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是你妨兒

字數:3010   加入書籤

A+A-


    不知從哪一日起,寶象國裏悄悄流傳開一個神奇的消息:神女廟可賜兒女。起初,這消息還隻在街巷間小聲嘀咕,漸漸地,如同插上翅膀一般,迅速在整個寶象國傳得沸沸揚揚。
    城中無論達官顯貴還是普通百姓,隻要家中有求生育之人,無不將希望寄托在神女身上。人們成群結隊,攜帶著豐盛的祭品,前往神女廟祈福。廟前的道路整日熙熙攘攘,人流不斷。
    每逢初一、十五,更是熱鬧非凡。天還未亮,就有人早早趕來排隊。人們神情虔誠,眼中滿是期待。進入廟宇,在神女像前,他們恭敬地獻上祭品,而後跪地磕頭,口中念念有詞,訴說著自己對新生命的渴望。
    據說,隻要得到神女賜福,女子必將有孕。這傳言讓無數求子心切的人深信不疑。一些之前久未生育的婦人,在接受神女賜福後,果真傳出有孕的喜訊,這更是讓神女賜福的說法愈發神奇。寶象國的人們對神女的供奉愈發隆重,希望能一直得到神女的庇佑,讓家族人丁興旺。
    這日,一對求子的夫妻來到神女廟裏虔誠祭拜。前殿香火祭祀結束後兩人攜手至後殿求簽,石桌旁坐著這對看似和諧的夫妻。他們相對而坐,桌上的茶冒著嫋嫋熱氣。婦人低垂著眼瞼,雙手交疊放在膝上,嘴角勉強扯出一絲微笑,可那微微顫抖的指尖卻泄露了她內心的緊張,神色間透著怯意。
    男子身著長袍,端起茶杯輕抿,目光看似平靜地望向遠處,可微微眯起的雙眸中,卻隱有陰鷙之色若隱若現。微風拂過,撩動他額前幾縷發絲,更添幾分森冷。
    多年來,膝下無子的陰影如烏雲般籠罩著這個家。男子固執地認定是婦人的過錯,心中的怨懟日積月累。每到夜深人靜,男子輾轉難眠,滿心都是對延續香火的焦慮與對婦人的不滿;而婦人在這無盡的壓力下,更是戰戰兢兢,夜裏常常以淚洗麵。
    今日這般看似平靜的相處,不過是虛假的表象。婦人深知男子心中的怨念,一舉一動都小心翼翼,生怕觸怒了他。如今萬般無法,聽聞神女廟求子靈驗,這才相攜來此祭拜。
    解簽的女道長身著一身素袍,麵容清瘦而祥和。男子與妻子神色緊張又期待地站在一旁,目光緊緊盯著老師傅。
    老師傅抬眼,先打量了一下這對夫妻的神色,微微搖頭,隨後緩緩展開手中泛黃的簽文。男子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妻子更是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
    老師傅看向男子,聲音低沉而平緩:“非妻妨兒,是父妨兒。欲求生兒,須得虔誠。”男子聽聞,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眼神中滿是驚恐與疑惑。妻子則眼眶泛紅,幾欲落淚。
    男子忙不迭地問道:“大師,這究竟是何意?還望大師明示。”老師傅輕輕歎了口氣,指著簽文說道:“你自身業障纏身,恐影響子嗣。若想求得孩子,需得真心懺悔,以虔誠之心一心向善,廣積陰德。夫妻和睦,相敬如賓,方得遂心。”
    那師傅看著男子質疑的神色,又說:“神女有術,可賜福祉。夫妻或飲一杯水,即可有孕,男女皆可成為承托胎兒的載體。你可願為求一兒,以身犯險?胎懷十日,肋下自生。”
    那男子聞言,有些不可置信:“自古以來,生產者皆是女子,男子怎可孕育?”
    “旁人自是婦人生育,因著你平日裏的惡行,恐以自身,方可生育。”
    “十日,就可以了嗎?肋下生育,還能活嗎?”男子想著自己如今這般年歲,若沒了後人,恐為族人鄰裏恥笑。
    “不消十日,瓜熟蒂落。但你妨兒,恐難生產。”
    男子看著妻子有些畏懼,心中滿是憂慮。但片刻後,男子眼神逐漸堅定起來,隻要他備下手熟的產婆,妙手的醫家,定能父子具安。
    他不能沒有孩子,他握緊拳頭,像是下了極大的決心。他向老師傅深深鞠了一躬,道:“多謝大師指點,我願意一試。”說罷,向邊上婦人施了一禮,婦人神色淡淡側身避過。許久,男子攜著妻子走向廟宇中央的神女像,雙雙跪地,誠心叩拜,那背影在香煙繚繞中顯得無比虔誠,仿佛將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這廟宇的神明之上 。
    許是神女感應到了他們的善心,他們頂上的神女金身光芒萬丈,聖光也撒在了他們身上。
    隻見他們麵前果真出現了一杯水,放置在了男子身前,男子神色突變,遲疑了片刻,終是飲盡了杯盞中的水。
    這位求子的男子早年間吃喝嫖賭,帶累壞了身子,自是難以使妻子懷孕。這等人就算妻子為他生下了孩子,也是不會善待自家妻兒。既然如此,還不如用他一命,來換另外一個全新的生命,他也算是有了孩子,他的妻子也會繼承他的家業,養育他的孩子。怎麽不算是神女有求必應呢!
    這時候,神女廟已經遍布寶象國內,護佑著這一方土地風調雨順。至於求子,隻不過是給執念太深的香客喝了西梁國子母河的水。正常夫妻,怎會生不下孩子?執念深的,自然也不介意以身犯險。
    百花羞嚴格控製子母河水在寶象國的運用,隻允許寶象國都城內的神女廟使用。當年和西梁王聚首,談妥了兩國通商的條件,為兩國律法風土人情計,可在寶象國車遲州交易。為扞衛西梁國律的尊嚴,西梁王隻同意一年贈予一壇子母河水作為兩國友好的禮物,寶象國無不應允。
    在寶象女帝六十歲的時候,朝堂上已經有了三分之一的女性官員,各階層也都有傑出人才站在了朝堂上。
    次年,大公主薨逝,大公主的兒子成了新王,向寶象納貢稱臣。寶象太後聞之,一病不起,自此,女帝將朝堂托付給嗣子皇太女,再不出麵理政,陪著太後走過了人生最後一程。
    。
    。
    。
    感謝我有芥子空間 小寶貝打賞的3個用愛發電!!!!!
    喜歡在西遊當萬人迷請大家收藏:()在西遊當萬人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