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香格裏拉廚藝“結業考”
字數:3993 加入書籤
午後的陽光慵懶地灑進香巴拉悅榕莊酒店的後廚,忙碌的氣息暫時沉澱下來。我懷揣著對粵菜學習的熾熱向往,以及即將告別這裏的複雜心緒,緩緩走向正在專注研究新菜品的廚師長。
廚師長似有所感,抬起頭,目光從手中的食材清單移到我身上,眼中帶著詢問:“小夥子,找我有事?”
我微微欠身,略顯拘謹地開口:“廚師長,來這兒這段時間,跟著師傅們學了不少香格裏拉的招牌菜,像尼西土鍋雞、酥油茶烹魚、香格裏拉野生菌火鍋、犛牛肉火鍋,還有奶渣包子、青稞粑粑,我自覺學得差不多了,心裏一直惦記著出去闖闖,去鑽研粵菜,所以……可能不久後就要跟您和大夥告別了。”說完,我略帶忐忑地望向廚師長。
廚師長站起身,雙手抱胸,圍著我踱步,邊走邊上下打量著我,片刻後開口:“哦?口氣不小啊,既然你說掌握得七七八八了,那我可得好好考考你。先講講尼西土鍋雞,這選料可是第一步,馬虎不得,你來說說看。”
我深吸一口氣,應道:“廚師長,您瞧,這尼西土鍋雞選料可有著大講究。雞必須得選咱們本地散養的土雞,成長周期至少一年以上,成天在山間奔跑、刨食,運動量足,肉質緊實得如同橡皮筋,吃起來嚼勁十足,香味濃鬱得能飄出老遠。土鍋更是關鍵,得是尼西本地傳承了幾代的黑陶土鍋,燒製工藝獨特神秘,融入當地特有的黏土配方,能讓熱量均勻滲透,燉煮時,雞肉的每一絲纖維都好似被溫柔地包裹在醇厚的湯汁裏,出鍋時,那股帶著陶土清香的鮮味,瞬間就能彌漫整個餐廳。您還記得上次咱們接了一桌本地客人的宴席吧,用的就是正宗的土雞和土鍋,客人吃得那叫一個滿足,直誇是小時候圍坐在火塘邊,盼了一整年才能嚐到的味道,滿滿的都是鄉情。”
廚師長微微點頭,接著追問,雙手抱在胸前,微微歪著頭,目光像審視藝術品一樣落在我身上,帶著一絲考較的意味問道:“嗯,原料清楚了,那烹飪過程呢?從宰殺到上桌,步驟可千萬不能亂。”
我心裏一緊,趕忙在腦海中梳理所學,開口說道:“宰殺後的雞得先處理幹淨血水,用熱水焯一遍,把浮沫撇淨,初步腥味就去掉大半了。接著把雞放進土鍋,加入薑片、蔥段,再倒入本地清澈甘甜的山泉水,大火燒開後立馬轉小火,穩穩地滲透熱度,就像嗬護嬰兒似的。燉煮過程中,瞅準時機加入一些當地采擷的幹香菇、鬆茸片,這些提鮮的寶貝能讓雞湯的滋味更加醇厚。差不多燉煮兩小時左右,雞肉脫骨,湯汁濃稠得像蜜一樣,撒上一把蔥花,熱氣騰騰端上桌,客人們頓時眼睛放光,爭著動筷。”
“行,酥油茶烹魚呢,這原料搭配有些獨特,說說你對魚的、酥油茶的運用有啥見解?”廚師長目光炯炯,眼神裏透著幾分期待。
“魚要選咱們香格裏拉河裏的野生魚,肉質鮮嫩得跟豆腐似的,腥味還小,像鯽魚、草魚都是上佳之選。”我越說越自信,“酥油茶得是現磨現製的,選取新鮮的犛牛奶,搭配上等的磚茶,這磚茶可有來頭,是從茶馬古道上運進來的,經過反複捶打、熬煮出來的酥油茶,香氣撲鼻,醇厚得能直衝腦門。烹飪時,先把魚煎至兩麵金黃,鎖住水分,倒入適量酥油茶,小火慢燉 20 分鍾左右,酥油茶中的油脂和茶香充分融入魚肉,不僅去腥,還讓魚多了一層醇厚的風味。有回咱們給一位外地美食博主做這道菜,他吃完就在社交媒體上大肆誇讚,‘這是從未體驗過的美味融合’,給咱們酒店引來了不少流量呢,好多遊客都是衝著這道菜來的。”
“有兩下子,”廚師長眼中閃過一絲認可,嘴角微微上揚,“再講講香格裏拉野生菌火鍋,這菌子的挑選可是重中之重,稍有不慎就可能出問題,你詳細說說。”
“那可不,挑野生菌做火鍋,可得精細著點兒。”我挺直腰杆,“鬆茸得選未開傘、菌體飽滿、色澤鮮明的,聞起來有股獨特的清香,那是大自然賦予它的獨特味道;牛肝菌要挑表麵光滑、無損傷、手感緊實的,切開後菌肉潔白;羊肚菌要看形狀完整、紋理清晰。這些菌子采摘後要盡快處理,鬆茸用軟毛刷輕輕刷去表麵泥土,牛肝菌、羊肚菌要放在淡鹽水中浸泡 15 分鍾左右,確保清洗幹淨又不損夫風味。搭配上土雞熬製的湯底,那可是用老母雞和本地土雞混合熬出來的,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燉 30 分鍾,讓菌子的鮮味充分釋放到湯裏,先喝一碗湯,鮮得人眉毛都要掉下來,再涮上本地的蔬菜、手工麵條,一頓下來,客人吃得肚皮溜圓,心滿意足,走的時候還念叨著下次一定再來。”
廚師長嘴角上揚,繼續提問,雙手又習慣性地抱在胸前:“犛牛肉火鍋呢,犛牛肉處理不好容易又老又柴,你有什麽竅門讓它又嫩又入味?”
