上修水利挖溝渠。”
    她想了想又道,“還要換農具,不過這個得稍微等等。”
    反正離明年開春還有半年時間,來得及。
    “挖溝渠?換農具?”若不是被宋開攙著,孫青又要跪到地上,年近五十的男人紅了眼眶,“小的,小的代明霞莊上下二百六十三名佃戶和莊仆感謝郡主娘娘大恩!”
    他們明霞莊是真要過上好日子了。
    春風將圖紙展開,唐昭指著她熬了數天夜研究出來的成果一一講給孫青和宋開聽。
    哪裏挖溝渠,哪裏挖池塘,哪裏建地下暗渠,用什麽材料建,建何等規格,說的兩人一愣一愣的。
    “可聽明白了?”唐昭喝茶潤喉。
    兩人對視一眼,聽是聽明白了,但是,“如此大的工程,怕是要花費不少銀錢。”
    而昭善郡主,則是整個大渝出了名的窮。
    “錢的事不用你們擔心”,唐昭大手一揮,“本郡主有法子。”
    錢的事解決了,那一切都解決了,二人站起身,“小的定不負郡主所托。”
    喜歡我靠種田經商養活三軍請大家收藏:()我靠種田經商養活三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