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各有選擇
字數:3239 加入書籤
在教室裏,凝重且滿是思索的氣息仿若實質,悄然流淌於每一處角落。我眉頭輕擰,短暫沉吟後,緩緩起身,道出了心底新萌生出的疑慮:“老師,這幾日我反複思忖,有個想法想跟您探討探討。您看能不能試著往酸湯裏添些酒釀呢?當下有不少網友給出反饋,說咱們的酸湯魚,魚肉的質地、口感那是沒得說,可就是這酸湯,酸度有些過了,讓人不太能招架得住。我琢磨著,酒釀那股子獨有的綿甜,恰似一陣柔風,一旦融入酸湯,說不定不僅能巧妙地中和掉些許酸度,還能額外賦予酸湯一種別樣的、源自發酵的馥鬱香氣。如此一來,酸與甜相互交織、碰撞,再與魚的鮮味彼此烘托,沒準兒就能炮製出全新的味覺驚喜,讓食客們吃得更加暢快淋漓、心滿意足。您覺著這法子可行不?”
老師靜靜聽完,眼中劃過一抹思索的幽光,微微頷首,繼而開口:“你這想法,夠大膽,創新探索的勁頭值得稱讚。不過嘛,咱這酸湯的風味,那可是在歲月的長河裏,曆經無數次精心調配、沉澱打磨,才成就的經典韻味,貿然加入新食材,就像往平靜湖麵投下巨石,激起的變數可不小。真要是感興趣,你私下裏小規模地做做試驗倒也無妨。要曉得,眾口難調這事兒,在咱這酸湯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就拿地域差異來說,南方的顧客,飲食習慣使然,偏愛甜酸交融的口味,碰上咱這原滋原味的酸湯,可能就覺著酸度有點衝;再看北方顧客,好多人鍾情於醇厚濃烈、直擊味蕾的酸,對酸湯的任何細微改動,都跟觸動了他們的‘味覺敏感區’似的,抵觸情緒立馬上來。你這酒釀一加,南方朋友或許會欣然接納,可北方的老饕們,保不齊就直搖頭,不認這‘新花樣’咯。所以,行事務必謹慎呐。”
聆聽完老師的這番剖析,我若有所思地緩緩落座,心底豁然明朗:傳統美食的創新改良之旅,恰似在鋼絲上跳舞,既要鼓足勇氣大膽構思,更要步步為營、審慎求證。唯有充分考量不同顧客千差萬別的口味偏好,才有可能於傳承的深厚根基之上,孕育出真正助力品牌騰飛的創新之果。環顧四周,同學們也都紛紛陷入沉思,麵上神色各異,似都在心底默默掂量著創新與傳統之間那微妙且難以拿捏的平衡。
此時,老師微微抬了抬眼鏡,目光透過鏡片,帶著幾分期許與諄諄引導之意望向我,語重心長地說道:“這樣吧,孩子,倘若你真心執著於改良酸湯,不妨來一場深入基層、探尋最原始深山村落的溯源之行。你要知道,咱們這酸湯的根呐,就深深紮在那些偏遠之地,數百年來,代代相傳,從未斷絕。在那大山深處,每一戶質樸的人家,或許都懷揣著酸湯最本真、最純粹的製作訣竅,靠著祖祖輩輩手把手傳下來的手藝,將酸湯最初始的風味悉心守護。你唯有親身踏入那片深山,與當地百姓同吃同住,像個求知若渴的學徒一般,細致觀察他們如何甄選食材、把控發酵流程、拿捏調味分寸,方能真正領悟酸湯的精髓要義。畢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成天坐在教室裏空想,或者僅憑網絡上的隻言片語就妄圖改良,那無疑是紙上談兵,遠遠不夠呐。唯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去溯源,你才能挖掘到第一手的、最純正地道的酸湯知識,也才能為後續可能的創新改良鋪就堅實的基石。”
我鄭重點頭,隻覺心底仿若有一簇熾熱的火苗“騰”地一下被點燃,暗暗立下決心:定要踏上這趟意義非凡的深山探尋之旅,傾盡心力為“黔香源酸湯魚”的璀璨未來添磚加瓦。再看教室裏的其他同學,也都明顯深受觸動,大家眼中閃爍著躍躍欲試的光芒,似都在心底燃起了一股對酸湯溯源探索的澎湃熱情之火。
七天的培訓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在這段充實而又充滿啟發的日子裏,大家都各自做出了人生的抉擇。