我略作停頓,心裏快速盤算著,開口說道:“犛牛肉處理可得費些心思。首先得逆著紋理切成薄片,厚度控製在 2 毫米左右最佳,一刀切下去,牛肉的紋理清晰可見。醃製時,用料酒、生抽、蛋清、澱粉按 1211 的比例混合,再加上咱們酒店秘製的香料包,那香料包匯集了本地多種珍稀香料,抓勻醃製 30 分鍾,讓每一絲牛肉都吃透調料。火鍋湯底用牛骨、犛牛尾骨熬製 4 小時以上,加入枸杞、紅棗、黨參等滋補食材,既美味又養生,就像一碗冬日裏的暖湯。涮肉時,筷子夾著牛肉在翻滾的湯裏快速涮動 10 15 秒,變色即撈,裹上一層蘸料,入口鮮嫩多汁,客人們紛紛點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奶渣包子和青稞粑粑呢,作為傳統小吃,細節決定成敗,你把製作要點一一道來。”廚師長步步緊逼,眼神裏滿是專注。
“奶渣包子,餡料是關鍵。奶渣要選取新鮮犛牛奶製作後的剩餘物,經過晾曬、揉搓,使其質地細膩,與白糖、酥油按照 211 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少許葡萄幹、核桃仁碎,增加了口感層次。包子皮要用中筋麵粉,加入適量酵母、溫水,揉成光滑麵團,醒發 30 分鍾後包入餡料,上蒸籠蒸 15 20 分鍾,出土籠時奶香、果香、麵香交織,咬一口,甜而不膩,就像把香格裏拉的清晨一口吞下去。青稞粑粑呢,選料要用當年新收的青稞,磨成精細麵粉。和麵時,用 40c左右的溫水,加入少量白糖、酥油,揉成軟硬適中的麵團,分成小塊,擀成圓形或橢圓形,放入平底鍋,小火烙至兩麵金黃,外皮酥脆,內裏鬆軟,搭配上熱氣騰騰的酥油茶,那是香格裏拉清晨最美的味道,好多客人早餐都離不開它。”我一口氣說完,微微有些喘氣。
廚師長停下腳步,眼中滿是驚訝與讚賞:“好家夥,沒想到你學得這麽透徹,看來這段時間真是下足了功夫!這不僅是你個人的成長,也是咱們酒店的幸事,能把這些傳統美食傳承、發揚得這麽好。你知道不,這尼西土鍋雞啊,在香格裏拉可是有年頭了,它起源於當地藏族人家的傳統做法,以前物資匱乏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就盼著逢年過節能燉上這麽一鍋土鍋雞,熱熱鬧鬧共享天倫。土鍋是尼西傳承幾代的手藝,那獨特的燒製工藝,讓土鍋仿佛有了生命,能把土雞的鮮美完美封存,如今咱們酒店把這道飽含鄉情的菜帶給四方來客,也是一種文化的傳遞。再比如酥油茶烹魚,這酥油茶在藏族同胞的生活裏那可是不可或缺的,它既是日常飲品,又在烹飪中擔當重任,融合出獨特風味,展現了藏民的智慧與對美食的創造力。還有這野生菌火鍋,咱們香格裏拉的山林就是一座天然的寶庫,孕育出這麽多珍稀美味的菌子,做成火鍋,那是大自然對我們的饋贈,讓遊客們能品嚐到最純正的山珍。”
我撓撓頭,笑著說:“廚師長,這哪是我一個人能做到的,都是您領導有方,把這些地道的香格裏拉美食引入酒店,還安排師傅們手把手教我,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我打心底裏感激您。”
廚師長拍了拍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你有上進心,想去學粵菜,我很支持。不過在你走之前,酒店下個月有個小型的美食交流活動,你要是留下來參加,既能鞏固所學,又能多積累點經驗,你看怎麽樣?”
我眼眶微微泛紅,激動地說:“廚師長,太感謝您了!您這份恩情我在心底裏銘記,我留下來,一定把活動籌備好!”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如同上緊了發條一般,全身心投入到美食交流活動的籌備之中,心中對未來的粵菜學習之旅愈發期待,也深知在香巴拉悅榕莊的這段時光,將成為我廚藝之路上無比堅實的基石。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