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黃貞侯

字數:3508   加入書籤

A+A-


    來到屋內倆人落座,將各自這幾天的事一對,俱是瞠目結舌。
    孫桐沒想到自家兄弟居然是被長公主帶走的,怪不得自己找了這些天沒找到人。
    陳牧也是這時候才意識到,失蹤這幾天到底惹了多大亂子。
    孫桐甚至都找人去問了順天府和詔獄.......
    “孫兄,這都怪小弟,這幾日昏昏沉沉的沒想起來這茬,多謝兄長了”
    孫桐搖頭苦笑:“你沒事就好,明日開考了,今日早些準備吧”
    “這幾日青兒傷心壞了,好好安撫一下吧”
    說話間孫桐起身便欲離去,一腳門裏一腳門外之時,想了想轉身對著陳牧躬身一禮
    “陳兄為救幼童,如此時節竟舍命下水,我孫侗自愧不如也”
    “這些年來,家中長輩每每稱讚陳兄,其實心中多少都有些不服氣,如今孫桐卻服了!”
    “得友如此,孫侗幸甚”
    .........
    國朝科舉總體可以分為六步,即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縣試,第一名為縣案首,本地知縣主考
    府試,第一名為府案首,本地知府主考。
    院試,第一名為院案首,由各省提學任主考官。
    此三試也被稱為童生試,最後院試錄取之人,便是人稱的秀才。
    秀才已經算是有功名在身了,可以免除徭役以及見知縣不跪,不可用刑等等。
    考中秀才,便有了參加鄉試的資格。
    鄉試,第一名為解元
    第二名為亞元
    第三至第五名,統稱為經魁
    主考官由天子欽定,考中者即為舉人,已經擁有了初步為官的資格。
    曆來有窮秀才,但是從未有窮舉人一說
    那是因為一旦成為了舉人,哪怕不做官,日子也能過的風生水起。
    陳牧這個舉人之所以以前日子過的艱難,那是因為這位剛剛中舉便參加第二年的會試。
    名落孫山之後便又跑到了揚州,根本沒來及深耕本地的關係網,否則那也是一名舉人老爺!
    鄉試之後就是會試,又稱春闈。
    基本都是三年一考,曆年都是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在京城貢院分三場考試。
    同樣由天子欽命主考官一人,副主考兩人,同考官十八人。
    錄取者約三百人為貢士,第一名便是會元。
    殿試,由天子親自出題,考的隻有一項,那便是策論!
    一般錄取的貢士都會被殿試錄取,不做淘汰之法,隻做排名之用。
    殿試分三甲,一甲三人,即狀元,榜眼,探花。
    人稱三鼎甲。
    賜進士及第,入翰林院。
    二甲一般四十至五十人,賜進士出身,擇優錄入翰林院。
    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一般會被選為地方官員。
    此即是科舉的全過程,千餘年來,難倒了無數學子。
    但是有人憑借其絕世才華,完成了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就是連中三元!
    即是解元,會元,狀元,三元齊聚一人!
    國朝百餘年前就出過那麽一位,鼎鼎大名的商輅商閣老。
    然而若論最頂級的成就,連中三元依舊不夠看。
    乃是集縣案首,府案首,院案首,解元,會元,狀元於一身,是為六首狀元!
    科舉千餘年,這個前無古人成就的創造者,便是洪武二十四年的狀元,姓黃名觀字瀾伯,貴池清溪金墩人。
    建文四年,燕王叛軍兵圍南京,黃觀率三千募兵勤王救駕,戰死於南京城下,是年三十八歲。
    太宗平定天下後,追封貞侯,諡文忠,配享太廟。
    其二女被太宗收為義女,封為郡主,先後下嫁方孝孺二子,子孫綿延至今,成就太宗朝一段佳話。
    太宗朝至今近兩百年,民間不少地方依舊有習俗,科考之前要拜黃貞侯。
    無他,求個彩頭罷了。
    “公子,您就拜一下嘛”
    青兒舉著等人高的畫像,紅腫的眼睛依舊像個剝了皮的桃,可說出的話卻讓陳牧氣惱不已。
    “青兒,子不語怪力亂神,此等之說不足信也”
    “公子....”
    最終陳牧哪怕臉黑如鐵,還是沒扭過青兒,僵硬的黃貞侯畫像前跪了下來,拜了三拜。
    “黃侯在上,請保佑晚生今科高中”
    看著畫像上那清瘦剛毅的麵龐,那仿佛直入人心的目光,陳牧不由得渾身一陣顫栗。
    “這種人物會保佑我?”
    “別開玩笑了,要是真有靈的話,這位得活吃了我”
    該說不說,陳牧對自己定位還是準確的,頗有自知之明。
    倒是青兒虔誠許多,連拜帶叩首,嘴裏念念叨叨,最後還在已經掛上牆的畫像連上了三炷清香。
    “公子,有黃貞侯保佑您,這次您絕對能一舉高中!”
    陳牧忍不住扯了扯嘴角,心中道:“我倒是怕他老人家注意到我”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