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雷劫
字數:2075 加入書籤
鹹陽宮的銅漏剛滴到醜時三刻,西北天際突然裂開道金蛇。嬴政猛地從玉榻上彈起,玄色寢衣的廣袖掃翻了案頭的長生丹爐,五色藥石劈裏啪啦滾了滿地。
"快!關窗!"他攥著蟠龍紋帳幔,指甲深深掐進金絲繡線裏。趙高帶著內侍們手忙腳亂撲向窗欞,可雷聲比他們更快——"轟隆"炸響時,整座鹹陽宮都跟著震顫,燭火"噗"地滅了七盞。
雨點子砸在瓦當上,像千軍萬馬擂鼓。嬴政盯著窗外扭曲的閃電,恍惚看見二十年前邯鄲的雨夜。那時他還是個質子,躲在漏雨的茅草屋裏,聽著趙軍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母親趙姬把他護在懷裏,身上的麻布衣裳被雨水泡得發臭。
"大王莫怕..."趙高的尖嗓子帶著顫音,捧來件貂裘。嬴政卻猛地甩開,踉蹌著撞向密室暗門。那是去年讓徐福督造的避雷室,四壁嵌著整塊的龜甲,據說能鎮住天雷。
暗門閉合的刹那,又是一聲炸雷。嬴政蜷縮在青銅榻上,聽著頭頂傳來瓦片碎裂的脆響。記憶裏的驚雷與現實重疊——那年逃出邯鄲,也是這樣的雨夜。趙軍的箭雨混著閃電落下,駕車的老仆被雷劈中,焦糊味混著血腥味嗆得他喘不過氣。
"傳...傳方士..."他哆嗦著扯過錦被蒙住頭。趙高舉著犀角燈剛要轉身,就見窗外一道藍光閃過,整座宮殿突然亮如白晝。嬴政發出短促的驚叫,指甲在龜甲牆上抓出五道白痕。
方士們來得比雨還急。為首的盧生披著鶴氅,手裏桃木劍挑著符紙:"此乃上天示警!需以童男童女祭雷部正神!"話音未落,又是一串炸雷,震得密室頂上的銅鈴叮當作響。嬴政盯著盧生腰間晃動的青銅雷紋佩,突然想起徐福說過,這紋樣是當年雷澤氏部落的圖騰。
雨下了整整三日。鹹陽宮的地磚泡得發脹,宮女們私下傳,說夜裏聽見秦王在密室撞牆。到第四日破曉,雨總算停了,嬴政卻沒走出避雷室。趙高壯著膽子掀簾查看,就見大王蜷在榻角,眼窩深陷,死死攥著塊燒焦的布——那是二十年前趙姬給他縫的繈褓殘片。
這年秋末,驪山腳下突然豎起座雷神廟。嬴政親自題寫匾額,鎏金大字在陽光下晃得人睜不開眼。可每逢雷雨,他依舊會躲進避雷室,連朝會都挪到地宮裏開。李斯捧著奏疏的手直抖,生怕驚雷震碎大王案頭的傳國玉璽。
更邪乎的是阿房宮工地。有夜雷暴突至,三輛滿載石料的牛車被劈成焦炭。監工說親眼看見雷光裏有個巨人,手持巨斧要劈宮殿。這話傳到嬴政耳朵裏,他連夜命人在宮牆四角鑄起三丈高的銅人,手裏全攥著防雷的法器。
徐福從東海回來那日,正趕上暴雨傾盆。他捧著顆夜光珠跪在丹陛上,說這是龍王賜的"定雷珠"。嬴政搶過珠子的瞬間,驚雷炸響,卻在距宮殿十丈外消散。滿朝文武山呼萬歲,隻有趙高注意到,大王握著珠子的手在不停抽搐。
那年冬天,鹹陽城流傳起童謠:"雷王怒,祖龍懼,十二金人鎮不住。"嬴政下令徹查時,童謠已經傳遍七國。有個瞎眼的擊築人在市井唱道:"雷為天罰,避無可避..."話音未落,當場被雷劈死,焦黑的築上還烙著個"秦"字。
盧生偷偷給李斯看龜甲占卜的結果,裂紋呈"雷劫"二字。可這話不敢稟明秦王,隻說需廣修雷廟。於是函穀關到隴西,三年間冒出三百六十座雷神廟,每座都供著嬴政的生祠,香案上擺著寫滿避雷咒的竹簡。
公元前210年的夏天特別悶熱。嬴政巡狩到沙丘時,天空突然烏雲翻湧。趙高看著大王在車輦裏抖如篩糠,想起去年徐福說的"龍歸滄海"——據說秦始皇是黑龍轉世,最怕天雷淬體。
最後那聲炸雷響起時,趙高正給嬴政灌續命金丹。雷光穿透車輦的刹那,他分明看見大王脖頸浮現出鱗片般的黑斑。史書上隻輕飄飄記著"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卻沒人敢寫,那夜整個沙丘都亮如白晝,連月亮都被雷火染成了血色。
鹹陽宮的避雷室至今還留著五道抓痕。後世盜墓賊進去過,說四壁龜甲都泛著幽藍,像被雷火淬過無數遍。而驪山陵寢的地宮深處,鎮著十二尊銅人,手裏法器都指著天空——隻是沒人知道,它們究竟是在鎮雷,還是在守著某個被雷火困住的魂靈。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