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一石千浪

字數:3639   加入書籤

A+A-


    “這皇帝老兒不僅心眼小,嘴也夠毒的!”張峰譏諷道,“合著他早就料到咱們不會接那一道聖旨,為的就是有理由寫這玩意兒?”
    說著,從項小滿手裏奪過那張紙,仰頭對著燈籠仔細端詳起來,看了幾眼後,又嗬嗬笑道,“誒,項瞻,你什麽時候還做過乞丐,我怎麽不知道?”
    項小滿瞪了他一眼,懶得搭理他,微皺著眉,沉默不語。
    赫連良平卻是很認真的提醒道:“他那叫遊曆,朝廷是在有意抹黑他,你不要跟著胡說。”
    張峰嘖嘖嘖的一陣感慨,那種無所顧忌的狀態,讓赫連良平倍覺無奈,拍了拍項小滿的肩膀,招呼他一起進入廳內。
    兩人落座,赫連良平倒了杯水,喝了兩口,見項小滿還在思考,便問:“可是在擔心雍州軍?”
    項小滿點了點頭,問,“大哥可知是何人領兵?”
    “雍北梁王。”赫連良平放下杯子,“劉淳親率雍北邊軍,劉文康奉命帶兵支援,兩方兵力加起來,差不多有十二三萬之眾。”
    “十二三萬……”項小滿眉頭緊鎖,沉默半晌,才說,“我最初讓良卿寫下那一份檄文,一是為了解除與幽州的盟約,好讓我軍師出有名,再者就是為了昭告天下宇文崇澤北燕餘孽的身份,借此占據民族大義,讓朝廷有所顧慮,不敢趁著我們進攻幽州的時候,去打冀北的主意,沒想到,他們真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赫連良平微微頷首,卻沒有予以回應,看張峰晃著那張紙回廳內坐下,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想起了半月前朝廷到平章關傳旨的畫麵。
    不多時,他那雙澄明的雙眸中,陡然閃過一抹亮光,情不自禁地呢喃道:“原來如此!”
    聲音很小,卻也傳入了項小滿和張峰的耳中。二人對視一眼,都目露疑惑,張峰率先開口問道:“大哥,你這是?”
    赫連良平笑問:“我們不是一直想不通,朝廷為何突然來傳旨嗎?”
    見二人齊齊點頭,便解釋道,“我現在似乎明白了,那道聖旨原本就是一個圈套,若是我們接旨,朝廷就可名正言順的往冀北派兵駐紮,而不接,就是現在這種情況,給了他們出兵的理由。”
    “可這個理由並不成立。”項小滿指著張峰手裏的紙,“隻要稍微動一下腦子,都能想明白朝廷在耍什麽把戲,就像我之前說的,他要是真有心,就該拿出一些實際的東西,而不是……”
    話到一半,項小滿突然緘口,神情在一瞬間變得嚴肅起來。
    赫連良平笑問:“想明白了?”
    項小滿的嘴唇動了動,卻沒有說出什麽。
    “唉!”赫連良平輕歎一聲,“不得不承認,順天皇帝的心思很縝密,這份檄文的分量也著實不輕,寥寥數語,便將朝廷不拿實際利益的虛偽掩飾得嚴嚴實實。世人大多不會深究其中詳情,隻會看到我們撕毀聖旨、毆打欽差的舉動,便認定我們不識大體……”
    “那我們再寫一份檄文不就得了?”張峰插話道,“把朝廷打的什麽算盤都寫出來,讓百姓都看清楚他們的嘴臉!”
    “如此一來,不就沒完沒了了?”赫連良平苦笑道,“說到底,還是我們晚了一步,若是能早些洞察朝廷的動機,在其公布這份檄文之前,將他們的虛偽公之於眾,或許還能對其造成一定的影響,可現在……”
    他搖了搖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百姓先入為主,你寫一份,朝廷就會再回擊一份。劉氏這條破船本就已經撐不了多久了,可我們義軍的好名聲,卻會在這種不清不楚的僵持中受到懷疑,甚至被有心之人抹黑,這對我們來說,才是最致命的。”
    “大哥說得不錯,檄文有一份就足夠了,寫多了隻會適得其反。”項小滿沉吟道,“聖人言:「於人,輕聽其言而重觀其行。」於我義軍也一樣,說得再好聽,不如讓百姓得到切實好處,這一點,我們當初在岷洮起事時,就已經感受到了。”
    張峰咂咂嘴,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赫連良平倒是在心中暗讚,項小滿的心性越發沉穩。
    良久,見二人都不說話,項小滿便又主動開口:“我當初讓姐姐帶兵駐守九口關,本想為後續的軍事行動做準備,如今看來,或許需要她再走一趟了。”
    “回守定安?”赫連良平問道。
    “嗯。”項小滿沉吟道,“雍州軍來犯,還是岷洮首當其衝,但眼下岷洮隻有一萬守軍,想要擋住梁王的兵馬,著實不易。”
    他頓了頓,又長歎一聲,“最近我越發覺得義軍兵力不足,原想著二十萬大軍已經夠多,可真用起來,卻總顯得捉襟見肘。”
    赫連良平笑而不語,這就是為什麽當初項謹一再強調:一年內休養生息,不主動進行任何軍事行動。
    雖說冀北數個方向都有強敵,但真實情況,卻是各方都因種種因素而無法輕易去侵擾。而以冀北的固定防守姿態,就算哪裏有敵人來犯,其他地方也可立即增兵支援,根本不會出現一絲混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項小滿太過心急,一心想著找東召朝廷的麻煩,以至於將冀北防線整體拉長了一大圈,再加上攻防形態的轉換,以及多線作戰,二十萬大軍自然是顯得不夠用了。
    他無奈地搖搖頭,起身說道:“時間緊迫,我這就去寫調令,讓人連夜送往九口關。”
    ……
    一夜過去,堡城內外晨霧彌漫,天未大亮,項小滿便下令拔營。
    他與赫連良平兵分兩路,同時向東進發,沿途所遇諸縣,在兵力空虛且無後軍支援的情況下,幾乎都被義軍毫不費力的攻破,六萬大軍以風卷之勢,向雲州城快速推進。
    而隨著朝廷檄文的傳播,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北方六州的局勢,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最先作出反應的就是北豫的方令舟,打著「支持冀北義軍,守護漢家河山,清剿北燕餘孽,推翻昏聵朝廷」的口號,於上陽關陳兵十萬,為出兵雍州栗山郡做著準備。
    而方令舟有所行動,與之相鄰的冀南高順等人,同樣嗅到戰機,將原本防著北豫的五六萬兵馬,重新調往曲陽郡,趁著羅不辭不在,再度打起了冀中與冀西的主意。
    而九口關內,在接到項小滿調令的第一時間,林如英便立即點齊兵馬,日夜兼程,火速趕往岷洮支援。
    與此同時,定安城項家宅院的書房內,項謹也在拿著朝廷的檄文,反複斟酌。他的臉上看不到一絲大戰來臨的緊張,唯一流露的,便隻有深深的疑惑。
    就在這時,影一走入,來至書案前,抱拳說道:“王爺,秦光和楚江回來了。”
    喜歡大召榮耀請大家收藏:()大召榮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