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楚國派係(下)

字數:6628   加入書籤

A+A-


    第625章 楚國派係下)
    第二個實力稍弱的派係,便是“損失慘重”的益州派。
    原本的益州派係中,有著法正,張鬆,鄭度,孟達、彭羕、泠萢、楊洪、董允、鄧方等一大批能臣。
    又和荊北派係,尤其是龐統一係人馬交好,聲勢浩大。
    當時,隨著賈詡和鄭度結成親家,荊北派係和益州派係的合流。
    一時間把荊南派係壓製得隻能和武陵書院派係合作,才堪堪抵抗得住。
    但隨著士頌上次聲勢浩大的五十萬大軍北伐,被郭嘉一場大水,給淹沒幹淨後。
    荊北派係也好,益州派係也罷,最為積極北伐的他們,損失最為慘重。
    即便是到了現在,益州派係裏麵,唯一能站出來撐住場麵的,也就是鄭度了。
    此外,便是一直在益州治理地方的黃權。
    大不了加上一個被劉備賣給自己的糜竺,也在益州勤懇幹活。
    至於益州派係的武將領袖,自然是益州唯一的“七星將”泠萢。
    再就是吳懿和鄧芝這兩個算是有獨立領兵權的將領了。
    隻是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地位,是因為他們益州的出身,才獲得的。
    士頌不過是為了方便整理益州降兵,以及益州新募部隊,才啟用的他們。
    他們在士頌的心目中,絕對比不過黃忠,陸遜這種自家嫡係將領的。
    甚至隻怕是連徐晃,甘寧這類投奔過來的領軍將軍,都比不上。
    但益州派係裏麵,還有董和、董允、李恢、王平,楊洪、費禕等人。
    這些人的能力,說不上強橫,但也絕對不會被士頌所忽視。
    隻是現在的益州派係,更多的隻是作為荊北派係的依附派係,和書院派係的拉攏對象存在,在士頌這裏的影響力,隻怕不能成為一股獨立的存在。
    最後一個不怎麽有存在感的派係,便是所謂的“交州派係”,或者說是士家宗親子弟派係。
    交州,雖然不是士頌起家的位置,但在外界看來,交州就是士頌的基本盤,就是士頌家的根基所在。
    六代奮鬥,終於是在士燮手上,完成了飛躍。
    曆史上的士燮,和袁紹有一點類似。
    就是他們都有著家族留下來的支持,並在三國亂世,把自家身上的這些優勢,發展到了極致。
    士燮沒有太大的野心,也沒有爭霸天下的能力。
    又或者,他隻是貪圖享受,就在交州這裏當他的土皇帝,坐等天下一統後投降。
    可結果卻是,他前腳剛死,後麵孫權就殺光了他的家族子弟。
    在這個時空裏麵,士頌“奪權”之後,士燮成為了名義上的“太上皇”,或者說是交州前太守,武陵書院大儒,楚侯之父。
    和當年劉邦的爹,劉老太公的待遇地位差不多。
    但是士家經過幾次“內耗”、“內鬥”之後,士家的嫡傳宗親,已經被滅得差不多了。
    最後的士家宗親,知道士燮這人已經被架空後,迅速地轉移了擁護的目標。
    他們讓蝮蛇夫人,士頌的便宜老娘,成為了交州派係的領軍人物。
    不得不說,他們這一手玩得是漂亮。
    不但保全了自己的安全,更讓他們隨著楚國發展壯大後,逐步強大了自身得了力量。
    後麵,原來士燮手下的交州文武,地方小家族,也都投效過來,以歐夫人為核心,組成了一個所謂的“交州派係”。
    但交州派係內,並不僅僅隻有士家宗親。
    畢竟即便是歐夫人也明白,士家的這些宗親之中,真沒有幾個能用的。
    而且有些人還需要避免掌握權柄。
    例如士燮的那幾個兄弟,歐夫人是絕對不會讓他們再次出任要職的。
    相反的,世家子弟中,和士頌一輩的年輕子弟,倒是可以出仕。
    這也算是歐夫人對士家宗親的讓步吧。
    你們這些老一輩的不能出來做事,隻能在家裏當富家翁,和士燮一樣,安享天年即可。
    但我也不欺負你們,你們兒子孫子裏麵,要是有能力有本事的,我還是讓他們出來為官。
    用歐夫人的話,便是老一輩的恩怨,不牽扯這些後輩。
    於是,交州派係或者說是宗親派係中,形成了以歐夫人為中心,士頌的親兄弟士幹為輔,堂兄弟士瀚為士家領軍將領代表的團體。
    另外,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從前窩窩囊囊的士廞,生了個兒子士安,卻是個狠人,文武雙全,現在,也被歐夫人選出來加以重用。
    這些士家人的心思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隻要士頌稱帝,他們自然就是皇室宗親。
    封王封侯,還不是正常的事。
    可以說,這一批人急著北上,就是來勸士頌稱帝的。
    當然,當年交州的舊臣,或者說是當年士燮手下治理交州的班底老臣,如程秉、裴玄這些人,也在這個派係之中。
