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紫宸殿裏重臣議大事

字數:3670   加入書籤

A+A-


    姚崇說道:“臣以為朝中暫沒有適合崔日用的空缺職位。崔日用在誅除韋後集團,和太平公主集團時,參與了製定策略,但臣以為那也是他出於自我考量,他曾經依附於韋後一黨,諸如武三思,武延秀等人。他最終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立了功,隻不過是識時務,善於選擇所攀附之人。他很會伺機而動,並不能表明他對陛下有多麽忠誠。”
    玄宗說:“姚愛卿你說的雖有幾分屬實,但是朕還是覺得崔日用是一個人才,真可惜,現在朝中沒有合適他的位置了。”
    “陛下,崔日用的母親剛去世不久,按照習俗要在家鄉守孝三年。臣覺得陛下若是現在請他複出,他一旦以守孝期不滿為由,不來京師任職,陛下和他都會覺得有些尷尬,所以臣以為暫時不應請他複出。”
    “嗯,你說得有道理,對崔日用的任命先暫時擱置吧,等有合適他的職位空缺時,再請他複出吧。”
    姚崇把對李令問的任命詔書起草好後,拿到紫宸殿,玄宗過目後,蓋上了玉璽印章。
    玄宗讓高力士去給李令問送了任命詔書。
    五月二十三日,在這天下早朝後,有三位大臣跟在玄宗身後,要求到紫宸殿麵見玄宗。這三位大臣是盧懷慎、源乾曜、張九齡。
    玄宗說:“三位愛卿,今日為何一起提出要在紫宸殿麵見朕?”
    盧懷慎輕聲說:“陛下我們要進諫的問題,與幾位王爺有關。”
    玄宗有點煩惱地說:“到紫宸殿再說吧。”
    玄宗在眾護衛和三位大臣的簇擁下,來到了紫宸殿。太監小衫和兩位宮女,在紫宸殿向玄宗行禮後,宮女站在紫宸殿門內南側的牆邊了,小衫子去了南麵隔壁的茶水間。
    玄宗站起來,遠遠地向邵更莘和另一位宮女說:“朕現在不需要你們侍候,你們先到殿外待命吧。”
    兩位宮女異口同聲道:“奴婢遵命。”
    兩位宮女走出紫宸殿後,紫宸殿內隻有玄宗和三位大臣了。
    玄宗坐在書桌北麵的椅子上,三位大臣站在玄宗對麵。
    玄宗說:“盧懷慎,你現在可以把進諫的問題說清楚了。”
    盧懷慎說:“陛下,臣善意提醒一下您,宋王、申王、岐王、薛王,四位王爺現在的地位和待遇太高了。臣恐怕他們待遇過高,影響到陛下的權威。”
    玄宗已經聽到姚崇這樣說過,但是並不以為然,因為大哥宋王李憲可是主動讓出了太子位的。而且大哥非常謹慎,從不提及政事;二哥申王李撝,追求奢侈生活,也不過問任何政事;四弟岐王李範,雖然是他最不放心的,但也隻是時常搞一些文人墨客聚會而已;五弟薛王李業,雖然年輕氣盛,但還是很擁護他的。
    玄宗說:“朕早就聽到與你所說觀點相同的聲音了,但是朕根本不會理會。朕相信自己的四位兄弟是忠誠於朕的。”
    張九齡略低頭說道:“陛下,微臣認為四位王爺現在生活過於閑散,奢靡。陛下您想過沒有?在他們大把的時間處於閑散,無所事事的時候,是否會甘心現在的生活?”
    張九齡一語驚醒夢中人,玄宗陷入了沉思。
    源乾曜說道:“陛下,臣認為應該封他們為刺史,這樣他們有了工作,就充實起來了,也會覺得受到了尊重,同時也沒有了大量時間待在皇城的情況。也會減少他們的私心雜念。”
    玄宗在聽了張九齡和源乾曜的話後說道:“朕覺得你們說得有道理,朕讓兄弟們盡情享受清閑時光,他們可能反而覺得朕不信任他們。他們也可能在閑散的奢靡生活裏迷失自我,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萌生錯誤的想法。朕打算令他們兼任各地的刺史。”
    三位大臣都低頭行禮,盧懷慎說“陛下英明”,源乾曜說“陛下這樣做是英明的做法”,張九齡說“微臣擁護陛下的決定。”
    這時候,護衛隊長陳曉禮,輕敲殿門一下後大聲說:“陛下,姚崇姚大人求見。”
    玄宗提高聲音說:“讓他進來吧,朕正想找他呢。”
    陳曉禮回複:“微臣明白,這就轉告姚大人。”
    姚崇推開殿門進入到紫宸殿內。
    姚崇走到玄宗麵前,躬身行禮道:“臣拜見陛下,臣有要事稟告陛下。”
    玄宗說:“姚愛卿,你有什麽要事要稟報,你說吧。”
    “臣剛才收到,吐蕃將軍坌達延寫的一封信。信中說請大唐皇上派朔方軍大總管解琬,到河源進行兩國會晤,劃定邊界,製定新的盟約。”
    “吐蕃這又是葫蘆裏裝的什麽藥啊?”
    姚崇說:“臣以為吐蕃已經不想承認以前的盟約了,想通過新盟約得到更多邊境利益。”
    盧懷慎說:“吐蕃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啊。”
    張九齡說:“不知道吐蕃大將坌達延有什麽花花腸子,據臣所知吐蕃讚普還未及弱冠。”
    源乾曜說:“金城公主才嫁到吐蕃四年,難道吐蕃就又想與大唐為敵嗎?”
    唐玄宗說:“朕要召見朔方軍大總管解琬。他已經年事已高,不宜再帥千軍萬馬馳騁沙場。像這樣與他國談判的事,讓他去負責正合適。朕在年初任鴻臚寺少卿,朔方軍副總管,群牧吏王晙,為安北都護,朔方道行軍大總管,就是在有意培養接替解琬的後起之秀。”
    姚崇說:“陛下,您何時召見解琬?”
    唐玄宗說:“朕要頒發一道詔書,任命朔方軍大總管解琬,為左散騎常侍,帶領團隊與吐蕃坌達延談判。令解琬接到詔書後,到京師與朕麵談相關談判事宜。張九齡,朕剛才說的發給解琬的詔書,由你起草,一式兩份,一份留存,一份發給解琬。起草完後拿到這裏,朕畫押蓋章後,令飛騎兵火速趕往靈州交給解琬。”
    張九齡說:“臣遵旨,臣現在就回中書省起草這份詔書。”
    唐玄宗說:“好的,你去起草這份詔書吧。”
    張九齡離開了紫宸殿。
    唐玄宗說:“姚愛卿,你之前曾向朕提議,讓朕的四位兄弟出任刺史。剛才在你來紫宸殿之前,盧懷慎、源乾曜、張九齡,也向朕提到了這一問題。朕覺得你們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你查看一下中原富庶之地的各州,有哪個州尚缺刺史?你起草一份任命四位王爺兼任刺史的詔書。”
    姚崇略低頭行拱手禮道:“微臣遵旨。陛下此舉英明。”
    玄宗說:“三位愛卿,如果沒有其他事要進諫,就各自回各省各部工作吧。”
    盧懷慎、源乾曜、姚崇,紛紛表示沒有其他事要進諫了,他們與玄宗一起離開了紫宸殿。
    喜歡盛唐風雲記請大家收藏:()盛唐風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