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晚宴開始

字數:3369   加入書籤

A+A-


    廚師長一聲威嚴令下,廚師們仿若聽到衝鋒號角,動作麻利地換上嶄新筆挺的工作服,個個身姿挺拔,昂首挺胸,精氣神十足。服務員們也優雅就位,身著剪裁合身的典雅禮服,妝容精致細膩,每一處細節都恰到好處,容光煥發的臉上,帶著熱情而不失專業的微笑,宛如酒店最亮眼的招牌。
    從酒店氣派恢弘的入口至金碧輝煌的宴會廳,一路鋪陳的紅毯鮮豔奪目,奢華之感撲麵而來。安保人員身姿矯健,如同一棵棵蒼鬆挺立,神情專注冷峻,有條不紊地維持著現場秩序,不放過任何一處細微的隱患。這般高規格的接待,一年裏已曆經數次,眾人皆訓練有素,應對自如。
    後廚內,氣氛緊張得如同拉滿的弓弦,所有人都屏氣斂息,繃緊了神經,隻等開場指令劃破寂靜,便依循既定流程分毫不差地上菜。此刻,大家堅守崗位,盡管對今日貴賓滿心好奇,眼神中不時閃過探尋的微光,卻無人敢探頭張望、擅離職守,仿佛被釘在了各自的位置上。
    “砰砰砰”,一連串清脆響亮的汽車關門聲驟然打破平靜,隨之而來的是如雷貫耳的熱烈掌聲,貴賓車隊已然威風凜凜地抵達。我滿心好奇,雙手不自覺地攥緊衣角,手心滿是汗水,卻強忍著衝動,和師傅們一樣,全神貫注地候著廚師長指令。
    突然,對講機裏傳出前台那如同銀鈴般清脆悅耳的嗓音:“居師傅,可以上菜了!”
    廚師長沉穩如山,有條不紊地指揮:“主桌先動,次桌緊跟,注意擺盤穩定,務必保持冷菜造型的完美,解說員即刻就位報菜名、講典故,蒸菜區點火上汽,頭道熱菜白袍蝦仁,準備!”
    指令一道道清晰有力地傳出,對講機裏除了廚師長擲地有聲、堅定有力的聲音,便是崗位人員簡短幹脆、利落有力的回應:“是”,再無多餘一字,仿佛多說一個字都會讓這精密運轉的流程亂了陣腳。
    事後我向廚師長詢問:“‘開國第一宴’第一道熱菜是軟兜長魚,今兒咋換成白袍蝦仁啦?” 廚師長目光深邃,仿若穿透歲月的迷霧,緩緩說道:“開國那會,本想以白袍蝦仁打頭陣,可那時冷鏈運輸不發達,運到北京的大青蝦奄奄一息,不合淮揚菜取材鮮活的標準,無奈改軟兜長魚。如今在咱淮揚本地,設備精良,食材從日前的蝦池現撈現做,老一輩精心定的菜單,咱得把當年遺憾補上。”
    昨夜,我通宵達旦,已將每道菜流程爛熟於心,因而在廚房各處及時補位,哪裏需要哪裏現身,忙得腳不沾地。一時間,廚房裏唯有廚師長指令聲與鍋碗瓢盆碰撞的和諧樂章。
    當晚宴開場,頭盤“農戶家珍鹽水鴨”領銜冷盤登場,那鴨皮仿若凝脂,滑潤透亮,鴨肉鮮嫩多汁,入口即化,瞬間激活了賓客們的味蕾,引得賓客們頻頻點頭,眼神中滿是讚賞。
    熱菜依次上桌,白袍蝦仁色澤粉嫩誘人,每一隻蝦仁都飽滿晶瑩,端上桌便引來主桌貴賓們的輕聲讚歎,有的貴賓微微側目,眼中滿是驚豔;緊接著,一道道菜品宛如精美的藝術品依次登場,扒燒整豬頭亮相時,那油亮的色澤在燈下熠熠生輝,瞬間震撼全場,賓客們不禁發出陣陣驚歎,對廚師的精湛技藝讚不絕口。
    中場時分,王師傅的拿手好戲揚州三丁包熱氣騰騰上桌,包子皮白軟似雪,內餡湯汁飽滿,仿佛藏著秋日山林的豐饒秘密。曉妍雙手穩穩捧至賓客麵前,輕輕一咬,湯汁四溢,滿是農家豐收的醇厚滋味,賓客們吃得眉開眼笑,不住地誇讚。
