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取長補短
字數:2541 加入書籤
在探索傳統川菜麵點創新融合的道路上,我發現將從王師傅那裏學來的三丁包製作絕技——“高湯換水拌餡”,巧妙運用到韓包子中,是一次充滿驚喜的嚐試,而且完全行得通。
韓包子作為四川極具代表性的傳統名點,早已憑借其獨特之處聲名遠揚。它曆史悠久,承載著數代人的美食記憶;褶紋精美細密,均勻地分布在包子頂部,宛如一朵盛開的精巧雛菊,光從外觀上便能勾起人的食欲。其傳統餡料更是一絕,選用肥瘦相宜的豬肉,佐以精心調配的秘製佐料,經大火蒸熟後,肉餡飽滿多汁,咬上一口,那鮮香的滋味便在口腔中肆意綻放。
當我試著把高湯融入韓包子餡料的製作過程時,效果堪稱驚豔。高湯是用豬骨、雞骨等食材,曆經長時間熬煮,精心提煉而成,富含多種氨基酸、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在拌餡時,以高湯取代部分普通用水,一方麵,能夠讓包子餡的汁水更加豐盈濃鬱。原本就鮮香的餡料,在高湯的滋潤下,仿佛被注入了靈魂,口感愈發醇厚,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汁水在齒間迸濺,極大地提升了整體風味;另一方麵,這些額外的營養成分也讓包子的絕營養價值得到顯著提升,為食客帶來美味與營養的雙重享受。
當然,在這一要過程中,關鍵在於精準把控高湯的用量與濃度。既要讓高湯充分發揮提味增鮮的作用,又不能讓其過於濃烈,以致掩蓋韓包子原有的獨特風味。隻要拿捏好這個分寸,這種改良後的韓包子,既能完整保留傳統韓包子的精髓,又能憑借創新為食客們帶來全新的味覺盛宴,無疑是為豐富多彩的四川麵點家族再添上一抹亮麗的新彩,讓這一傳統美食在新時代綻放出更為耀眼的光芒。
而對於早點,我的三丁包顯然折服了廚師長,因為我的三丁包得到了王師傅的真傳,廚師長想讓我發揚光大,我也不負廚師長的期望,拿出了三丁包的真才實學,特別是王師傅的以高湯換水拌餡,真正的折服了大家的味蕾,而四川的韓包子也讓我加入了高湯,在原有的基礎上,味道更上一層樓。
我深知,無論是泡發幹貨,還是改良麵點,這背後都是對川菜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每一道工序、每一次嚐試,都凝聚著前輩們的智慧和我自身的努力,我願在這條美食之路上,繼續探索前行,將更多的美味帶給大家。
緊張的氛圍再度籠罩,一月一度的廚藝考核如期而至。當我伸手抽出考核題目,目光瞬間鎖定在“魷魚幹”和“開水白菜”上,心裏不禁一陣竊喜,這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製”的考題啊!
魷魚幹的處理,我已是駕輕就熟。首先,精心挑選優質的魷魚幹,放入溫水中,耐心等待幾個小時,讓它在溫水的懷抱裏慢慢舒展、變軟。待其達到最佳狀態,我迅速拿起鋒利的菜刀,在魷魚幹上縱橫交錯地切出均勻漂亮的花刀,隨後將其切成大小適中的小塊,放入沸水中焯水,待其瀝幹水分,靜靜“候場”。緊接著,我點燃爐灶,鍋中熱油,待油溫升至合適高度,果斷放入薑片、蒜末、幹辣椒和花椒,刹那間,廚房中“劈裏啪啦”響起一陣熱烈的“交響樂”,辛香的味道撲鼻而來。此時,迅速將魷魚幹倒入鍋中,快速翻炒,讓每一塊魷魚幹都充分沐浴在這熱辣的香氣之中。隨即,依次加入適量生抽提鮮、老抽上色、料酒去腥、白糖增甜,手中的鍋鏟不停地翻動,確保每一處都均勻入味。不一會兒,一盤鮮香麻辣、嚼勁十足的川菜——火爆魷魚幹新鮮出爐,光是聞著那股子香味,就讓人垂涎欲滴。
相較於魷魚幹,開水白菜的難度可就高了許多,其精髓全在於那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內藏玄機的清湯調製。好在平日裏,我有幸得到薛師傅的傾囊相授,掌握了不少基礎要點,再加上遊師傅這段時間的悉心指導,讓我在麵對這道難題時,宛如魚入大海,遊刃有餘。我有條不紊地準備著各種食材,精選老母雞、排骨、幹貝等上等原料,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慢熬煮,期間不斷撇去浮沫,讓湯始終保持清澈純淨。時間在這緩緩的燉煮中悄然流逝,幾個小時過去,一鍋鮮香醇厚、如瓊漿玉液般的清湯終於大功告成。有了這清湯“撐腰”,製作開水白菜時,我更是信心滿滿。將白菜最嫩的菜心精心剝出,放入沸水中焯至斷生,再輕輕放入調製好的清湯中,讓白菜充分吸收清湯的鮮美。當這道開水白菜端上桌時,看似樸實無華,實則入口即化,清湯的鮮美與白菜的清甜完美融合,盡顯川菜的精致與高雅。
最近,廚師長又給我安排了全新的工作崗位——冷菜間,這對我來說無疑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冷菜製作一直是我廚藝中的短板。回首學藝的這段日子,我在熱菜方麵逐漸積累了一些經驗,可冷菜領域,我僅僅是在幫廚的時候偶爾搭把手,像切切配菜、準備擺盤裝飾之類的簡單活兒,真正涉及冷菜核心製作,從食材的精細處理、獨特調味,到菜品的精致擺盤,我都鮮有涉獵。
咱們廚師長那可是一雙慧眼,仿佛能看穿每個人的斤兩。他雖還沒騰出時間手把手指導我,但每次從我身邊走過,那目光一掃,就能精準地洞悉我操作中的問題,讓我既敬佩又有些忐忑。也難怪,廚房本就是個忙碌的戰場,人頭攢動,爐灶煙火不歇,各類食材等待處理,訂單源源不斷地湧入。廚師長縱有三頭六臂,要想一個一個細致教學,根本分身乏術,哪怕隻是給每個人簡單提點幾句,一天下來也得忙得暈頭轉向。
我深知,這次調崗既是挑戰,也是難得的成長契機。不能指望廚師長時刻盯著我,得自己主動摸索,多觀察、多實踐,盡快補齊冷菜這塊短板,不辜負廚師長的這份“別樣信任”,也為自己的廚藝之路開拓新的可能。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