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妲己的胭脂盒
字數:2560 加入書籤
咱今兒嘮的這段,得從朝歌城的月亮說起。那會兒商紂王正摟著妲己在摘星樓喝桂花釀,銅燈把妲己的臉照得白生生的,可紂王總覺著缺點啥——自家美人兒的小嘴兒,咋就沒山裏野果子那麽紅?
"愛妃,你瞧那西岐進貢的朱砂,紅得跟火似的。"紂王舉著朱砂罐兒晃悠,酒氣噴得妲己直躲,"要是能抹在嘴上..."
妲己托著腮幫子笑,指甲上的鳳仙花汁蹭著玉杯:"大王想讓臣妾變火雞呀?朱砂有毒,抹了嘴還咋親你?"這話臊得紂王老臉一紅,順手把朱砂罐砸在地上,紅粉濺得波斯地毯上星星點點。
第二天禦膳房可遭了殃。廚子剛端上紅燜鹿肉,妲己筷子一撂:"這肉色倒好看,可惜進不得嘴。"紂王一拍桌子:"把禦藥局的都叫來!朕要無毒的紅粉!"
消息傳開,煉丹的道士、采藥的郎中成天往宮裏鑽。有人拿石榴花搗汁,抹上嘴倒是紅,可一喝水就染得白帕子跟血似的;有人用茜草根磨粉,結果糊得滿臉像唱戲的。
這天有個老方士顫巍巍遞上小瓷瓶:"陛下,這是南海鮫人淚混著天山雪蓮,保準..."話沒說完,妲己蘸了點往眼皮上一抹——好家夥,當場成了紅眼眶的兔子。紂王氣得要砍人,妲己卻盯著銅鏡樂了:"誒?這麽暈開倒像晚霞!"
折騰仨月,總算有個機靈的小太監開竅了。他把玫瑰花搗成泥,兌上蜂蠟和米粉,擱太陽底下曬了七七四十九天。那粉抹在妲己臉上,就跟三月桃花剛沾了露水似的。
"就叫胭脂!"紂王摟著妲己直轉圈,"愛妃這臉,比那九天玄女還俊!"消息傳到民間,姑娘們可坐不住了。原先拿鳳仙花染指甲的,現在都偷偷往臉上抹胭脂。街角胭脂鋪的招牌剛掛出來,門檻都快被踩斷了。
要說這胭脂咋火的?還得說妲己的法子絕。她讓宮女們把胭脂做成花瓣形狀,擱在螺鈿盒子裏。上朝時紂王瞅見大臣們偷瞄妲己的胭脂盒,當場下旨:"往後進貢,胭脂算一份!"
這下可好,四方諸侯全忙乎開了。東夷送來珍珠粉打底,南蠻進貢孔雀石增亮,連西邊的薑子牙,都被逼得在昆侖山采起了雲母。不過老薑頭留了個心眼,進貢的胭脂裏摻了點符水——說是避邪,其實是給妲己挖坑呢。
宮裏的日子就圍著胭脂轉。妲己發明了"酒暈妝",先抹粉再拍胭脂,醉醺醺的模樣勾得紂王連早朝都懶得去;又琢磨出"飛霞妝",把胭脂抹在眼角,遠遠看去像落了片晚霞。每次新妝容一出來,六宮粉黛全跟風,連打掃的老嬤嬤都偷偷往臉上抹兩指頭。
可這胭脂也鬧出不少事兒。有回妲己賞給薑王後一盒嵌寶石的胭脂,結果王後抹了過敏,整張臉腫得像發麵饅頭。紂王要砍太醫,薑王後哭著說:"陛下,這胭脂雖美,可美得過當年在朝歌城外采桑葚的日子嗎?"
這話戳了紂王心窩子。想當年他還是個少年,跟著老爹在桑林裏追野兔,哪見過這般精致玩意兒?可再扭頭看看妲己——她正對著水銀鏡描眉,胭脂把眼尾勾得跟狐狸似的,紂王心裏那點念想,又全化成了蜜。
民間的胭脂生意越做越邪乎。有個叫阿巧的姑娘,把胭脂和香粉摻在一塊兒,做成"桃花雪",抹上臉又香又白;還有個走南闖北的貨郎,拿胭脂當賭注,贏了不少大姑娘的繡帕子。最絕的是青樓裏的姑娘,發明了"點絳唇",用胭脂把嘴唇描成心形,客人見了都挪不動腿。
這股胭脂風刮得太猛,連宗廟祭祀都出了亂子。祭司舉著桃木劍大喊:"胭脂惑主,必遭天譴!"紂王醉醺醺把劍搶過來:"天譴?朕的江山,朕的美人,要這天譴作甚!"
眼瞅著紂王為了胭脂荒廢朝政,薑子牙坐不住了。他算出個良辰吉日,帶著西岐大軍舉著"替天行道"的大旗就殺過來。朝歌城破那天,妲己抱著裝滿胭脂的檀木匣往摘星樓跑,身後追兵的腳步聲震得地磚直顫。
"大王,再給臣妾畫次眉可好?"妲己把螺子黛遞給紂王,胭脂在火光裏泛著妖異的紅。紂王手抖得厲害,眉筆畫到太陽穴上都沒知覺。外頭喊殺聲震天,他突然把胭脂盒砸得粉碎:"愛妃,來世咱們不當帝王,隻做對尋常夫妻,天天給你描眉!"
後來周朝得了天下,下旨禁胭脂。可姑娘們哪舍得?白天用柳葉汁塗嘴唇裝本分,夜裏關起門來,偷偷往臉上抹從胭脂鋪地窖淘換來的私貨。有膽大的還編歌謠:"紂王無道失江山,胭脂有情留人間。"
要說這胭脂到底是禍水還是寶貝?老輩人說法不一。不過打那兒起,姑娘家梳妝匣裏總少不了胭脂。到現在,哪個新娘子出嫁,不得抹上點胭脂,把臉蛋襯得跟新嫁娘似的?
有人說,妲己那盒胭脂裏,藏著女人愛美的心眼子;也有人說,紂王敗就敗在這抹紅粉上。可您細琢磨——從古到今,哪個朝代少得了愛美的心?隻不過紂王沒明白,江山和美人,就像胭脂和臉,得拿捏好分寸。
如今您逛博物館,還能瞅見塊帶朱砂印的甲骨,上頭刻著:"帝辛三年,製胭脂,美人悅。"旁邊講解員說得玄乎,說這是亡國的征兆。可我瞅著,倒像個愛美人的老故事,被歲月磨得發亮,時不時拿出來,還能品出點酸甜味兒。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