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被抓壯丁

字數:4406   加入書籤

A+A-


    主廚梁師傅眼中原本的嚴苛瞬間化作驚歎,他率先拿起湯匙,舀了一口文思豆腐湯,入口瞬間,眼睛微閉,仿佛時間都為之靜止,片刻後,眼中滿是讚許:“這刀工,果真是淮揚菜的一絕,豆腐絲細如發絲,湯鮮味醇,正宗得很呐!這般細膩,盡顯淮揚韻味,為這一桌菜開了個好頭,就像一場美妙樂章的輕柔前奏,緩緩喚醒味蕾,讓人不禁沉浸其中,感受淮揚菜獨有的溫婉細膩。”
    接著,他的目光被鮮韻筍殼魚湯吸引,奶白的魚湯散發著醇厚香氣,如同春日暖陽下的湖麵,泛著誘人的光澤。他小心地舀起一勺,魚片的鮮嫩與野菜、薺菜末的清新相互映襯,恰似湖麵上靈動的漣漪,帶來一種雅致的鮮美。品味過後,他微微點頭,臉上浮現出欣賞之色:“這魚湯處理得巧妙,魚肉鮮嫩,魚湯醇厚,野菜添彩,每一口都能感受到你對食材搭配的用心,在鮮美的營造上,頗有獨到之處,如同樂章中的間奏,循序漸進地撩撥著味蕾,使之愈發期待後續的精彩。”
    隨後,輪到改良版盜汗雞。揭開鍋蓋,混合著雞肉醇厚、菌菇鮮香的馥鬱香氣撲麵而來,仿若一陣秋風,攜帶著山林間的豐饒氣息。梁師傅夾起一塊雞肉,放入口中咀嚼,雞肉鮮嫩脫骨,菌菇的山野靈氣與雞肉完美融合,他不禁豎起大拇指:“這改良獨具匠心,雞肉鮮嫩脫骨,菌菇的加入讓風味更上一層樓,口感豐富得令人陶醉。看得出你對傳統菜品有自己的思考,很棒,宛如樂章進入高潮前的有力鋪墊,將味覺體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而我心中稍有些忐忑的川味回鍋肉,被留到了最後。梁師傅夾起一片色澤紅亮、裹滿醬料的肉片放入口中,咀嚼幾下,微微皺眉。我心一緊,知道是這辣味“惹的禍”。果然,梁師傅咽下肉片後,緩緩開口:“這川味回鍋肉,味道確實正宗,二荊條泡椒和郫縣豆瓣醬的味道濃鬱醇厚,熱辣勁兒十足。不過……”他頓了頓,看向我,“咱們這兒是廣州,顧客來自天南地北,口味各異,這辣味對於本地的一些食客來說,怕是有點過了,他們未必能消受得起,就像樂章中突然奏響的激昂高音,若是毫無鋪墊,可能會讓人有些招架不住。”
    我心中一緊,剛想解釋,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臉上微微發燙。猶豫片刻,我還是鼓起勇氣說道:“主廚,不好意思,其實廚房裏還有些更辣的四川調料沒來得及用上,要是全用上,這辣味更甚,不過那才是真正的川味……”我越說聲音越小,底氣不足地低下頭。
    梁主廚微微搖頭,臉上卻帶著幾分笑意,他語重心長地說:“我知道你追求正宗,這是好事,可做菜不能隻圖個味兒正。得因地製宜,懂得適量變通。太辣了,把顧客都給辣跑了,這菜做得再正宗又有啥用?就好比一場音樂會,要考慮觀眾的整體喜好,不能隻顧自己的演奏風格。”
    我聽著梁主廚的話,猶如醍醐灌頂,不住地點頭:“主廚,我明白了,以後一定多注意。”
    梁主廚拍了拍我的肩膀,鼓勵道:“你這廚藝基礎很不錯,今天這幾道菜,從食材處理到烹製,都能看出你的用心和功底,尤其是這文思豆腐,刀工精湛,讓人眼前一亮。隻要往後做菜多琢磨琢磨顧客的口味,靈活調整,未來可期啊!”
    我心頭湧起一股暖意,再次看向那四道菜肴,心中有了更深的感悟。餐廳裏的食客們還在翹首以盼著美味上桌,而我深知,這一場小小的考核,讓我在廚藝之路上邁出了更為堅實的一步,不僅精進了技藝,更懂得了美食背後承載的顧客需求與地域智慧。未來,我定要在這穗香樓的廚房,烹製出更多既美味又貼合大眾口味的佳肴,讓每一位踏入這裏的食客,都能沉醉在美食的世界裏。
    直到講評環節,梁主廚把大家召集過來,目光掃過一眾學徒,最後落在我身上,開口說道:“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講做菜時統籌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拿張大山這次做菜來說。” 他指了指桌上的四道菜,“咱們廚房在高峰時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張大山一開始看似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實則有著精妙的計劃。他先處理耗時最長的盜汗雞,讓它在小火慢蒸期間,利用碎片化時間去準備其他食材,像切豆腐絲、處理五花肉、宰殺魚,這一步就節省了大量時間,避免所有菜等到最後才一起動手,手忙腳亂還容易出錯,就如同一場戰役中,先布局好關鍵據點,再逐步推進周邊戰線,有條不紊地掌控全局。”
    梁主廚拿起筷子,輕輕敲了敲裝回鍋肉的盤子,繼續說道:“再看這道回鍋肉,五花肉煮到七八成熟的時間裏,他又騰出手來切配菜、準備調料,等五花肉好了,立刻就能下鍋煸炒,無縫銜接。而且雙灶齊開,一邊熬魚湯,一邊炒回鍋肉,這同步操作,使兩道菜能幾乎同時完成,大大縮短了整體耗時。要是一道一道按順序做,等做完這四道,客人都等得不耐煩了,這就好比行軍打仗,多路並進,協同作戰,才能高效製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學徒們聽著,紛紛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不住地點頭。我站在一旁,心中也湧起一股成就感,之前的忙碌與精心籌備得到了認可。
