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謀反大案

字數:3920   加入書籤

A+A-


    李衝,乃李萱兒之父。陳牧之前的嶽父大人,現任揚州四品知府!
    陳牧話音剛落,徐懷仁麵色驟變:“陳兄,莫非你神智不清了?”
    “李知府素以清廉公正著稱,此事朝野皆知,謀反一說事關重大,豈容妄議。”
    言辭之激烈,完全不複初見時之關切,目光中甚至流露出幾許輕蔑。
    關於陳牧之事,他這個巡按也略知一二,心中已認定陳牧因婚約之事心懷不滿,故此誣陷,態度遂冷淡了許多。
    此乃人之常情,自大明洪武開國以來,謀反案件雖屢見不鮮,然文臣謀反者可謂寥寥無幾。
    除太祖時期及太宗戡亂之際,根本沒有文臣犯此罪行。
    至於太祖之胡藍案,太宗平定燕王之亂時,文臣被加之謀反罪名,其原因人所共知
    不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罷了。
    況李衝乃是一位素有清名的大大清官,作為巡按,徐懷仁對此擁有絕對的發言權。
    如此清官,豈能謀反?
    此乃滑天下之大稽!
    徐懷仁不信,完全在陳牧意料之中,他並未氣餒,反而以堅定的目光望向徐懷仁:“徐兄,你我同年中舉,更是一同在京城備考多時,交情莫逆,應知我陳牧為人”
    “此等大事,若無確鑿證據,我豈能信口開合?”
    徐懷仁被問得語塞,他與陳牧自幼相識,又同榜題名,近日更是同在京城研讀,對陳牧之品行,頗為了解。
    若說陳牧信口開河攀汙他人,他也不信。
    隻是此事著實荒唐!
    陳牧見徐懷仁猶豫,心中一喜,打蛇隨棍上繼續追問
    “徐兄可知我何以至此境地?”
    不等徐懷仁回答,便自問自答道:“皆因我無意中發現李衝謀反之秘,遂遭誣陷,更有人欲置我於死地。”
    “幸得太祖太宗庇佑,使我得以死裏逃生,今日方才得以尋見徐兄,揭露李衝真實麵目。”
    談及傷心處,陳牧淚如雨下。
    男兒有淚不輕彈!
    徐懷仁見狀,心中亦感酸楚。
    徐懷仁見陳牧所言不似虛假,使了個眼色遂示意書童出去,並關上房門。
    “義山,你是否有證據?”
    陳牧,字義山。
    陳牧勉力支撐身體,目光堅定,字字鏗鏘有力。
    “當然,證據有三!”
    “首先,李衝家中私藏甲胄數領,位於李府後宅,此乃我親眼所見,絕無虛假”
    “其次,李家與劉家交好,有意結為姻親,而劉家表麵上是地方望族,實則為白蓮教之餘孽,我曾親眼見到劉家人身上有白蓮紋身,若能捉拿此人,便是鐵證。”
    “最後,李衝通倭!家中有大量倭寇贓物,此亦我親眼所見,若有虛言,我陳牧願擔誣告之罪!”
    “有此三證,難道不足以證明其謀反之舉?”
    聽陳牧說完,徐懷仁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在屋內不住的踱步。
    私藏甲胄,勾結白蓮教,私通倭寇,三罪俱全,罪該萬死!
    隻要證實其中一罪,李衝便是死罪難逃!
    然而問題在於:陳牧所言是真是假?
    李衝非同小可,背後關係錯綜複雜,一旦處理不當,後果不堪設想。
    但若不處理,萬一是真?
    如此重大的謀逆案件,自己作為江南巡按未曾發覺,亦難逃罪責。
    最好的結果都是充軍發配三千裏!
    陳牧一雙眼睛緊緊盯著徐懷仁,見其臉上仍有疑慮,立時決定再加一把火,使出了殺手鐧!
    “徐兄身為二甲第五名進士,深受陛下器重,朝廷信任,委以江南巡按重任,今揚州府出現此等大逆,非大人不可撥亂反正。”
    說著話陳牧自床上一躍而下,跪地開始磕頭,額頭頓時見血。
    “國家興衰,大明存亡,億萬百姓之生死,皆係於徐兄一身矣”
    徐懷仁連忙將其扶起,麵上的猶豫、掙紮,最終被一絲決然所取代。
    “此等大案,非我一人所能定奪,我們即刻啟程前往蘇州,麵見應天巡撫劉大人。”
    “好”
    徐懷仁之所以應允陳牧,全因陳牧最後所言觸動其心中最隱秘的痛處!
    按國朝慣例,一甲三人可直接進入翰林院,二甲中則是選優錄用。
    徐懷仁身為二甲第五名,卻未能入翰林,甚至連留在京城擔任清流散官的機會都未得,被派至邊遠之地擔任巡按,已經成為同窗中的笑柄。
    未能入翰林,此生再無入閣之望,外放地方則意味著此生將與清流無緣,這對於驕傲如徐懷仁者,如何能忍受?
    雖然此事個中有些隱情,可依舊成為其心中隱痛!
    今日有此機會,若不把握,必將後悔終生!
    想到此處徐懷仁立即命人備了馬車,完全沒有顧忌陳牧的重傷之身,日夜兼程之下終於於次日傍晚抵達蘇州城下。
    ……
    徐懷仁出示官憑印鑒,開啟城門,直入巡撫衙門,拜見應天巡撫劉應物。
    陳牧身份不足以參與議事,隻能在堂下靜候,屏息聆聽。
    可惜距離太遠,實在無法聽清到底說的什麽。
    此時他內心忐忑不安,如同百爪撓心一般。
    自己以名利說服了徐懷仁,不知他又能否說服這位二品大員?
    陳牧心中不住祈禱:“懷仁兄,一切拜托了。”
    正在此時,一位約莫五旬的青袍師爺快步出了大堂,對略顯顫抖的陳牧招了招手:“隨我前來,大人要見你。”
    陳牧不敢有絲毫懈怠,立刻強打精神跟著進了大堂,剛要行禮,便聽堂上的官兒一拍公案喝道:“你就是山東舉人陳牧,所言之事,可有實證?”
    事到如今,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陳牧凝神靜氣,躬身一禮:“學生所言句句屬實,件件都有實證,若有不實,學生甘願同罪”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