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蘇州淮揚菜

字數:3292   加入書籤

A+A-


    列車呼嘯著一路疾馳,窗外的景色如幻燈片般飛速閃過,我的心卻好似懸在半空,始終安定不下來,腦海中翻來覆去地想象著東關街的模樣。隨著廣播裏傳出即將抵達揚州站的播報,我“嗖”地一下坐直了身子,緊張又滿懷期待地望向窗外。
    終於,列車緩緩停下,我拖著行李箱,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走出車站。一股陌生城市獨有的氣息撲麵而來,其中還夾雜著若有若無的煙火味兒,讓我原本緊繃如弦的神經,稍稍放鬆了些許。我站在路邊,趕忙打開手機地圖,輸入東關街的位置,而後按照導航的指引,或搭乘公交,或徒步前行,一路走走停停,好奇地打量著這座城市的街景。
    街邊的店鋪鱗次櫛比,琳琅滿目,路人操著我不太熟悉的方言交談著,一切都顯得那麽新鮮,又帶著幾分陌生感。兜兜轉轉許久之後,當我真正踏入東關街,那古色古香的韻味瞬間如潮水一般將我包圍。腳下是青石板鋪就的路麵,蜿蜒向前,兩側是飛簷翹角、雕梁畫棟的古建築,一家家掛著招牌的店鋪錯落有致,有售賣特色小吃的,有經營傳統手工藝品的,當然,更多的還是飄出陣陣飯菜香的飯館。
    我沿著街道徐徐前行,眼睛直勾勾地看著那些飯館門口擺放的菜品圖片,大多是淮揚菜,什麽文思豆腐、拆燴鰱魚頭之類的,光瞧著就讓人饞得直咽口水。可我心裏跟明鏡似的,要想學到正宗的淮揚菜手藝,非得找對地方、找對人不可。於是,我一邊走,一邊留意著有沒有看起來比較靠譜、能給我提供學藝機會的店家,每經過一家飯館,我都忍不住往廚房裏偷偷瞄上幾眼,滿心希望能發現點兒有用的線索,就此開啟我在揚州、在東關街探尋淮揚菜技藝的精彩篇章。
    我漫無目的地在揚州老城區晃悠了一大圈,周遭的一切對我而言既陌生又新奇。就在我感到有些疲憊的時候,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冷不丁闖入了我的眼簾。青石板路在腳下曲折伸展,路兩旁矗立著飛簷鬥拱、雕梁畫棟的老建築,空氣中彌漫著濃厚的曆史氣息。而一家名為“錦香居”的酒樓,宛如一位遺世獨立的佳人,靜靜地佇立在街邊,散發著獨特而迷人的韻味,瞬間就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它那塊木質招牌,雖曆經歲月的滄桑洗禮,卻依然清晰可辨,仿佛在向過往的行人默默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動人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久久地凝視著這家酒樓,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預感,也許這裏,將會是我開啟淮揚菜技藝探尋之旅的關鍵所在。
    我一路輾轉,在東關街試了好幾家店,可要麽是味道差了那麽點兒火候,要麽是做法缺了傳統的韻味,總歸是讓人覺得不太滿意,差著一口氣。直到邁進“錦香居”,那股子從後廚飄來的香氣,就像一隻無形的手,瞬間勾住了我的魂兒。
    店裏熱鬧非凡,那位眼波靈動的東關街美女服務員邁著輕盈的步子迎上來,脆生生地用揚州方言說道:“您來啦,咱‘錦香居’最近可有大廚新創的時令菜,正適合這八月天,您要不要試試?”我一聽,頓時來了興致,忙不迭地點頭應下。這些天,為了找到正宗學手藝的地兒,我可沒少折騰,如今就盼著這“錦香居”能給我帶來驚喜。
