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五一初戰
字數:2822 加入書籤
正如經驗豐富的廚師長所預判的那般,每一年的五一假期,對於整個餐飲業而言,就像是一場全民狂歡的盛宴,市場需求呈爆發式增長。各大餐廳內人頭攢動,食客們絡繹不絕,點菜的聲音此起彼伏,廚房的出餐口更是忙得不可開交。然而,在這一片繁忙喧囂之中,有一個角落卻顯得格外“悠然自得”,那便是我們酒店的冷菜間。
此次冷菜間能夠在五一假期的餐飲熱潮中擁有這般難得的輕鬆時刻,背後離不開廚師長高瞻遠矚的決策與精心布局。在假期來臨之前,廚師長憑借著對曆年市場數據的精準分析,以及對當下食客口味偏好變化趨勢的敏銳洞察,毅然決然地對菜品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優化。他果斷撤下了幾款製作工序繁雜、耗時較長,且顧客點單率持續低迷的冷菜,轉而精心挑選並新增了幾道既符合當季食材特色,又能迅速抓住食客味蕾的清爽冷盤。這些新菜品不僅在口味上獨具匠心,以新鮮果蔬搭配特製醬料,或是采用獨特的醃製、涼拌工藝,讓每一口都充滿驚喜,而且在外觀設計上也下足了功夫,精致的擺盤宛如一件件藝術品,讓人賞心悅目,極大地提升了冷菜在食客心中的吸引力。
而我和廖師傅作為冷菜間的“主力軍”,也絲毫不敢懈怠,為了確保假期期間冷菜製作的高效與順暢,提前好幾天就開啟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我們依據預估的客流量,仔細核算所需食材的種類與數量,然後一頭紮進市場,精挑細選每一份食材,務必保證其新鮮度與品質上乘。回到廚房後,便是漫長而又細致的預處理流程。各種蔬菜被清洗得一塵不染,根莖葉分類擺放整齊,按照標準切成均勻的薄片、細絲或塊狀;肉類食材經過精心的醃製、去腥處理,使其入味三分;海鮮類產品則是迅速處理幹淨,放入特製的保鮮液中浸泡,確保其鮮嫩口感。所有的食材都提前完成了切配、調味等基礎工序,分類儲存妥當,貼上清晰的標簽,方便隨時取用。
就這樣,當五一假期真正來臨,餐廳裏熱鬧非凡,熱菜區的師傅們一個個忙得汗流浹背,爐火熊熊燃燒,炒勺在鍋中不停翻轉,每一道熱菜都需要現點現炒,從食材下鍋到出鍋裝盤,必須精準把控火候、時間以及調料的用量,稍有不慎,菜品的口感和色澤就會大打折扣。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冷菜間這邊,我和廖師傅隻需從容不迫地從早已準備好的食材中按需取用,進行簡單的二次調味,確保味道的精準與獨特,再將菜品整齊而優雅地裝盤,一份份精美的冷菜便可以迅速呈現在食客麵前。整個過程有條不紊,輕鬆愜意,宛如一場在煙火喧囂中的“冷盤藝術秀”。 這便是我們冷菜間在五一假期獨特的“輕鬆秘籍”,既得益於廚師長的英明領導,也離不開我們自身的充分準備。
果不其然,廚師長怎會輕易讓冷菜間一直維持著這般輕鬆閑適的狀態呢。就在餐廳用餐高峰一波接著一波洶湧襲來之時,對講機裏突然傳來廚師長急促而堅定的命令:“張大山,立刻趕往熱菜區,那邊人手告急,急需支援!”這道指令如同一聲淩厲的號角,瞬間打破了冷菜間原有的平靜。
我心裏“咯噔”一下,深知熱菜區此刻定是一片“硝煙彌漫”。雖說有些忐忑,但多年在廚房摸爬滾打的經驗讓我迅速調整狀態,二話不說,解下冷菜間的圍裙,快步衝向那“戰火紛飛”的熱菜區。一路上,餐廳裏熱鬧非凡,食客們歡聲笑語、推杯換盞,可我的心思全然不在這熱鬧景象上,腦海中不斷浮現熱菜區忙碌的場景,盤算著自己該如何迅速融入,發揮最大作用。
剛踏入熱菜區,那撲麵而來的熱浪和嘈雜聲便讓我真切感受到了何為“戰場”。爐灶上火苗躥得老高,炒勺在師傅們手中上下翻飛,碰撞出“叮叮當當”的聲響,一盤盤熱氣騰騰的菜肴在爭分奪秒中出鍋、裝盤,然後被服務員以最快的速度端走。而我,曾經的“幫廚”身份,此刻仿佛被一道聚光燈照亮,即將在此展現真正的“實力”。
想當初作為幫廚,我每天的任務就是協助各位大廚完成一道道菜品。從最基礎的食材搬運、清洗,到精準地切配食材,再到學習如何在大廚的指導下掌控火候、添加調料,那些看似瑣碎卻又無比重要的工作,讓我積累了紮實的基本功。雖說如今在冷菜間也曆練了一番,但熱菜區的忙碌與複雜,依舊需要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我深吸一口氣,迅速找準自己的位置,先是幫著旁邊的師傅將剛出鍋的熱菜進行擺盤,確保每一盤菜都美觀大方,能第一時間吸引食客的目光;接著,看到一位師傅被堆積如山的食材切配任務壓得喘不過氣來,我趕忙拿起刀,憑借著嫻熟的切配技巧,將食材處理得又快又好;隨著訂單越來越多,爐灶前的人手愈發緊張,我瞅準時機,在大廚的點頭示意下,小心翼翼地拿起炒勺,按照記憶中的火候與調料配方,試著炒製一些相對簡單的菜品。盡管額頭早已布滿汗珠,後背也被汗水濕透,但我內心卻滿是鬥誌,因為我知道,此刻我的每一分努力,都能為餐廳的順利運營、為食客們的滿意用餐添磚加瓦。在這最忙碌的廚房間,我這個曾經的幫廚,正一步步找回往昔的拚搏勁兒,努力讓自己成為熱菜區不可或缺的助力。
在熱菜區那高強度的忙碌節奏裏,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道道簡單菜品的製作中。起初,握著炒勺的手還有些微微顫抖,下料時心中也滿是忐忑,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毀了一盤菜。然而,隨著一份份相同菜品的不斷出鍋,我逐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節奏。
每一次將食材下鍋,聽著那“滋滋”的油爆聲,我便能精準地判斷出油溫是否合適;看著食材在鍋中翻滾變色,我熟練地揮動炒勺,讓它們受熱均勻。調料的添加也越發得心應手,一勺鹽、半勺糖、一小撮雞精,用量恰到好處,既保證了菜品的口味,又不會過於濃重。重複的過程,就像是一場與自己的較量,我不斷地總結經驗,糾正之前操作中的小瑕疵。
漸漸地,我的技術愈發嫻熟。原本需要花費好幾分鍾才能完成的一道菜,如今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我能將時間縮短近一半。周圍忙碌的大廚們看到我的成長,偶爾也會投來讚許的目光,這無疑給了我更大的信心。我深知,這些看似簡單的菜品,正是我成長的基石,它們見證了我從初入熱菜區的慌亂,到如今能夠沉穩應對、遊刃有餘的蛻變。我相信,隻要我堅持不懈地努力,終有一天,我也能像那些經驗豐富的大廚一樣,駕馭各種複雜菜品,在廚房這片天地裏綻放屬於自己的光彩。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