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你男人就出了一張嘴
字數:9702 加入書籤
車上,付嘉鳴打開鋁飯盒,皮薄餡大的餛飩,點綴著蔥花,冒著熱氣,看著讓人食欲大振。
坐了一夜的車,此時被香味一激,瞬間饑腸轆轆。
一家子吃的正香,寧曉曉撫著暖洋洋的胃,看著剩了一半的早餐,突然想起來:
“石頭呢?”
王桂花手一指,“下車的時候,我看他往那邊跑了。”她以為石頭有任務呢,下車就跑了。
付嘉鳴手一頓,呃,他忘了搬行李了。
放下手中的早點,立馬下車道:“我去看看。”
付嘉鳴到的時候,石頭汗流浹背地扛著最後一件大件行李,趔趄堆上了車鬥,靠著車皮喘氣。
咬牙吐槽,付團長是最黑心的領導,搬兩個家,他就沒想著帶幾個人過來搬行李?
“搬完了?”付嘉鳴過來,看著滿當當的車廂。
石頭瞬間立正,敬禮:“團長好,搬完了。”
石頭收回喘氣聲,忐忑回憶,他剛剛吐槽沒出聲吧?
“上車,吃早飯。”
石頭:啥?還有早飯?這是他認識的付團長嗎?貼心的不可思議。
石頭上車,咕咚咕咚喝了一壺水,打開飯盒,風卷殘雲。
吃一半,抬頭:“你們咋都不吃?”
寧曉曉尷尬,她說吃完了,合適不?
“都是你的,你吃完。”
石頭打開另一盒,眼睛放光:“這吃的太好了吧?咱們部隊啥時候吃的這麽好了?”
石頭嘴裏塞的滿滿的:“平日三天餓九頓,早上大碴子都喝不上,今天還有油條?這,這是茶葉蛋,吃雞蛋還加茶葉?”
寧曉曉:“慢點吃。”
其實她想說,快吃你的,閉嘴吧。
石頭囫圇道:“慢了不行啊,吃飯就三分鍾,但凡晚一步,就吃不著了。我現在做什麽都跑步去,能跑多快跑多快,晚回來一分鍾,絕對吃不上了。”
付嘉鳴:……
他覺著石頭在給他上眼藥,告他的狀。
王桂花關心問:“軍區缺糧嗎?”
石頭剛想開口,付嘉鳴出聲:
“三分鍾了,開車。”
啥?石頭看著手裏的半根油條,以及另一盒沒開封的飯盒……
果然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影響速度。
車顛簸了兩個小時,穿越一條條鄉間小路,終於抵達軍區。
寧曉曉一眼望去,滿目皆是質樸與簡陋。
軍區大門由兩根粗壯的原木支起,橫梁上掛著一塊簡易木牌,寫著某某軍區。
土路坑窪不平,塵土飛揚,汽車一過,揚起漫天塵土。
營地四周用簡易鐵絲網圈起,鐵絲上鏽跡斑斑,每隔一段距離,立著一根歪歪斜斜的木杆作為支撐。
一排排清一色的土坯房,縫隙處用泥巴簡單填補。
這就是石頭說的,可氣派了?
要說氣派,也不是沒有,軍區占地麵積夠大,車開了好一會,都沒到家。
北風一吹,嗚嗚作響。
石頭第一句說的更具真實性:啥啥沒有,空蕩蕩,北風那個吹。
付嘉鳴握上她的手心:“條件簡陋,沒有以前軍區好,還在建設,以後會好的。”
石頭:“現在不錯了,三個月前才叫簡陋,房子都找不到一間完整的,晚上大風一吹,嗚嗚的響,我都怕半夜睡覺睡一半,房梁塌了。”
付嘉鳴:你閉嘴。
奈何他坐在後排,眼神刺不過去。
寧曉曉:“挺好的,不用住筒子樓,我們有自己的小院,悠閑愜意。”
她放眼望去,一馬平川,沒一棟高樓,應該又住回平房了。
王桂花:“挺好的,我們在家那會,還沒這條件好呢。”
車越過一排排營房,在一處紅磚房前停了下來。
付嘉鳴推開院門,寧曉曉眼睛瞬間亮起。
軍區看著破舊,但他們的家收拾的真好。
院子很大,她一眼就看到了窗邊,引人注目的秋千和桌椅。
桌椅是用樹墩和木板簡單拚湊的,看著很古樸自然,上麵還有樹葉打造的遮陽棚。
“真好。”寧曉曉忍不住讚歎,“你太貼心了。”
要不是人多,她真想投入他的懷抱,他總是知道她喜歡什麽。
這麽忙,還布置的如此愜意,溫馨。
旺仔已經跑過去玩了,“媽媽,我今晚能住這嗎?”
