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亂世將臨

字數:7818   加入書籤

A+A-


    第626章 亂世將臨
    既然士頌的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
    在場之人,自然知道不能繼續閉口不談了。
    但關於士頌想要問的事,所有人都知道這事,份量不輕。
    士頌現在這麽問,一來的確是想要聽一聽大家的看法和建議。
    另外嘛,又何嚐不是士頌的一次試探呢?
    就和當年曹操拉著劉備一起,去陪著漢獻帝田獵一樣。
    搶了皇帝的威風和皇帝本該享有的稱賀,借此來試探在場之人的反應。
    在不少聰明人的思維中,此刻的士頌,一如當年的曹操。
    第一個回答士頌問題,或者說表明自己態度的人。
    是士頌起兵開始,就一直跟在士頌身邊,為士頌盡心盡力,一門三兄弟都為了士頌的基業而奔波的馬良。
    馬家五常,白眉最良。
    “要我說,從那曹操將漢帝從洛陽遷都之後,這四百年大漢,基本就算是滅亡了。”
    “所謂許都的大漢朝廷,不過是曹操給自己套的一層皮罷了。”
    馬良也是狠,直接從根源上,就否定了大漢的延續存在。
    “漢朝既滅,一如秦末。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現在得局勢,便是這個局勢!”
    “不論是曹丕自稱什麽漢帝禪位,還是劉備自稱的什麽再造大漢。都不過是放在明麵上的借口而已。”
    “看著吧,後麵各地諸侯,自然會有各種天象異寶出現。然後這些諸侯,就一個個的稱王稱帝。但說到底子上去,還是得看實力說話。”
    馬良說著,目光炯炯,熱切地看向士頌。
    說道:“在我看來,曹魏和我們,自然是死敵。那劉備和曹魏,隻怕也是不死不休之局。”
    “至少名義上來說,劉備是咬死了曹家殺了漢獻帝。”
    “那劉備想要靠著分封三王的手段,來穩定天下,延續所謂的大漢傳承,簡直是癡心妄想,我們根本不用理會。”
    “如今劉備占據中原,和曹丕對峙,我們完全可以直接要劉備把江夏,汝南二郡歸還我方。”
    “不但如此,甚至豫州其他州郡,也應該給我們讓出一些來。否則,赤壁之戰,我們誅殺曹操,吸引曹家主力,豈不是白白給他劉備做了嫁衣。”
    “他劉備還真當我們是當年的西楚霸王,他是當年的漢高祖嗎?”
    馬良的話說,越說越誅心,完全不把劉備當一回事。
    而且故意把話術,引導到秦末漢初的時代,就是要營造出楚漢不兩立的氣氛。
    再加上,他有意無意的暗示,劉備不過是占了赤壁之戰的利好,才趁機拿下中原腹地。
    但赤壁之戰,正麵是東吳出力破了曹軍主力,後麵又是自家大軍拖住曹軍支援。
    甚至是士頌親手斬殺了曹操,把曹魏高官殺了個幹淨。
    可以說是東吳和南楚出力最大,但是獲得利益最多的人,卻是劉備。
    這種事情,任誰心裏都不會舒服。
    士頌微微點頭,對於馬家的站位和對自己的支持,很是滿意。
    不過臉上依舊保持平靜,緩緩說到:“季常的意思,是不必接受他劉備的楚王冊封?但劉備開出來的條件,江夏和汝南二郡,我們還是要拿下。”
    “隻是,以什麽名義去接受呢?還是我直接出兵?”
    人群之中,忽然有人出聲詢問,正是武陵派係的領袖之一石滔。
    接著,石滔對士頌行禮後,繼續說到:“大漢傳承四百年,天下之人,早已默認。”
    “不論以後這劉備是否能再興大漢,我們可以絲毫不費力氣,白得收獲兩郡之地,這種好處,為何不要?”
    “若是不顧大局,此刻和劉備反目為仇,豈不是給了曹魏休整的機會。”
    “如今,我軍氣勢正盛,當繼續以劉備為盾,讓他在中原攔住曹丕,我們則兵出武關,拿下司隸。”
    “而後,既可西定雍涼,也可北上並州。拿下形勝之地,自西向東,席卷天下,何愁大事不成?”
