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大禹尋伴記
字數:2603 加入書籤
咱都知道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可誰曉得這位成天扛著木鍁滿世界跑的漢子,到三十好幾還打著光棍?那會兒部落裏的老媽媽們見了他,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禹這娃,水治得漂亮,可哪家姑娘敢嫁個整年見不著人影的?"
這天收工回營,禹往草垛子上一躺,望著天上星星直犯愁。月光漏進茅草棚,把他曬得黢黑的臉照得發青。身邊老夥計伯益嚼著野果打趣:"我說禹哥,你這光棍日子啥時候是個頭?昨兒我瞧見塗山氏家那姑娘,水靈得能掐出水來!"
禹翻個身,草葉紮得背癢癢:"別拿我尋開心,治水沒個頭,娶媳婦不是坑人家姑娘嘛。"話是這麽說,可夜裏夢見個紮紅頭繩的姑娘遞來野莓,酸甜味兒醒了還留在嘴邊。
轉天在塗山修堤,禹正掄著石錘砸木樁,就聽岸上傳來銀鈴似的笑聲。抬頭一瞅,岸邊蹲著仨浣衣姑娘,中間那個穿淺綠衣裳的正拿木杵敲衣服,濺起的水花沾在發梢,跟撒了把珍珠似的。
"這不是禹首領嘛!"眼尖的姑娘衝他喊,"衣裳破成這樣也不補補?"禹低頭一瞧,粗麻短衫早被蘆葦劃得稀爛,後頸還沾著泥點子。他撓撓頭,耳尖泛紅:"忙著治水,顧不上..."
"放這兒吧!"綠衣裳姑娘把木盆往地上一擱,"明兒晌午來取。"說完扭頭就走,發間的野花掃過禹鼻尖,香得他心裏直撲騰。
當晚禹蹲在篝火邊數星星,數著數著又想起那雙眼睛。伯益湊過來往火裏添柴:"人家叫女嬌,塗山氏族長的千金。聽說識字兒,還會編草鞋呢!"
第二天日頭曬屁股時,禹磨磨蹭蹭摸到浣衣石。女嬌早把衣裳疊得板正,針腳細密得跟水紋似的。見他來,往他手裏塞了把炒粟子:"嚐嚐,新打的。"
禹捧著衣裳往回走,粟子硌得手心發燙。沒走兩步聽見身後追來腳步聲,女嬌氣喘籲籲舉著雙草鞋:"瞧你鞋底子快掉了,這雙編得結實!"
打這往後,修堤的日子突然有了盼頭。女嬌常帶著陶罐涼茶來,往堤上一放就跑。禹望著她背影傻笑,手裏石錘差點砸腳背上。老夥計們笑他:"鐵打的漢子見了姑娘也酥嘍!"
可好事多磨,眼看要下聘了,黃河又發大水。禹扛著家夥事兒就要走,女嬌追到村口,塞給他個布包:"裏頭有幹糧,還有...還有我繡的香囊。"禹摸著布包上歪歪扭扭的針腳,喉嚨發緊:"等治好水,我八抬大轎來娶你!"
這一走就是十三個月。禹帶著人鑿龍門、疏九河,累得睜著眼都能睡著。夜裏想女嬌了,就摸出香囊聞聞,草藥混著她身上的皂角香,能讓他多幹半宿活兒。
治水到緊要關頭,禹三過塗山家門都沒敢進。頭回聽見女嬌在裏頭咳嗽,他攥著門框的手直哆嗦;二回聽見裏頭傳來嬰兒啼哭,轉身抹了把臉又往河邊跑;三回遠遠望見女嬌站在屋簷下,白發都添了不少,他咬咬牙,把懷裏準備的野棗埋在老槐樹下。
等河道疏通那天,禹累癱在泥地裏。伯益拽著他往塗山跑:"快走!女嬌還在等!"到了村口,禹傻了——原先的茅屋變作大瓦屋,院裏曬著的尿布隨風飄。
女嬌抱著孩子站在門檻上,眼角掛著淚:"禹,這是啟,你的娃。"禹哆嗦著伸手,小娃肉乎乎的手攥住他粗糙的指頭。老族長拄著拐杖出來,歎氣:"女嬌等了你四年,要不是看你治水是樁大功德..."
當晚禹摸著兒子軟乎乎的臉蛋,聽女嬌講這些年的難處。說到孩子出疹子她冒雨采藥,禹把娘倆摟進懷裏,胡茬蹭得女嬌直躲:"往後哪兒也不去了,守著你們。"
可這話沒說滿三個月,南邊又鬧水災。禹背著行囊要走,女嬌把新做的蓑衣往他肩上一披:"去吧,記得讓人捎信。"禹低頭親了親啟的小臉,轉身時聽見身後傳來抽噎聲,步子邁得比哪回都沉。
這回他學精了,每到一地就讓人給女嬌送石頭。太湖的鵝卵石、泰山的花斑石,箱子裏還夾著片帶字的樹皮:"見石如見人"。女嬌把石頭擺在窗台上,夜裏數著數著就睡著了。
治水成功那天,天下人敲鑼打鼓要給禹立碑。禹推著女嬌站到前頭:"這碑該刻我媳婦的名兒!要不是她守著家,我早成了沒腳的孤魂野鬼!"
後來禹當了王,宮殿裏最顯眼的地方擺著個木箱子,裏頭全是當年的石頭。每當他為政事犯愁,就摸出塊石頭摩挲:"女嬌,你說這事該咋整?"外頭的風穿過廊下的銅鈴,恍惚傳來熟悉的笑聲。
啟長大懂事了,纏著爹娘講過去的事兒。女嬌指著窗台上的石頭:"你爹啊,是拿這些石頭把娘的心拴住的。"禹撓撓頭:"要我說,該謝治水那攤子事兒,要不上哪兒尋你娘這麽好的媳婦?"
這話傳到外頭,部落裏的小夥子們都學精了。上山打獵摘野果,下河摸魚采蓮蓬,變著法兒往姑娘家送。老輩人直搖頭:"現在的娃,追媳婦都學會借東風嘍!"
可誰都知道,打大禹那會兒起,這世間的姻緣就跟治水一個理兒——急不得,堵不住,順著心意慢慢磨,總能淌出條寬敞的道兒來。到如今,誰家姑娘小夥鬧別扭,老輩人還拿這話勸:"學學大禹,治水治家,都得靠恒心!"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