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穗韻閣上崗
字數:2963 加入書籤
第139 章 穗韻閣上崗
我懷揣著滿心的憧憬與忐忑,跟在譚師傅身後,腳步不自覺地有些躊躇。心下既滿是對這片未知早茶天地的好奇,又略帶緊張,猶如初次踏入神秘花園的旅人,生怕驚擾了這裏的獨特景致。空氣中彌漫著馥鬱的茶香與點心的甜香,交織出獨屬於穗香樓·穗韻閣的氣息,那香味似有形的絲線,輕輕拉扯著我的感官,令我愈發沉醉其中。
譚師傅引著我,熟稔地穿過熙熙攘攘的早茶區,桌桌賓客或談笑風生,或專注於品味茶香,一片熱鬧祥和之景映入眼簾。不多時,便來到了領班跟前。領班是一位身著典雅旗袍,麵容溫婉,眼神卻透著利落幹練的女子,仿若從老廣州的畫卷中走來。她見我們來了,嘴角上揚,露出一抹親切的笑容,恰似春日暖陽,瞬間驅散了我心底的些許陰霾。
“這就是新來的小夥子?看著精氣神十足呢!”領班率先開口,目光在我身上打量了一番。譚師傅笑著點頭:“是啊,這孩子初來乍到,對咱穗香樓的早茶文化還摸不著頭腦,婉儀姐可得勞您多費心教導教導。”說罷,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趕忙微微鞠躬,有些拘謹地說道:“婉儀姐您好,往後還請您多多關照。”領班笑意更濃,抬手示意我跟她走:“別客氣,咱們穗香樓啊,最看重的就是傳承和用心,你有心學,肯定能很快上手。”
可剛一開始,就遇上了小麻煩。更衣室不大,四周擺滿了一格格的櫃子,婉儀姐蹲在角落的一個大箱子前,雙手不停地在裏麵翻找,嘴裏念叨著:“咱這兒還沒備著這麽高個子的衣服,得費點勁。”我這 1.9 米的個頭,在人群裏頗為顯眼,尋常尺碼的製服穿在別人身上,不是袖子短了半截,就是衣擺高高吊起,活像個偷穿大人衣服的孩子。折騰了好一陣子,才勉強湊出一套相對合身的。
還沒等我緩過神來,幾位年紀稍長的服務員大姐就圍了過來,眼神裏透著和善,嘴裏卻開起了玩笑:“喲,這小夥兒長得高高大大的,有對象沒呀?”我一下就紅了臉,局促地站在那兒,不知如何回應。好在婉儀姐眼疾手快,笑著過來解圍:“姐妹們,可別把這小帥哥給嚇壞了,人家剛來,咱得讓他先熟悉熟悉環境。”眾人這就笑著散開。
緊接著,在穗香樓·穗韻閣專屬的培訓室裏,崗前培訓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培訓室布置得古色古香,牆上掛著一幅幅精美的廣州早茶老照片,展示著這座城市早茶文化的變遷,還有各類點心、茶葉的標本,讓人一目了然。領班站在一幅巨大的早茶全景圖前,手中拿著指示棒,開始講解。
“咱們穗香樓·穗韻閣,講究的就是一個‘韻’字,這韻味可都在咱們的手心、茶品和服務裏了。”領班指著牆上的點心圖片說道,“你看這蝦餃,堪稱早茶的‘當家花旦’,外皮得用澄麵,講究薄而透明,這樣才能透出裏頭飽滿粉嫩的蝦仁,製作時,手法要輕,包出的褶子得細密均勻,一般是十三褶,口感才鮮爽彈牙;再瞧這叉燒包,發麵是關鍵,鬆軟又有嚼勁,頂部微微開裂呈十字花,餡料得是秘製叉燒,鹹甜交織,一口下去,滿滿的老廣州味道。”每介紹一款點心,她還會順帶提及一些與之搭配的經典茶品,“蝦餃配普洱,解膩又提鮮;叉燒包搭鐵觀音,茶香與肉香相互映襯,別有一番風味。”
茶品知識更是重中之重。領班拿出一套古樸的功夫茶具,擺在桌上,開始演示衝泡流程。“咱們廣州人喝茶講究,這功夫茶的門道可深了。首先是溫杯,用沸水將茶杯、茶壺依次燙洗,既能清潔茶具,又能讓後續泡茶溫度更穩定;接著是投茶,根據茶葉品種、客人喜好控製量,像鳳凰單樅,葉片舒展,投茶量不宜多,否則茶湯過濃。龍井葉片扁平光滑,投茶量可比鳳凰單樅稍多一點,水溫 85c左右為宜,過高易燙熟茶葉影響口感。碧螺春則以其獨特的花果香著稱,投茶後需輕輕晃動茶壺,使茶香充分散發,水溫大概在 80c最為適宜。”邊說邊操作,她的雙手嫻熟地擺弄著茶具,注水、刮沫、淋壺、出湯,動作一氣嗬成,“高衝低斟,注水時拉高水壺,激發茶香,出湯時放低壺嘴,避免茶湯濺出,這每一步都得拿捏精準,為客人呈上的不僅是一杯茶,更是一種儀式感。”
服務流程方麵,她帶著我在穗香樓·穗韻閣的早茶區穿梭,實地講解。“顧客進門,你要熱情迎接,目光交匯,微笑問候,用粵語說‘走森’早晨好),讓客人有歸屬感;引導入座時,注意拉開座椅距離,方便客人進出,同時遞上菜單和熱毛巾,擦手的同時讓客人先舒緩一下。點單時,站在客人右下方,上身微微前傾,眼睛注視客人,仔細聆聽需求,不懂就問,千萬別含糊。上菜時,先報菜名,再將菜品平穩放置桌上,注意擺放美觀,若是點心,盡量按品種歸類擺放。席間,要時刻留意客人茶杯,及時添茶,添茶時從客人右側,用右手持壺,左手輕擋壺嘴,防止水滴濺到客人。客人用餐完畢,協助清理桌麵,禮貌詢問用餐經驗,送別時再次微笑致謝,歡迎下次光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走到婉儀姐跟前,微微低頭,帶著幾分窘迫,輕聲說道:“婉儀姐,我擔心用粵語服務不好客人,能不能先用普通話呢?”
婉儀姐看著我,笑了笑,輕言細語地開口:“大山,我理解,要是粵語實在為難,就先用普通話吧。雖說咱這兒講究用粵語招呼客人,顯出咱老廣州早茶的韻味,可客人來自各地,聽你說普通話,也會配合的。不過粵語可得學,它跟咱早茶緊密相連,等你會了,跟客人親近不少,服務效果大增。閑時多聽粵語廣播、看粵語劇,有不懂問同事,我這兒有資料,要用拿去,慢慢學,不急。”
除了理論知識,還有模擬演練。婉儀姐找來幾位經驗豐富的服務員充當“顧客”,讓我按照流程進行服務。一開始,我緊張得手忙腳亂,不是忘了報菜名,就是添茶時差點灑到“顧客”身上,但在領班和同事們的耐心指導下,我逐漸熟練起來。
這場崗前培訓,如同一場知識與技能的“盛宴”,讓我這個對廣州早茶文化懵懂無知的新人,慢慢揭開了穗香樓·穗韻閣神秘的麵紗,望著培訓室裏那些承載著曆史的照片和標本,我深知自己肩負著傳承的重任,也更加堅定了要在這片領域發光發熱、將早茶文化發揚光大的決心,而這就是要感謝穗香樓給予我的機會,感謝婉儀姐、譚師傅以及每一位同事的悉心教導。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