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輿論反擊
字數:3799 加入書籤
劉閔微微點頭,並沒有隨著賈淼的話繼續說下去,反而一改話鋒,問道:“那你認為,楚相提出的那個再行傳旨的想法如何?”
“這……”賈淼猶豫了一下,“臣初聞時覺得可行,但經陛下分析利弊之後,也覺得太過理想化。”
劉閔挑了挑眉:“你當真這麽認為?”
“臣不敢欺君。”
“嗬嗬……”劉閔微微一笑,“你與項瞻有故,理應比別人更了解他,那依你來看,就算丁珪一開始就保持謙卑姿態,而不是那種目中無人,項瞻會如何應對?”
賈淼沉默了一會兒,想著與項小滿曾經的一幕幕,輕輕搖了搖頭:“他是一個務實的人。”
“這就是了。”劉閔歎道,“所有人都被他年輕的外表欺騙了,楚相是,朕也是,不管丁珪是什麽態度,朝廷又許諾給他多少好處,都改變不了結局。”
賈淼聞言,又看了一眼石念及,不禁想起昨夜他對自己的提點:龍顏大怒,怒的不是丁珪的傲慢,而是對項瞻無計可施,丁珪一家子,不過是皇權之下一個情緒的發泄口而已。
他微微皺眉,不明白為何皇帝什麽都清楚,還要罷了楚臨丞和裴煥,難道真就是因為二人的建議不可行嗎?
“陛下,那楚相和……”
“他們老了。”劉閔打斷道,“天下動蕩,保守的理念已無法適應當前局勢,楚相是朕的恩師,裴相也是先帝留給朕的肱骨,他們在朝堂上的一言一行皆是舉足輕重,就連朕也不得不謹慎對待。”
劉閔喝了口茶,歎道,“可現在這種局麵,需要的是雷厲風行,而非和風細雨,與其在朝堂上與他們爭辯,讓其他臣子看笑話,不如直接免去這個麻煩,這樣說,你應該明白了吧?”
賈淼眉頭皺得越發深了幾分,暗道聖心難測,果不其然。誰又能想到,皇帝為了免除一些“不必要”的爭論,以便自己日後在朝堂上能夠乾綱獨斷,真就一日免除了兩位宰相呢。
“行了,不說這了。”劉閔擺了擺手,“朕讓你來,還有別的事要交代你。”
“請陛下吩咐。”
劉閔頷首,沉聲道:“朕讓梁王收複冀北,雖說師出有名,但是在項瞻進攻幽州的節骨眼上,因宇文崇澤的異族身份,難免不被人詬病。項瞻的那份檄文你也看了,字裏行間將自己置於大義之中,朕雖不屑,但也不得不考慮天下百姓的看法……”
“因此,朕需要你也效仿項瞻,寫出一份檄文。”他頓了頓,微微一笑,“人們隻道你賈善仁掌管著密令司,卻都忘了你曾是殿前策試的魁首,寫出一份讓天下人認可的檄文,應當不是難事吧?”
賈淼恍然大悟,這才明白皇帝讓自己來的目的,沉吟片刻,躬身拱手:“臣領旨。”
……
九月中旬,天氣越發涼了幾分。
入夜,冷風陣陣,幽州南陵郡一座堡城外,義軍正在安營紮寨,這已經是項小滿攻下的第四座堡城。
說是攻下,倒不如說是敵人拱手相讓。四座堡城,每一處的駐軍不過百十人,一聽冀北義軍打過來,根本沒有任何抵抗的心思,直接望風而逃了。
堡城練兵場,兩百義軍已經入駐,赫連良平正在帶兵巡視,一是檢查有無隱藏敵兵,二來則是為了安撫堡內百姓。
而堡城深處,項小滿獨自一人坐在廳內,捧著份輿圖,正在細細端詳。
少頃,張峰的大嗓門便響了起來:“項瞻,燕叔來信了。”
項小滿心頭一喜,忙放下輿圖接過信,拆開看了起來。
張峰坐到他身邊,拎起桌上的水壺咕咚咚一通猛灌,等喝完以後滿足的打了個嗝,才發現他的臉色有些愁悶。
“怎麽了?”張峰微微皺眉,“出什麽事了?”
“沒有,一切順利。”項小滿搖頭道,“燕叔勢如破竹,四日內連下七堡五城,現聶雲升和聶桓各領兵兩萬,分別往雲州城南北兩地進軍,不出意外,等我們趕到時,這座郡城也已經被攻破了。”
“那你還哭喪著臉?”
項小滿凝視張峰,輕輕歎了口氣,把信遞給他:“郡內兵力空虛,敵軍防備鬆懈,燕叔繞道腹地出其不意,攻城時並沒有多大傷亡,隻是在穿越野林的過程中,折損了近兩千將士。”
“這麽多?”張峰心中一驚,接過信快速看了一遍,臉色也不由沉了下來,“怎麽攻下五城七堡,也才俘虜不到一千敵兵?糧草、軍械、戰馬,更是少得可憐。”
項小滿沒有回應,這不是明擺著的,各城本就沒有多少守軍,多的一千來人,少的五六百人,至於那些堡城,也差不多跟項小滿遇見的一樣,不然也不可能短短幾日就取得這麽大戰果,能抓到幾百俘虜,已經很不容易了。
“咱們也該快點了。”項小滿起身,“讓將士們抓緊時間休息,明日一早分兵,盡快拿下雲州西南的幾座城池。”
他說著,就要出城去巡視營地,隻是剛剛走出廳門,就見赫連良平闊步而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滿!”赫連良平遞過去一張紙,“平章關送來的,你看看。”
項小滿微微皺眉,滿心好奇的將紙接過來,映著門前的燈光,輕聲念道:
「自天地初立,三皇五帝,曆經萬世,扶禮興教,敦敘人倫。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如冠履,不可倒置。
朕承天命,統禦萬邦,繼位之始,以仁為本,以德為重,廣施恩澤,厚撫萬民,使四海之內,皆享太平之福。
然順天十四年起,先有方令舟之輩,逆天而行,興不義之師,殘害百姓,荼毒生靈;後有高順、鄭彪、魯進寶之流,以匪寇之身,妄稱正道,蹂郡縣之千裏,躪百姓以萬計,所過之地,無惡不作,搶掠罄盡,寸草不留。
朕欲匡扶萬民,興王師征討,不料幽州之地,又出異族餘孽。昔有宇文氏,發塚漠北,攻劫冀州,分裂漢土,立國北燕,惡行累累,罄竹難書。
朕念其歸附漢土已逾百年,本欲寬宏大量以同族相待,然宇文崇澤不思悔改,造起九廟,窮極土作,規錮山澤,奪民本業。
朕聞項瞻,本為豫北一乞兒,雖年少,但胸懷大義,有護山河之誌,驅夷之心。顧不究其謀逆之舉,遣使入冀北,降隆恩以寬其心,許高官以彰其義,封爵位以全其誌。
然所見非是所聞,項瞻為圖私利,狂心益悖,撕聖旨、毆欽差,實為豎子心性,不足與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為天下之主,凡幽州之地、冀北三郡,勢必收回。
今敕告萬民:即日以冀、雍二州兵馬,並討宇文、項氏二賊。諸郡縣應各整義兵,舉武揚威,同誅叛逆,並匡社稷。凡得二賊首級者,封侯拜將,賞錢百萬,光耀門楣,史冊流芳。」
喜歡大召榮耀請大家收藏:()大召榮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