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吐蕃遣使朝貢

字數:3969   加入書籤

A+A-


    貞觀十八年四月十五,長安朱雀大街上,柳絮如飛雪般飄落,卻被馬蹄無情地碾碎。
    吐蕃使團的犛牛隊馱著青稞酒與氆氌,銅鈴聲震耳欲聾,響徹半座皇城。
    為首使者倫布頭戴金冠,神色肅穆,懷中緊抱著密函,那密函中裹著的鬆讚幹布的狼毫手書,仿佛承載著無盡的重量。
    那支筆,曾在五年前簽下迎娶文成公主的盟書,見證了兩國的聯姻與和平。
    太極殿中,龍涎香的香氣與酥油味交織在一起,凝重而莊嚴。
    倫布緩緩展開五彩經幡包裹的貢品,那綠鬆石鑲嵌的轉經筒在陽光下閃爍著神秘的幽光。
    “讚普向大唐天可汗致意。”
    他的藏語帶著雪山的莊嚴,在譯官的轉譯下,殿角的編鍾適時地撞出一聲悠長的鳴聲,
    “邏些的布達拉宮已備好新茶磚,期待大唐商隊再次踏上唐蕃古道。”
    李世民輕撫著案頭的《吐蕃風物誌》,指尖停留在“青稞酒”的條目上。
    他憶起文成公主來信中所寫的“高原月明如鏡”,不禁微微一笑:
    “轉告讚普,朕所賜的《農桑輯要》可助吐蕃種植桑麻。”
    言罷,他將那鎏金錯銀的茶具如捧珍寶般輕輕推過龍案:
    “這秘色瓷,唯有雅礱江的雪水方可與之相配,恰似那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知音難覓。”
    使團下榻鴻臚寺的當夜,倫布如同夜貓一般,悄然溜出了館驛。
    西市的燈火映照在他改裝的胡服上,仿佛給他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波斯商人的香料與中原的絲綢氣息交織在一起,如同一曲交響樂,而他則在這曲交響樂中,望見酒肆招幡上的“吐蕃馬奶酒”字樣,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夜空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當掌櫃用生硬的藏語招呼“貴客”時,倫布的銀刀如同閃電般突然出鞘,那刀鋒卻如同舞者的腳尖,輕盈地挑落簷角驚雀,驚起滿座嘩然。
    “好刀法!”
    二樓雅間傳來的喝彩聲,猶如黃鶯出穀,清脆悅耳。
    倫布抬眼望去,隻見那素衣青年如同仙人般倚欄而立,腰間羊脂玉玨上雕刻的吐蕃特有的忍冬紋,仿佛在訴說著吐蕃的神秘與美麗。
    “閣下何人?”他收刀入鞘,餘光瞥見對方袖中露出的《唐律疏議》,宛如一顆明珠,散發著知識的光芒。
    “李…”
    青年頓了頓:
    “在下李誌,久仰吐蕃勇士的威名。”
    更漏聲裏,二人對酌於曲江池畔,仿佛兩顆流星在夜空中交匯。
    倫布說起邏些新修的水利,如同一幅宏偉的畫卷,在青年的眼前徐徐展開;
    青年則指點長安夜市的繁華,仿佛一位智者,在向倫布講述著大唐的輝煌。
    當提到文成公主在吐蕃推廣的水磨坊時,倫布的銀杯如同重錘一般,重重地磕在石桌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公主教的不僅是技藝,更讓吐蕃百姓知‘大唐非遠’,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吐蕃的未來。”
    三日朝會後,李世民賜下的《秦王破陣樂》舞譜與《千金方》醫典,宛如兩顆珍貴的寶石,被倫布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
    他望著皇帝鬢角新添的白發,那銀絲如同歲月的琴弦,彈奏著曆史的樂章,與鬆讚幹布日漸深重的霜雪何其相似,仿佛在訴說著兩位君主的辛勞與付出。
    "轉告讚普,"
    李世民將玄甲軍的鐵製馬鐙模型交予他:
    "唐蕃當如日月並照,共護蒼生。"
    使團返程那日,文成公主的兄長李道宗率宗室相送。
    灞橋折柳處,倫布接過裝有茶種的鎏金匣,觸到匣底暗刻的吐蕃文
    "和親永固"。
    他回望長安城樓,恍惚又見五年前文成公主的紅裙掠過飛簷,如同一朵永不凋零的格桑花。
    行至鄯州,使團突遇暴雪。倫布在帳篷中展開密函,鬆讚幹布的字跡被雪水暈染:
    "若大唐需戰馬,吐蕃三十萬匹候命。"
    他望向帳外雪中挺立的唐蕃界碑,碑身 "貞觀十五年" 的刻痕已與風雪融為一體。
    八月,唐蕃古道的駝鈴再次響起。
    倫布帶著大唐的桑苗與織機返回邏些,卻在柏海遇見迎親隊伍 竟是吐穀渾餘部妄圖劫奪貢品。
    當吐蕃騎兵的彎刀劈開敵陣時,倫布聽見唐軍斥候的號角自山巔傳來 那是李道宗率領的玄甲軍,早已布下天羅地網。
    戰後的鬆讚幹布設宴布達拉宮。
    倫布獻上長安帶回的《步輦圖》摹本,畫中李世民的目光仿佛穿透紙墨。讚普撫著文成公主新種的茶樹,忽然笑道:
    明日起,讓吐蕃的孩童們開始學習大唐的《千字文》吧。
    月光如水,緩緩地流淌過宮殿的金頂,仿佛給這道政令詔書披上了一層銀紗,使其在月色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明亮。這道詔書,不僅是用唐蕃雙語寫成,更是代表著兩國之間文化交流的重要開端。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到了次年的春天。李世民收到了一份來自鬆讚幹布的特殊賀禮,一座純金打造的大雁塔模型。
    這座模型工藝精湛,底座上刻滿了梵文和漢字的《心經》,每一個字都顯得那麽莊重而神聖。
    皇帝愛不釋手地摩挲著這座微縮的大雁塔,它的飛簷鬥拱在燭光的映照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讓人不禁想起倫布曾經說過的話:“讚普盼望唐蕃的百姓們,都能夠見到這座塔所散發出的光明。”
    李世民凝視著這座金塔,心中湧起一股感慨。
    他鋪開輿圖,仔細地端詳著唐蕃古道上的每一處細節。
    這條古道,不僅連接著兩國的貿易往來,更是兩國人民友好交流的橋梁。
    他沉思片刻,然後在輿圖上重重地畫上了一個新的商驛標記,這個標記象征著唐蕃之間的交流將會更加頻繁和深入。
    夜已深,更漏的水滴聲在寂靜的宮殿中顯得格外清晰,已經滴到了第五聲,但太極殿的燭火卻依然沒有熄滅。
    李世民靜靜地坐在案前,他將吐蕃進貢的氆氌披在肩頭,感受著那柔軟的質感。
    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麽,急忙命宮人取來文成公主出嫁時的鳳冠。
    當鳳冠被放置在案前時,珠翠搖晃,發出清脆的聲響。
    喜歡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請大家收藏:()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