    尾聲漸近,甜品帶著甜蜜期許翩然而至。桂花糖芋苗軟糯香甜,每一口都能嚼出濃鬱的桂花香氣;芡實百合羹溫潤爽口,百合的清甜與芡實的軟糯完美融合;山楂糕酸甜開胃,切成精致的小塊,擺放在盤中賞心悅目;柿子幹軟糯綿密,帶著陽光的味道,巧妙化解了整場盛宴的油膩,隻留下悠長回味。
    當最後一位賓客帶著滿意笑容離席,後廚與前廳的忙碌才徐徐落幕,而這場淮揚盛宴,已在秋夜鐫刻下璀璨印記。
    參加生平第一次國宴標準晚宴的經曆,至今回想起來,心中依舊滿是感慨。我有幸參與了食材的挑選與初步處理,可說實話,心裏挺慚愧的,晚宴上的菜品沒一個是經我親手烹製,就連居師傅都誇讚的高湯,也是薛師傅的傑作。畢竟國宴規格極高,不容絲毫差池,我要是出了差錯,後果簡直不堪設想。看來,我廚藝精進之路還很漫長,廚師長暫時不放心把這般重任交給我,不過我並不氣餒,至少我真切見識了國宴籌備的全過程,這已然為我的成長築牢根基。未來,我定要在廚藝這方天地闖出屬於自己的輝煌。
    下班後,我也沒顧得上休息,埋頭整理這兩日的筆記。冷菜師傅那擺盤手法堪稱一絕,隻見他三兩下輕巧撥弄,一道精美菜肴便如藝術品般栩栩如生地呈現眼前。還有雕刻大師,經他精雕細琢,那魚似要躍出餐盤,那龍仿若騰雲駕霧,再看看我的雕刻,相較之下簡直粗陋不堪。我平日裏視若珍寶的雕刻刀具,跟師傅的一比,無論是種類還是品質,都差了一大截。師傅見我麵露沮喪,便安慰道,工具並非關鍵,過去的老師傅僅憑簡單刀具,同樣能雕出佳作,高級刀具無非是提升效率罷了。說著,他拿起我的刀具展示,刹那間,那些刀具在他手中似被注入靈魂,煥發出別樣光彩。我這才明白,問題不在刀具,而在於自身水平,想到這兒,我不禁羞愧得麵紅耳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居師傅還曾提點我:“你目前所見識的淮揚菜,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 這席話,更是讓我深知學無止境,激勵我不懈奮進。
    細細咂摸居師傅的這句話,越發覺得淮揚菜宛如一座深不可測的巍峨高山,而我不過是山腳下仰望的渺小螻蟻。淮揚菜,它承載的不僅僅是味蕾上的極致享受,更是歲月沉澱下的文化瑰寶。
    從細膩精致的文思豆腐,那豆腐絲細如發絲,在清湯中根根分明,似水墨畫裏的細密筆觸,到肥而不膩的獅子頭,一口咬下,肉香四溢,飽含著的是幾代人對火候與食材搭配的鑽研。它既能登上國宴這般大雅之堂,用最考究的食材、最精湛的廚藝展現大國風範;又能悄然融入街頭巷尾,以親民的價格、熟悉的味道慰藉尋常百姓的心與胃。
    反觀自己,雖懷揣著對廚藝的熱愛踏入這行,可在這淮揚菜的浩瀚星河中,掌握的不過寥寥幾招。見識過國宴級別的籌備,才驚覺每一道工序背後的嚴苛與精細,從食材產地的精挑細選,確保那一口鮮爽純正,到烹飪過程中的分秒把控、調料的毫厘斟酌,哪一步不是千錘百煉的智慧結晶。而我,在雕刻上尚未入門,擺盤也缺了神韻,於諸多技藝還一知半解。
    但我不會就此消沉,正如那涓涓細流亦可匯聚成海。我決心以勤補拙,每日鑽研菜譜,向師傅們討教技巧,從基礎的刀工練起,一寸一寸打磨手感,一毫一厘雕琢精度。用心去品味淮揚菜的每一絲風味,去追溯它的曆史淵源,讓文化沁入菜品之中。我相信,終有一日,我能在這淮揚菜的天地裏,成長為一棵挺拔的白楊,雖不及高山雄偉,卻也能為這片美食的景致添一抹亮色,讓更多人領略淮揚菜的魅力,不負心中熱愛,不負師傅教誨。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