    士頌雖然不會重用這些能力平平的人,但別人這種上了年紀,為你士家效力了一輩子,勞苦功高之“父老”級人物,你士頌總不能隨便忽視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外,交州為核心,隨著士頌的發展,逐漸擴散開來了的各路“綠林豪傑”們。
    如龔都,嚴白虎,王晟、鄒佗這種,雖然上不了台麵,但是他們也都能算是歐夫人的支持者,能算歐夫人背後的力量。
    還有,交州派係最為關鍵的一個點,是歐夫人作為士頌生母,宗親代表。對於士頌手下那一批無條件支持士頌的忠臣,影響力也不小。
    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毛階、周泰、 臧洪三人。
    這三位沒有和士頌麾下任何哪一個派係交往過深,在外界看來,他們是選擇做純臣的人物,眼中隻有士頌一人的那種。
    但對於這種人,隻要把士頌的利益放到最優,他們自然也會選擇站在這一邊。
    尤其是在他們看來,這一次商議,歐夫人的交州派係的訴求,也是他們最為認可的。
    公元二零九年十月,楚國文武權臣,宗親顯貴,全部來到了宛城。
    宛城太守府裏,士頌早就做好了準備。
    這天的天氣很是奇怪,陰不陰,晴不晴的。
    但絲毫不阻礙大家,來商議楚國未來發展抉擇的熱情。
    雖然來的人多,但大多數人,隻能在外圍互相商議。
    最終能走進會議廳裏麵,和士頌麵對麵商議的人,也沒有多少。
    畢竟,越是重大的決議,隻需要越少的人來商議。
    “母親,還請上座。”
    士頌是恭恭敬敬地扶著歐夫人坐到了上座,自己反而坐到了一邊。
    在這種推崇忠孝的時代,士頌當然需要做好表率。
    麾下各派係文武,也擁著各家的派係大佬,恭恭敬敬地等著士頌開口。
    此刻,士頌看著自己麾下的諸多人才,內心也是頗有感慨。
    想當年,自己意氣風發,在楚天閣弄了個大型儀式,分封大賞,又是文興劍,又是武定刀的,弄得天下側目不說,內部也是士氣高昂。
    後麵五十萬大軍北伐,也是趾高氣昂。
    當時覺得,自己定然可以趁機滅了曹操,占據中原,而後北上,繼續欺負大敗之後的袁紹。
    但結果呢,誌得意滿的自己,一敗塗地,慘敗南渡。
    在南麵蟄伏七八年,開拓南方,恢複實力。
    終於是借著赤壁之戰的宿命,布下了多重手段,殺了曹操,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局麵。
    現在自己,也算是“收複失土”了。
    未來的走向,該怎麽選,也是現在該決定的了。
    “如今曹賊伏誅,我楚國取回失土。然陛下,驟然崩猝,天下大亂。”
    “北有曹丕賊子,自稱魏帝,東有劉備,也以宗親身份,再造季漢。”
    “隻是他這個季漢,天下認不認,還在兩可之間。”
    “如今多事之秋,收回失土後,我楚國下一步該如何,諸位有何見教?”
    士頌自然先是冠冕堂皇地說了一堆廢話,畢竟他說的再多,也不過是個引子。
    重要的,還是等手下人提出建議。
    士頌這次的架勢,很多人心中也有估量。
    甚至不少人在來到宛城之後,私下也有碰頭商議。
    他們覺得如今這天下分崩的局勢下,怕不是士頌,也起了一些心思。
    為此,有人心中振奮。
    他們覺得士頌麾下的楚國實力,是有期望能一統天下的。他們這些人,便是從龍之人,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但也有人心中無奈,覺得大漢四百年基業,因此斷送,總有些遺憾和無奈,甚至隱隱間想要幫上一把。
    自然也有人,更加在意的是百姓疾苦,是天下大勢。
    當然,不論他們商議的結果如何,最終能決定自家楚國抉擇的人,還是士頌,也隻有士頌。
    他們能做得,便是向士頌表明態度,盡力說服。
    而且,還需要考慮楚國各大派係的態度。
    畢竟,眾人的意誌,士頌一個人也不好違背。
    這也是曆史上,很多人到了某個位置,你不得不上的原因。
    即便是你自己不想上,你背後的人,也要推著你上位,讓你黃袍加身。
    因為隻有你上位了,他們才能跟著更進一步。
    宛城太守府中,文武眾人,都是楚國精華,但在這一刻,很是寂靜,仿佛所有人都在等待什麽。
    即便是有些大大咧咧的武將,想要第一個出聲,也被現場的氣氛所壓下。
    就連想要不顧一切,仗著自己原從老臣身份和莽夫的人設,準備直接開口叫喚的鮑隆,也被後輩人才郭攸之,輕拉衣袖,眼神示意他,現在不是裝瘋賣傻的時候。
    士頌歎了口氣,繼續說道。
    “諸位,士頌自問,待諸位不薄。如今這時局,我真是有些看不清了。”
    “今日我先言明,今日隻是商議,所有人可各抒己見,絕不因言治罪,更不會因為今日商議之話語,日後相忌。”
    說完,士頌站起身子,拱手行禮,向在場諸文武認真行禮。
    倒是弄得大家紛紛起身,向士頌還禮,口說不敢。
    喜歡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