“能,這是我們新家,以後都住這。”
付嘉鳴揚起唇角,滿臉幸福:“你們喜歡就好。”
石頭煞風景來了句:“這些活全是我幹的。”返工了三遍,差點把他累死,手上的皮都換了一遍。
付嘉鳴:你閉嘴。
寧曉曉:“你姐夫設計的,他不指揮,你能布置出來嗎?”
石頭:……
女生外向,他在姐姐心裏已經沒一點地位了。
回望院子,土路中間鋪了兩排磚塊,右邊用木板和鐵皮搭了一個簡易的儲物棚。
旁邊是晾曬區,兩根粗壯的木頭支起晾衣繩。
左側空著很大一塊地,寧曉曉瞬間想好了:
“那邊我們種點花和果樹,以後在自己家就可以摘果子吃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會在這裏住上很多年,直到運動結束,足夠果樹結果了。
“好,還有後院呢。”付嘉鳴領她們繞過房子,往後麵走。
寧曉曉感慨,東北果然地大物博啊,這邊土地真多。
一個前院已經比以前住的院子大多了,沒想到還有個同樣不小的後院。
王桂花:“這院子真大,種菜養雞都夠用了。”比以前的筒子樓好多了,家裏寬敞。
付嘉鳴叫石頭:“你這幾天在家,把果樹種上,雞買回來。”
石頭:……
她們出嘴,他出力。
逛了一圈,一家人進屋,屋裏三室一廳一個廚房,房子很規整,屋裏收拾的幹幹淨淨。
炕上的席子都鋪的整整齊齊,沒有一絲灰塵。
餐桌、衣櫃,炕櫃什麽都不缺。
寧曉曉感動,三生有幸,找到這麽好的男人,太顧家了。
他再忙,都會給她們布置好一切。
石頭:他姐的眼神都拉絲了……他要不要告訴她,這些全是他弄的!
你男人就出了一張嘴。
還挑三揀四。
王桂花:“廚房菜和調料都是現成的,媽給你們做飯吃。”
付嘉鳴看向石頭:“你做飯去,最近不用去軍區了,在家收拾東西。”
石頭傻眼,啥,他不會做飯啊。
沒眼力見的小子終於走了,付嘉鳴啪嗒鎖門。
三個月沒見,付嘉鳴把她擁入懷中,緊緊的擁抱,像是要把三個月的思念都融進懷抱裏。
寧曉曉窩在寬闊的胸膛,聽著強勁有力的心跳,雙手環抱著他的腰肢,“想你了。”
她踮起腳尖,夠上他的唇。
太高了,淺嚐輒止,腳跟輕輕落下。
付嘉鳴抱起她,低頭觸上她柔軟的唇瓣,帶著久別重逢的炙熱與珍惜,強勢又深情。
石頭敲門,嘟囔:“大白天的,鎖啥門啊?”
“姐,媽問你們想吃什麽?”
付嘉鳴深吸一口氣,怒意開門:
“行李搬進來了嗎?收拾完了嗎?”
石頭立馬道:“這就搬。”
他脾氣咋這麽差呢?
姐姐是咋和他過日子的。
付嘉鳴隻溫存了十分鍾,戀戀不舍道:
“我走了,中午不回來吃,晚上等我。”
寧曉曉送他到大門口,擺手目送他,像新婚小媳婦送別出遠門的夫君。
石頭扛著行李,看著他姐的眼神,嫌棄的直撇嘴。
“沒出息。”
寧曉曉回頭踢他。
石頭喊道:“你剛剛還溫柔呢。”
“院子裏的你規整,屋裏的東西,給我搬進來,我收拾。”寧曉曉不搭理他,進屋。
石頭吐槽,你都進去了,別空著手啊,拿兩個水壺不行嗎?
旺仔玩夠了,熱情跑過來:
“舅舅,我幫你搬。”
石頭樂了,外甥對他最好。
寧曉曉打開包裹,把衣服和被褥疊整齊,放進櫃裏。
小件的東西,放進抽屜裏,每一樣,擺放的位置,和原家一模一樣。
廚房,王桂花燉的黏糊茄子,煮的二米飯,拌的土豆絲。
“吃飯了。”
石頭聽到喊吃飯,拔腿就跑。
王桂花喊他:“吃飯了,你上哪去?”