培訓結束,一部分學員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滿滿的信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加盟“黔香源酸湯魚”。他們看中了品牌背後成熟的運營體係、強大的技術支持以及廣闊的市場前景,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的店鋪在各地紅紅火火開業,食客絡繹不絕的熱鬧場景,準備大幹一場,開啟屬於自己的餐飲財富之旅。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在仔細斟酌後,麵露難色,最終選擇放棄。加盟所需的投資費用超出了他們原本的預算,麵對現實的經濟壓力,他們不得不暫時擱置夢想。盡管眼中滿是遺憾,但他們也深知創業不能僅憑一腔熱血,資金鏈的穩固是事業起步的關鍵,於是隻能帶著些許不舍,另尋他路。
令人唏噓的是,還有一小撮人,或許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動起了歪心思。他們可能妄圖走捷徑,選擇當“李鬼”,打著“黔香源酸湯魚”的旗號,卻全然不顧品牌的聲譽與品質要求,試圖用劣質的食材、粗糙的工藝蒙混過關,騙取顧客的信任。雖說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但這種損人利己的行徑實在為人不齒,也注定難以長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我,在經曆了這七天的知識洗禮、思想碰撞後,內心愈發堅定。老師關於深入深山村落探尋酸湯本源的那番話,始終在我耳畔回響。我毅然決然地背起行囊,投身基層,向著那些隱藏在大山深處的村落進發。我深知,那裏有著酸湯最純粹的靈魂,有著曆經歲月沉澱的古老智慧,隻有真正紮根進去,與鄉親們同吃同住,親身體驗酸湯從選材到出鍋的每一個細微環節,才能挖掘出酸湯背後的真諦,為這道傳統美食的傳承與創新找到新的方向。未來的路或許崎嶇坎坷,但我毫不畏懼,滿心期待著這場溯源之旅能為“黔香源酸湯魚”帶來不一樣的生機與活力。
在培訓接近尾聲之際,教室裏的空氣仿佛都凝結了,凝重的氛圍中滿是大家對未來抉擇的沉思。我緩緩站起身,理了理思緒,麵向老師開了口:
“老師,這幾日的培訓真讓我受益良多,特別是關於咱們‘黔香源酸湯魚’的經營門道。您瞧,當下店裏力推的酸湯魚體驗式吃法,確實有它的出彩之處,顧客能夠親眼目睹新鮮食材,還能全程參與食材從生變熟的奇妙過程,這無疑給用餐增添了不少趣味與參與感。不過,這幾天我留意觀察後,也察覺出了一些問題。畢竟絕大多數顧客都不是專業廚師,在掌控食材成熟度這件事上,實在是有點為難他們了。就拿煮魚來講,要是煮的時間短了,魚肉夾生,吃起來口感差不說,還可能引發食品安全問題;可要是煮久了,魚肉變得又老又硬,鮮嫩勁兒全無,原本鮮美的魚肉品質大打折扣。所以我就尋思著,現階段是不是還是讓咱們專業的廚師在廚房把酸湯魚精心烹製好,直接端上桌,讓顧客能第一時間品嚐到最佳狀態的菜品,這樣做既穩妥,又能保證菜品質量始終穩定,您怎麽看呢?”
老師靜靜地聽完我的話,微微抬起頭,透過那副略顯陳舊的眼鏡,眼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少頃,老師輕點了下頭,溫和地說道:“你提的這點確實值得深入探討,體驗式吃法固然緊跟當下餐飲潮流,能為顧客帶來新鮮感,然而菜品質量把控同樣是重中之重,咱們必須兼顧顧客的參與體驗和菜品呈現的完美度。”
稍作停頓後,老師接著說:“你提的建議很不錯,不過最終還得看市場的選擇。但咱們連鎖店不妨嚐試同時采用兩種方法,讓顧客根據自身喜好自由選擇,我之後會向上麵提一提這個方案。”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