    很快,石滔和馬良便爭論起來。
    士頌沒有想到的是,後麵站出來的人,本來按士頌的理解,肯定是站在石韜一邊的。
    因為這人即便是荊北派係出身,但個人關係來說,和石滔關係更加密切。
    這人便是徐庶,但他的主張,卻是堅定地支持馬良。
    “廣元兄不要動怒。”
    徐庶做出一副站出來當中間人的樣子,卻是拱手說道。
    “以兄之才,難道還看不出,如今這天下,還叫大漢朝嗎?”
    “或者反過來說,大漢朝把天下,禍害成了這種樣子,還有臉麵有資格說,自己配擁有這個天下嗎?”
    “既然德不配位,自然應該退位讓賢。”
    “如廣元兄所言,拿形勝之地,成席卷天下之勢,自是上策。”
    “但以何名目,還需三思。”
    “如今大漢已亡,黎民百姓心中,隻知楚侯不知漢國者,不可勝數。我們這時候,還去高舉什麽複興漢室的旗幟,多少有些畫蛇添足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很快,楊修,和洽等武陵書院這邊的人,紛紛站出來,反駁徐庶和馬良,當場辯論。
    士頌一眼就看出來,現場已經成為了荊南派係和武陵書院派係的辯論會了。
    而荊南派係這邊的態度,就是直接和劉備翻臉,逼著劉備讓出江夏和汝南郡不說,還不認劉備的皇帝,建議士頌走自己的路。
    而蔣幹這位辯才無雙的荊南派係代表,硬結合軍事,政治,天下大勢,士頌個人為人,以及品性,還有民心所向,甚至於天命輪轉等諸多方麵,口落懸河。
    仿佛這天下,本來就應該是士頌的。
    仿佛那劉備稱帝,就是忘恩負義的小人一樣。
    當然了,關於士頌是否稱帝,這兩個派係,倒還真沒有人敢開口直接說這個事。
    另外一邊,很奇特的一點就是,荊北派係眾人,卻是一言不發。
    賈詡、裴潛、李嚴、伊籍等人,按道理也是有說話的資格的。
    但是直到現在,全都沒有發表看法,倒是把一邊荊北派係的武將們,急得不行。
    以賈詡為首的荊北派係文臣們,還真就這麽坐得住。
    尤其是賈詡,抱著一杯茶,時不時地抿一口,卻絲毫沒有表態的意思。
    原因無他,荊北派係內部本身,就是亂的。
    支持漢室的,想要士頌更進一步的,都有。
    但唯一能按住所有人的賈詡,卻在這事情上,沒有發表言論的資格。
    而且對於這個事情,整個楚國內部,多少都是有些避諱的。
    畢竟賈詡如今在楚國的地位,那真是巨頭之一的那種了。
    現在大家都在說,漢朝是曹操裹挾漢獻帝遷都時,就算是滅亡了。
    但是根本上來說,漢朝的滅亡不是李傕郭汜之亂,才導致曹操有裹挾漢獻帝遷都的機會嗎?
    其實當年董卓亂政後,被王允所殺。
    王允後來的治理,雖然有些急功近利,但畢竟也是在維護和認可朝廷中央的,也是恭恭敬敬認漢獻帝這個皇帝的。
    更別說,李傕郭汜都準備隱姓埋名,放棄軍隊,當個流竄的盜賊了。
    就是被他賈詡一句話,給逼回來造反,反攻長安,禍亂天下。
    說到底,在大漢朝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決定大漢滅亡的人,正是他賈詡啊!
    這時候,你賈詡還站出來說什麽漢朝已亡,以後曆史書上,怎麽寫你賈詡?