    梁主廚接著說道:“還有一點很關鍵,大家知道為什麽我們要強調熱菜的最佳溫度要在 75 度以上才能保持美味嗎?” 他環顧四周,見眾人搖頭,便解釋道:“廚房到餐廳有一段距離,從我們上菜到菜品送到顧客嘴裏,這中間還有一段時間耽擱。如果菜品溫度低於 75 度,在這個過程中熱量散失,菜的口感、香氣都會大打折扣,原本鮮嫩的食材會變得幹柴,熱辣鮮香的風味也會消散。就像冬天裏的一杯熱茶,若是放久了,熱氣散了,茶的清香和暖意也隨之而去。所以,我們做菜時不僅要注重烹飪技巧,還要考慮這些後續因素,確保顧客吃到嘴裏的每一道菜都是最佳狀態,讓顧客在品嚐美食時,如同在溫暖的火爐邊享受熱飲,始終能感受到那份熾熱與美好。”
    眾人紛紛點頭,我也對這個細節有了更深的理解,暗暗記在心裏。
    梁主廚清了清嗓子,又說道:“大家在做菜和品菜的時候,還要注意一個品味原則。菜品的品味應該遵循先清淡後口味重的順序,顏色也是一樣,先上顏色淺的後上顏色深的。就像今天這幾道菜,文思豆腐湯口味清淡、色澤素雅,作為開場,能讓味蕾慢慢打開,感受淮揚菜的細膩,如同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輕柔地喚醒沉睡的感官;接著是鮮韻筍殼魚湯,它的鮮美醇厚循序漸進地刺激味蕾,仿若陽光逐漸變強,帶來更多的溫暖與活力;再是改良版盜汗雞,菌菇與雞肉的融合帶來更豐富的經驗,但還不至於過於濃烈,恰似午後的微風,帶著些許山林的韻味,讓人愜意;最後才是川味回鍋肉,熱辣鮮香一下子衝擊味蕾,給這一桌菜畫上濃烈的句號,如同傍晚的火燒雲,絢麗奪目,將一天的美好推向極致。要是順序錯了,先吃重口味的,會把味蕾麻痹,後麵清淡的菜就嚐不出滋味了,而且從視覺上也會顯得雜亂無章,讓人覺得不專業。所以,大家以後一定要牢記這個原則,讓每一桌菜都能像一場精彩的藝術表演,有序展開,給顧客帶來完美的用餐體驗。”
    學徒們紛紛點頭,眼神中透露出對新知識的渴望與理解。我站在一旁,也對這個品味原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暗下決心以後在做菜和擺盤時都要嚴格遵循。
    我站在穗香樓的後廚,剛剛經曆完一場菜品的“大考”,還沉浸在主廚梁師傅對我廚藝的點評以及剛才的知識講解之中,心潮尚未完全平複。正暗自琢磨著下一步該如何精進技藝,梁主廚卻神色匆匆地走了過來,眼神裏帶著幾分急切。
    “十一黃金周馬上就到了,”他眉頭緊鎖,語速飛快地說道,“你也看到了,這日前店裏的客流量越來越大,廚房人手嚴重不足,我正為這事兒愁得焦頭爛額呢。”說著,他的目光直直地投向我,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口吻:“我看你剛才做菜那股子機靈勁兒,還有這紮實的廚藝,是個能頂事兒的。眼下這情況,店裏急需用人,眼下這情況你先上爐灶幫忙,就當是實戰曆練,怎麽樣?”
    我一下子愣住了,來穗香樓,我本是抱著潛心學習觀摩的目的,壓根兒沒料到會突然被“抓壯丁”。心裏頭瞬間閃過無數念頭,一方麵,我還沒真正係統地學習這裏獨特的粵菜技藝,就這樣倉促上陣,萬一出了差錯可如何是好;另一方麵,看著梁主廚那焦急的模樣,還有周圍幫廚們忙碌得腳不沾地的身影,我又深知黃金周對餐廳的重要性,要是在這關鍵時刻掉鏈子,店裏的生意、食客們的體驗都會大打折扣。
    猶豫良久,我咬了咬牙,最終還是選擇了服從。我深吸一口氣,抬起頭,堅定地對梁主廚說:“主廚,我明白了,大局為重,這時候店裏需要我,我就上!”
    梁主廚的臉上頓時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他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大聲笑道:“好樣的!我就知道我沒看錯人。咱們穗香樓這次算是撿到寶了,有你這生力軍加入,十一黃金周我心裏可就踏實多了!”
    周圍的幫廚們聽聞,也紛紛投來感激與欽佩的目光,一時間,廚房裏的氣氛變得熱烈而又充滿幹勁。我快步走向爐灶,雙手輕輕撫摸著那鋥亮的鍋沿,仿佛在與它建立一種默契。雖然心中仍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即將迎接挑戰的興奮。我暗暗發誓,一定要在這黃金周的忙碌中,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既幫店裏解燃眉之急,也讓自己得到真正的成長。
    此刻,廚房外餐廳裏的顧客們歡聲笑語,熱鬧非凡,全然不知後廚正經曆著這樣一場小小的“人員危機”與““熱血動員”。而我,已然融入這穗香樓的忙碌節奏之中,準備在煙火升騰間,書寫屬於自己的美食篇章。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