    沒多會兒,菜端上桌。一道是芡實炒蝦仁,活脫脫像一幅精美的水墨畫。晶瑩剔透的蝦仁臥在軟糯清香的芡實間,芡汁透亮如琉璃。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蝦仁鮮活得仿佛在齒間蹦跳,芡實軟糯又帶著穀物特有的醇厚清香,二者相互交融,那滋味,妙不可言。服務員瞅見我這副模樣,抿嘴一笑,用方言解說道:“這道菜可費了大廚們好些心思嘞,八月的芡實頂頂好,配上現剝的活河蝦仁,反複試驗了好多回才定了這做法,就盼著給大夥換換口味。”
    再看另一道菱角炒絲瓜,翠綠的絲瓜與嫩黃的菱角相映成趣,宛如一幅清新的田園畫,入口清爽多汁,滿滿的夏日田園風味。“這菱角、絲瓜都是大清早從本地塘裏、地裏現摘的,鮮靈得很,大廚們想著法兒把時鮮湊一塊兒,給咱老味道添新彩。”服務員的話語裏透著滿滿的自豪。
    我吃得讚不絕口,心中對這兒的大廚越發欽佩。等吃得差不多了,我才鼓起勇氣,操著不太熟練的揚州話對服務員說:“姑娘,我從老遠地方來,就饞你們這淮揚菜手藝,你看店裏收不收徒弟?我想學個正宗的,保證能吃苦。”
    服務員微微一愣,眼裏閃過一絲考量,隨即轉身進了後廚。不多時,她出來了,臉上帶著歉意,用方言輕聲說道:“不好意思啊,店裏最近實在太忙,大廚們騰不出手帶徒弟,您的心意我們領了。”我聽到這話,心像被一盆冷水“嘩啦”一下澆透了,滿腔的熱望瞬間熄滅了大半。
    盡管失落,我還是強擠出一絲笑容,說了聲“麻煩了”,便拖著沉重的腳步,無奈地離開了“錦香居”。店外,東關街依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可我的心裏卻空落落的,好似弄丟了什麽重要的東西。我深吸一口氣,暗自給自己打氣,心想這學手藝之路本就艱難,一次碰壁算不得什麽,我定要尋得機會,學成這正宗的淮揚菜手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滿心失落,拖著步子在東關街上遊蕩,可心底有個聲音卻越來越響亮:若就此放棄這好不容易尋來的機會,我這千裏迢迢、背井離鄉又是何苦?不,我絕不能輕易認輸。
    於是,我在附近尋了處便宜的住處,安置好行囊,一門心思紮進對“錦香居”的觀察裏。每日清晨,天還沒亮透,我就守在街角,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店裏夥計進進出出忙碌籌備。尤其留意那位采購師傅,發現他的法子極為獨到。天還沒亮透,他就趕到市場,在一個個攤位前精挑細選,相中食材後並不急著帶走,而是安排人送回店裏,待大廚驗貨,滿意了才付錢收貨。
    瞅準這是個突破口,我佯裝偶遇,等采購師傅采買完大包小包,我忙不迭湊上前,操著半生不熟的揚州話說道:“師傅,我看您拎著費勁,我幫您搭把手。”他愣了一下,上上下下打量了我幾眼,許是瞧我一臉憨厚,誤認我是做拉貨營生的,便沒推辭。一路上,他的話匣子就打開了,滔滔不絕地跟我嘮著買菜經:“這買魚蝦啊,得瞧眼珠亮不亮,活泛才有新鮮勁兒;挑蔬菜,看葉子有沒有精氣神,蔫兒巴的指定不行……”我不住點頭,心裏暗自記下。
    到了菜市場大門口,我又執意幫他打車,又把菜放進車裏。直到這時,他才反應過來,一臉驚訝地說:“哎,你這小夥不是拉貨的啊,咋回事?”我撓撓頭,漲紅了臉,鼓起勇氣把求藝的心思一股腦倒了出來。他眉頭緊皺,起初連連擺手:“這可不成,店裏有店裏的規定。”
    可我哪肯罷休,之後每日,我都雷打不動去菜場候著,幫他提菜、跑腿,任他怎麽勸我都不走。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幾天下來,他眼裏終於有了鬆動之色。那天,他長歎一口氣,拍拍我的肩膀:“小夥兒,我是真被你這股子韌勁打動了。行,我去跟大廚說說,讓你先進來當個實習生試試,不過工錢可沒多少,活兒還累。”我眼眶一熱,忙不迭點頭,心裏滿是感恩與欣喜。工錢於我而言,哪有學手藝重要。此刻,我終於邁出了追逐淮揚菜夢想的第一步,哪怕前路艱辛,我也定要咬牙走下去。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