石頭已經跑出大門,回頭喊道:“飯點了,我吃飯啊,去晚就沒了。”
王桂花:……
她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石頭影子都看不著了。
寧曉曉:她弟弟真是居家小能手,有免費的絕不能吃自費的。
旺仔跟在後麵跑,沒追上,回來可憐兮兮道:
“舅舅出去玩,不帶我。”
下午,寧曉曉去供銷社轉轉,熟悉下環境,新家置辦起來。
軍區很大,人煙稀少,四下荒涼。
她走了好久,才找到供銷社。
實在沒想到,那個低矮破舊的小房是供銷社。
房屋低矮,房梁像是不堪重負,一副隨時都會壓下來的樣子。牆麵是土坯壘成,不少地方已經剝落。
走近才看到,門前立了個木板子,上麵刷著軍人服務社幾個小字,隻能說,十分不明顯。
她也沒想到,這裏不叫供銷社,叫軍人服務社。
寧曉曉進屋,裏麵坐著一個打瞌睡的女售貨員:
“買什麽?”
“我先看看。”
眼前的櫃台是幾塊粗糙的木板拚湊而成,表麵坑窪不平。貨架上零零散散擺放著幾樣物品。
寧曉曉感慨四個字:啥啥沒有。
看了一圈道:“拿一包蠟燭。”別的實在沒啥買的。
售貨員:“限量三根。”
寧曉曉瞪大了眼睛,“蠟燭還限購?”
“你剛來吧?咱們這邊隨時停電,哦不,是天天停電,好多人家剛搬來,沒有蠟燭,會過來買。我這一共就剩一包了,你都買走了,後麵就沒有了。”
寧曉曉:她著實沒想到,這地方,連蠟燭都是稀罕貨。
還好家裏有煤油燈,帶過來了。
“那給我來二斤煤油。”
“煤油隻賣一斤。”
寧曉曉:……
售貨員看見她無奈的表情,解釋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咱們這裏,一個月進貨一次,現在月末了,供應不足,等月初會好些。”
寧曉曉打聽:“咱們這有菜市場嗎?”
“沒有,家家有分地,菜都是自己種。”
寧曉曉的心又被捅了一刀,她穿越到現在,正式過上鄉下生活了。
“現在還沒秋收呢,家裏沒有囤菜,去哪裏能買菜?”
“好多軍嫂都是去鄉下人家換的,食堂有多的,和食堂說說,也能換點。”
售貨員聊天道:“你也是軍嫂嗎?你男人是?”
寧曉曉:“我是付團長家屬,我叫寧曉曉。”
售貨員瞬間站起來,嚇了寧曉曉一跳。
緩慢安靜的場景中,一個細長的大高個突然拔地而起,驚訝道:
“沒想到,寧同誌這麽年輕。”
寧曉曉呼出一口氣,微微一笑,心道,她是沒見過付嘉鳴嗎?付嘉鳴也年輕啊。
“你也是軍嫂嗎?是誰的家屬?”
“我是魏營長媳婦,當時服務社急著營業,我來的早,又上過小學,就讓我先幹著。寧同誌需要什麽,告訴我,我和進貨的說,讓他一塊買回來,省的你往市裏跑。”
倆人認識了一會,寧曉曉疑惑問:
“咱們這不叫供銷社,叫軍人服務社?”
“咱們這沒有供銷社,服務社是軍區自己開的,歸軍區後勤管。感謝付團長,有了服務社,方便多了,我剛來那會,啥也沒有,想買根蠟燭都買不著,天黑就睡覺。”
聊了會天,寧曉曉對軍區了解了大概,拎著一斤煤油,三根蠟燭回家。
院中,站著一個上了年紀的婦人。
王桂花介紹道:“曉曉,這是鄰居,王政委媳婦。”
王政委媳婦笑道:“曉曉回來了,我們夫妻倆同姓,我也姓王,院子離你們不遠,我看你家煙囪冒煙了,估計是住人了,給你們送點菜過來。”
“王姐。”寧曉曉招呼道。
軍區地盤大,現在住的院子不是聯排,而是分散的院子。
鄰居並不完全挨著,中間有些距離。
王政委媳婦嗔怪道:“都多大歲數了,別叫姐,叫嬸吧,剛和你媽聊天,我倆差不多年紀。”
這時候結婚早,王桂花也才四十多歲,不過這時候的人普遍顯老。
寧曉曉從善如流,笑道:“王嬸。”
按理說,團政委幹到四十多歲就要轉業了,但王政委入伍早,可以不轉業直接在部隊離職休養。
但不知為何,王政委是個特例,一直幹到五十多歲,直到付嘉鳴轉走,他才退休。
有些事情,她記得也不太清楚,都怪當時看書不認真。
王桂花感謝道:“送的酸菜、大醬都是我們最缺的,真是及時雨啊。”
王嬸笑道:“我來的早,在鄉下換的,放心吃,我走了好多人家,挑了戶最幹淨的人家換的。咱們這雖偏僻,但生活挺方便的,去村裏溜達一圈,缺啥少啥都能換到。”
寧曉曉明白了,她去服務社沒用,得去村裏溜達。
喜歡軍婚首長暖又寵,羨煞軍屬院請大家收藏:()軍婚首長暖又寵,羨煞軍屬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