    從前賈詡就說過,曹操若死,這天下,就沒有人能可以擋住他士頌了。
    那劉備在他眼中,也算是一時之英雄,但卻是生不逢時,無用武之地的英雄。
    在賈詡看來,劉備即便是現在占據了中原,也太晚了。
    士頌威勢已成,自西向東,吞並天下幾乎已成定局。
    現在要爭的,不過是爭個名義,讓士頌以什麽樣的手段拿下天下,才算是漂亮。
    對於這種既沒有實際利益,還讓自己背罵名的事,他賈詡才懶得發聲。
    所以賈詡幹脆閉嘴。
    這時候,一向沒有什麽存在感的交州派係,或者說是交州派係中,被大多數人所忽視了的“士家宗親”們站了出來。
    “如今劉家氣數已盡,這天下,當有德之人居之。”
    領頭之人,正是士頌的三叔士?。
    這位士家上一代掌握兵權的“猛將”,在士燮退休之後,也不知道是聽了誰的勸說,要離開“嫌疑之地”。
    他主動的交出手上那點兵權,回到士家老宅過著安享天年的生活。
    隨著士頌的威勢越濃,他這個曾經和士頌“並肩作戰”過的親叔叔,在地方上的權勢地位,自然是越發的重。
    這時候的他,似乎也明白了過去所謂的“嫌疑”是什麽了。
    一家勢力,最終的掌權人是誰,這個勢力得了天下後,誰坐皇帝位置?
    都是十分敏感的話題。
    即便是父子之間,都沒有商議。
    而這天下,顯然是士頌打下來的天下,那皇帝的位置,難道會讓士燮去坐嗎?
    顯然士頌不同意。
    但是從前跟著士燮的那一班老兄弟,若是誰心裏有氣,還想要扶持士燮上去怎麽辦?
    要知道,士燮可不僅僅隻有士頌一個兒子啊!
    有這樣的風險,效忠士頌的人,不會讓他們得逞,當然會有所反擊。
    別的不說,士燮當年麾下的武文,也就是所謂的交州派班底,除非是投效到歐夫人麾下,才勉強有官職在身,畢竟歐夫人可隻有士頌一個兒子。
    另外的,也就如他士?一樣,要麽去職當個富家翁,要麽就在武陵書院裏麵掛個閑職,保證衣食無憂而已。
    “三叔祖言之有理。”
    這時,站起一少年,劍眉星目,一臉傲色,正是士廞長子士安。
    當年士廞作為士燮長子,因為是庶出,人又老實,常常作為家中被犧牲的那種工具。
    但不論如何,別人也是任勞任怨,該犧牲就犧牲,被放棄也就認命上,幾次作為人質,也確實為士家做出過貢獻。
    而他的兒子士安,和他的成長環境則全然不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士頌強勢崛起的過程中,自信心早和其父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此人也算是文武全才,更是一再表明態度,說自己是士頌侄兒,以後也會全力輔佐士頌這一嫡係子弟。
    這樣一來,他很快得到了歐夫人的認可,被提拔了起來。
    在交州,那也是統領萬餘地方郡兵的人物。
    “當年暴秦亡後,本是楚國義帝之天下,後義帝死,楚漢相爭多年,漢高祖劉邦占有天下,可見這天下,本就是能者居之。”
    “現在的情況,一如當年!”
    “漢帝既死,則又到了天下群雄逐鹿的時候。”
    “而我主楚侯,仁德之名,天下共知,百姓愛戴,軍旅擁護,在我看來,主公可登帝位,再整山河。”
    最終,還是士家人喊出了讓士頌稱帝的口號。
    這個提議一出來,本來熱鬧的現場,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誰都不知道士頌是什麽想法。
    若是這個時候自己提出反對意見,惹了士頌不高興,那自己以後,還混不混了?
    沒有看到了曹操那邊,荀彧那樣的人物,不就是因為反對曹操稱魏王,就被曹操送了空盒子嗎?
    現在局勢大好的情況下,你反對士頌稱帝,你還想不想活了。
    要知道,士頌可不僅僅殺你一人。
    這士頌,喜歡滅族,然後掘你祖墳。
    “以主公的名望,如今之這時局,主公登高一呼,必能應者景從。”
    益州派係的代表之一,黃權居然頭一個站出來,表態支持。
    無疑,他的這一支持,再次讓現場,掀起了熱烈的爭論。
    喜歡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