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小年夜攻堅戰5

字數:3387   加入書籤

A+A-


    廚房內,此時宛如一台高速運轉的精密機器,各個環節緊密相扣,而廚師長無疑是那位把控全局的關鍵“工程師”。他身著一塵不染的潔白圍裙,頭頂高高的廚師帽,身姿矯健地穿梭於各個區域,目光如炬,嚴格把關著每一道工序。盡管之前基於對供應商的信任接納了他們的供貨,但涉及食品安全與菜品質量這等大事,廚師長可絕不馬虎。偶爾,他銳利的眼神捕捉到一點小瑕疵,像是蔬菜上殘留的一小片枯黃菜葉,或是肉類色澤略顯暗沉,便立刻停下腳步,嚴肅且果斷地要求整改。他心裏透亮,這一場年末的餐飲大戰,關乎酒店的聲譽,更關乎每一位食客的體驗,他就像一位堅守陣地的將軍,守護著廚房的品質防線。
    九點多,職工餐的香氣如同靈動的精靈,漸漸彌漫開來,為忙碌喧囂的廚房添了幾分溫馨的煙火氣。大鍋菜區域,昨天那位經驗豐富的食堂師傅穩穩地掌控著火候,鍋中的菜在熱油與調料的激情碰撞下翻滾跳躍,散發出誘人的味道。一旁的食堂阿姨和家政人員配合得天衣無縫,像是訓練有素的樂團成員,各司其職又默契十足,確保每一鍋職工餐都能達到最佳口感,他們的協作就像一場和諧的交響樂演奏。
    十點之前,一份份熱氣騰騰的職工餐準時出鍋,被整齊地擺放在保溫箱裏。我長舒一口氣,看著忙碌了一上午的大家,心中滿是欣慰,仿佛看到了大家辛勤勞作後收獲的累累碩果。這一上午,大家齊心協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小難關,每個人的額頭上都掛著汗珠,後背的衣衫也被汗水浸濕,但疲憊的麵容下是完成任務的滿足感。
    因為工作緊張,崗位上隻能輪班吃飯,我趁著吃飯的間隙,像個盡職的巡邏兵一樣在廚房巡視了一圈。都說食堂阿姨打菜有“抖抖病”,可今兒個我親眼瞧見,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每一份菜肴的數量那是絕對管夠,遇上飯量大的同事,阿姨們還會貼心地多添些菜,那熱情勁兒,就跟招呼自家人似的。
    我心裏清楚,這僅僅是個開始,接下來還有年夜飯套餐的艱巨任務等著我們。不過,有了此刻團結一心、高效協作的團隊,我堅信,我們定能攻克每一個難關,為酒店的客人呈上一場難忘的美食盛宴,讓這個小年夜,在煙火與美味中熠熠生輝。
    就在我暗自給自己鼓勁的時候,曉峰端著餐盤走了過來,他一邊嚼著嘴裏的飯菜,一邊拍了拍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大山,一上午看你忙得腳不沾地,辛苦了。接下來咱可還有硬仗要打啊,不過我相信你行!”我回以微笑,那笑容裏既有被認可的欣慰,又有對後續挑戰的堅定。我堅定地點點頭,轉身再次投入到緊張的籌備之中,因為我深知,每一道精心烹製的菜品背後,承載的不隻是美味,更是對食客滿滿的誠意,對傳統節日的敬重,而這份厚重的心意,定將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裏,如冬日暖陽,溫暖每一個人的心窩。
