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相國的暮年困局

字數:2145   加入書籤

A+A-


    長安城的暮春總帶著股潮濕的黴味,蕭何趴在案幾上批改文書,老花鏡滑到鼻尖。窗外的槐樹落著絮,飄進書房粘在竹簡上,像極了他鬢角的白發。自從劉邦駕崩,這丞相府的門檻都快被踩爛了,可他心裏清楚,這風光背後,藏著多少看不見的刀。
    還記得初見劉邦那年,他不過是沛縣主吏掾,手裏攥著全縣的戶籍檔案。劉邦是個混不吝的亭長,成天帶著兄弟們在酒館賒賬。旁人瞧不上劉邦,他卻覺得這漢子眼神透亮。有次劉邦押解徭役,他偷偷多塞了幾貫錢:“路上照應著點,別苦了兄弟們。”劉邦拍著他肩膀大笑:“老蕭,等我發達了,保準忘不了你!”誰能想到,這句玩笑話,竟成了一輩子的羈絆。
    反秦的火苗燒到沛縣時,縣令想反正,又怕控製不住局麵,臨時反悔要抓他和劉邦。蕭何翻牆逃出縣城,在芒碭山下找到劉邦,把縣令的腦袋往地上一扔:“幹吧!”那時候的日子純粹,帶著兄弟們攻城略地,餓了啃冷饅頭,困了就裹著草席睡。劉邦打仗總往前衝,他就在後方籌備糧草,每次看著劉邦平安歸來,心裏比打了勝仗還踏實。
    最險的是入蜀那年。棧道被燒得劈裏啪啦,將士們哭爹喊娘要回家。劉邦急得直轉圈,他卻鎮定地鋪開地圖:“巴蜀之地,沃野千裏,咱們先養精蓄銳,總有打回去的一天。”他走遍蜀中,登記人口,丈量土地,把流民編成隊伍。韓信來投時,所有人都不當回事,隻有他連夜追出去,在月光下攔住韓信的馬:“跟我回去!大王定會重用你!”
    楚漢相爭那幾年,他坐鎮關中,像台不知疲倦的機器。前線缺糧,他征調民夫日夜運糧;兵源不足,他挨家挨戶動員青壯。有次劉邦派人回來慰問,使者卻說:“蕭相國把關中治理得太好了,百姓都念叨他的好。”他心裏“咯噔”一下,當晚就把族裏子弟全送進了漢軍——這是向劉邦表忠心啊。
    漢朝剛立,論功行賞。劉邦把他排在功臣第一,封酂侯,食邑萬戶,還特許他帶劍履上殿。眾將不服:“我們在前線拚命,蕭何不過動動嘴皮子,憑啥功勞最大?”劉邦把筷子一摔:“打獵時,追殺兔子的是獵狗,可發號施令的是人!蕭何就是那獵人!”這話聽著風光,可蕭何捧著印綬,手卻在發抖——他太清楚,這無上的恩寵,隨時能變成催命符。
    韓信之死,成了他心裏拔不掉的刺。呂後派人找他商量,他明知是陷阱,卻不得不去。“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話像咒語似的在他耳邊轉。看著韓信被五花大綁拖進鍾室,他背過身不敢看,指甲深深掐進掌心。那天夜裏,他對著銅鏡,看見自己眼角的皺紋裏藏滿了血。
    劉邦晚年猜忌心越來越重。英布造反,他在後方籌備糧草,每次派人送去物資,劉邦都要問:“蕭相國在做什麽?”使者說相國愛民如子,全力支持前線,劉邦卻陰沉著臉不說話。門客急得直跳腳:“您離滅族不遠了!皇上這是怕您收買人心!”他咬咬牙,第二天就強買強賣,故意弄得民怨沸騰。劉邦得勝歸來,百姓攔路上書,他卻趁機說:“長安地少,陛下把上林苑開放給百姓耕種吧。”劉邦當場翻臉:“你收了商人的好處,竟敢算計到我頭上!”把他關進了大牢。
    戴著手銬腳鐐的日子,他回想起沛縣的老酒館。那時候,他和劉邦、樊噲蹲在屋簷下,就著花生米喝酒,說以後要當萬戶侯。如今萬戶侯當了,酒卻再也喝不出滋味。多虧有個獄卒看不過去,托人給呂後送信。呂後發了話,他才被放出來。蓬頭垢麵地走出牢房,他衝著皇宮方向磕了個頭,膝蓋沾滿泥,卻不知道是謝恩,還是訣別。
    惠帝二年的夏天,蟬鳴聲吵得人心煩。他的病越來越重,躺在床上連喘氣都費勁。惠帝親自來探望,握著他的手問:“您百年之後,誰能接替您?”他強撐著說:“曹參可以。”這話倒不是虛情假意,曹參當齊國丞相時,把黃老之術用得爐火純青,百姓安居樂業。他知道,這天下需要休養生息,不需要折騰。
    臨終前,他把子孫叫到床前,指著滿屋子的竹簡:“我這一輩子,就做了兩件事——保住關中,守住律法。你們記住,當官別貪,做事別狠,給蕭家留條活路。”說完,他閉上了眼,恍惚間又回到了沛縣,劉邦勾著他的肩膀:“老蕭,走,喝兩盅去!”他想應一聲,卻發不出聲音,隻覺一陣清風拂過,吹散了滿室藥香。
    長安城的雨下起來了,丞相府的白幡在風中搖晃。送葬的隊伍走過朱雀大街,百姓們站在屋簷下議論:“這就是蕭相國啊,聽說當年月下追韓信……”有人歎氣,有人抹淚。而那個在史書上留下“功冠群臣,聲施後世”的蕭何,終究帶著滿身的傷與悔,消失在了曆史的雨幕裏。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