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頗有戰功的張守珪要任範陽節度使了

字數:2768   加入書籤

A+A-


    李亨說:“具體戰況如何?唐軍為何敗得這麽慘啊。”
    李輔國說:“這次的布告寫得很簡潔,寫的是幽州節度使薛楚玉派郭英傑帶一萬精銳騎兵,和一萬投降大唐的奚族將士,討伐契丹。作戰中奚族將士分為幾路,多憑險自守,可突幹帶來了突厥軍隊,唐軍失利,郭英傑和大唐一萬精銳騎兵戰死沙場,全軍覆沒。”
    李亨眉頭緊鎖:“唉,去年信安王就打敗了契丹,隻是可突幹和一部分殘兵敗將跑了。今年可突幹又借助突厥的力量卷土重來,重新掌控了契丹。大部分奚人雖然投降了大唐,但是在與契丹的作戰中也表現得不積極啊。”
    李輔國說:“是啊,奚人畢竟不是大唐人啊,隻是藩屬國的人。”
    李亨說:“自古以來奚是依附於契丹的存在。奚人能分兵憑險自守,沒有對大唐反戈一擊,也已不是最壞的結果了。”
    這時候穿一身淺紫色官服的王傅呂仁德,和穿一身淺綠色官服的王府參軍王延祚,進入了忠王府。他們二人是忠王府屬官,來王府簽到,門口的衛兵不用通報。
    他們二人邁著不緊不慢的步子,烏紗帽的帽翅子在兩邊輕微抖動著。
    這時候,李輔國說需要去掃院子了,就從李亨身邊離開了。呂仁德和王延祚走到李亨麵前了。呂仁德向李亨行抱拳禮:“王傅呂仁德,拜見忠王殿下。”
    與此同時,站在呂仁德西側的王延祚行拱手禮道:“下官拜見忠王殿下。”
    李亨向呂仁德行抱拳禮:“呂大人,請進中堂與本王一起品茗吧。”
    呂仁德說:“我和王延祚要到後堂的辦公處去處理一些事務了。”
    李亨微笑著說:“你們二位辛苦了。”
    王延祚說:“忠王殿下,處理王傅的一些事務,是我的職責,下官並不感到辛苦。”
    王傅呂仁德說:“忠王殿下,幽州那邊傳來的消息,你聽說了嗎?”
    李亨說:“你說的是薛楚玉派郭英傑討伐契丹,全軍覆沒的事嗎?”
    呂仁德說:“是啊,這場失敗,讓皇上對可突幹更加恨之入骨了。”
    王延祚說:“我看了宣政殿門口今天早晨貼上的告示了。郭英傑浴血奮戰犧牲,敵人將他首級掛在高處,當時唐軍一萬精銳騎兵中還有六千人未陣亡,仍在奮力拚殺。他們沒有因郭英傑犧牲了,而選擇投降,直到最後一名士兵倒在血泊中,戰鬥才停止。”
    同樣內容的一道布告,王延祚的轉述比李輔國的轉述感染力要強多了,李亨心裏一陣酸楚,雙眼也有些發澀了。他歎息道:“這樣的失敗,雖敗猶榮啊。向郭英傑以及這一萬名大唐英雄將士致敬。”
    王傅呂仁德說:“忠王殿下說得對啊。”
    王傅參軍王延祚說:“忠王殿下,您和呂大人先聊著,下官先到後堂的工作處去處理事務了。”
    李亨說:“好吧。”
    王延祚向東麵走去,他和呂仁德每次來王府簽到,都是直接向東麵走,從與東廂樓一樓北門對著的門口進入後堂。他們簽到後,有時候會直接離開忠王府,有時候會整理忠王府的各項開支明細,或對衛兵、護衛、宮女、太監以及馬車夫的工作進行考核。
    王延祚走後,李亨請王傅呂仁德進入堂屋品茗了。呂仁德是高力士妻子呂氏的六個兄弟之一,呂氏的其他五個弟弟,也分別在五位年長的皇子府上任王傅一職。
    李亨與王傅呂仁德有時候會在書房一起品茗,今天他們就去了二樓書房,在茶香氤氳,書香四溢的書房裏,李亨與呂仁德麵對麵親切攀談。
    李亨說:“我有時候有些迷茫,看不透局勢將如何發展。太子與武惠妃不和,我不敢得罪他們任何一方,也不敢和任何一方走得太近。我這樣做是上策嗎?”
    呂仁德說:“忠王這樣做是明智之舉啊。你目前隻需要隱藏鋒芒,到太子和武惠妃有一方勝出時,你再在皇上麵前表現一下你優秀的方麵也不遲。不過你平時低調歸低調,還是要了解大唐社會現狀,以及邊疆形勢,這樣當皇上主動跟你談話時,你就能從容應對。”
    李亨微笑著說:“呂大人所言極是,本王也是這樣想的。”
    呂仁德端起他與李亨間的小茶桌上的一杯茶,品了一口,然後又放下茶杯。
    李亨說:“呂大人,你今天早晨參加早朝時,有沒有聽到我父皇對幽州那邊的邊境局勢,是如何安排應對的?畢竟唐軍敗了,戰略部署是要重新調整的。”
    呂仁德說:“皇上準備調鄯州刺史、隴右節度使張守珪,到幽州任範陽節度使,繼續討伐契丹,並對他能徹底消滅可突幹的勢力寄予厚望。”
    範陽節度使又叫幽州節度使,治所在幽州。
    李亨說:“張守珪可是一員悍將啊。他講義氣,善於騎射,早年跟隨郭虔瓘鎮守北庭。數次與默啜領導的侵犯北庭周邊的突厥軍激戰,為守衛西北邊疆立有戰功。開元十五年,王君毚陣亡後,河西隴右震動,蕭嵩舉薦他任瓜州刺史,抵禦吐蕃入侵。後任隴右節度使,為抵禦吐蕃入侵立下了戰功。”
    喜歡盛唐風雲記請大家收藏:()盛唐風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