    牛柳、雞丁、咕咾肉、牛排,這些食材早已被清洗得幹幹淨淨,此刻正乖巧地躺在案板上,等待著上漿掛糊這一關鍵步驟。我手頭正忙著照顧爐台上那鍋香氣四溢的“走地雞”,實在分身乏術,於是靈機一動,把已經吃好飯的兩個學生拉來當我的半自動“人肉攪拌機”。兩個學生站在一旁,略顯青澀但幹勁十足地負責攪拌,我則全神貫注地負責加調料,眼睛緊緊盯著食材,手中的調料勺仿佛有了生命,精準地控製著鹽、生抽、料酒等調料的投放量,每一下都如同在進行一場精細的化學實驗,確保味道恰到好處;李老師站在另一邊,同樣一絲不苟,負責加水、加麵粉和生粉,她目不轉睛地盯著水量,緩緩倒入,生怕多一滴少一滴影響了漿糊的質地。
    鹹肉、臘肉、冬筍、腰果等可以預處理的食材都已經完成準備工作,隨時可以投入使用。
    在兩個男同學的攪拌下,上漿工作慢慢成型,小陸同學卻突然喊了起來:“張師傅,我胳膊酸的不行了。”
    我趕忙對一個食堂阿姨說:“幫我照看一下爐台,當心粘鍋。小陸同學你們兩個輪著來。”
    說罷,我挽起胳膊,雙手如同高速旋轉的螺旋槳,熟練地攪拌著食材,“李老師,加水。”
    沒反應,我又提高音量說了一遍,“李老師,加水。”
    這時候,李老師才如夢初醒,顯然被我的速度驚呆了,按照我的要求加水,牛柳在我的強力攪動下,慢慢變得粘乎乎,“再加一遍水就可以加生粉了。”我自信地說。
    在我們的合力下,最終完成了上漿掛糊的工作。這時候時間定格在十點二十分。兩個幫忙的師傅已經完成了清蒸菜的幫忙工作。我頓時感覺壓力一輕,及時啊,再不回來我這邊真要出問題了。
    服務員那邊又告急了,要求在上菜的時候幫忙跑菜,好在初加工已經完成,上菜時間第一輪次定在1118分,第二輪1158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我有些手忙腳亂之際,廚師長如同一道及時的曙光,圍著圍裙,戴著廚師帽跑過來增援我。畢竟我是新人,在這沒人可用的關鍵時刻,他隻能無奈地把這副重擔委於我,將信任與期許寄托在我身上,眼神中滿是信任與期許,“大山,我來幫你來了。”
    我感動地眼眶濕潤,說道:“廚師長,你就是我的宋江啊!”
    廚師長一臉疑惑,“好好說話。”
    “你就是我的及時雨啊!”我都要感動哭了!
    “這是兩輪上菜需要的數量,你趕緊配置出來。”說著廚師長拿來了最新的菜單需求量,畢竟套餐是每一家的需求不一樣,所以需要格外細心。
    我看著菜單需求,第一輪,上菜時間1118分,尖椒牛柳28份,雪菜冬筍35份……生炒糯米飯18份。
    我心裏噓了一口氣,最大的難題生炒糯米飯需求量不大。
    我把這份菜單和我的菜單上麵有各種食材的配比和先後順序)交給了兩個老師和兩個食堂阿姨,“李老師,你負責稱量,再安排兩個同學送到崗位,我已經上麵詳細的寫明了先後順序和數量要求,記住綠色輔料要分開。讓食堂阿姨協助,她們對這一塊熟悉,多聽聽她們的建議。”李老師急忙帶領大家去完成任務。
    我又對兩個去幫忙蒸菜改刀任務回來的食堂師傅說:“辛苦兩位師傅,去蒸菜那邊借用一下爐台,現在他們沒有使用,把咕咾肉炸出來,糊我已經調好,記得要複炸。”此刻他們雖然麵帶疲憊,但眼神依舊堅定。
    接著對剛剛完成大鍋菜任務的食堂師傅說:“辛苦您把牛柳,牛排,雞丁下油鍋撈熟,等一下小陸同學就會送過來,你就按照送來的順序完成就行,記得檢查成熟度,不要太老也不要太嫩。每一道工序都關乎菜品的最終品質,可千萬不能馬虎。”
    接著對剩下的人說:“趕緊收拾一下廚房,把多餘的職工餐打出來,保溫箱等一下有用。”大家雖然忙碌了一上午,但聽到指令後沒有絲毫怨言,立刻行動起來。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