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李隆基時代最後的賢相將要上任

字數:2603   加入書籤

A+A-


    開元二十一年九月,大唐關中地區因入夏以來雨天過多,導致澇災,糧食價格走高,唐玄宗打算帶領朝廷百官,及後宮人員去東都洛陽居住,以減輕關中的供糧壓力。
    李隆基召見京兆尹裴耀卿商量赴東都之事宜。裴耀卿建議李隆基不要因糧食不足而赴東都,而是在黃河與通濟渠交匯口,建設糧倉,讓吳地的大米運往糧倉,再由官府雇船從黃河、洛水運進關中。另外在三門峽的東西兩側各建糧倉,儲備糧食,如果水路有危險就選擇陸路運輸,如果水路通暢就選擇水路運輸。可以開鑿運糧道路,與漕運互補以保障運糧通道暢通。黃河、渭水岸邊的漢代、隋代的舊糧倉,修複後可以使用。
    李隆基采納了裴耀卿的建議,近期不再考慮去東都了。
    韓休自這一年三月中旬任宰相以來,屢次向李隆基進諫,李隆基雖然因此悶悶不樂,但是沒有討厭韓休,還是盡量聽取了他的諫言。
    韓休屢次三番在李隆基麵前,因為政見不和與蕭嵩爭執不下,當麵指出蕭嵩的短處,李隆基對此感到不悅。
    蕭嵩因為韓休當著皇上和他的麵,揭露他的缺點,並常與他因政見不和發生爭執等原因,向皇上申請告老退休。
    李隆基說並沒有厭惡蕭嵩,問他為何急於退休。蕭嵩言辭懇切地表示承蒙皇上厚愛,擔任宰相已經五年,富貴已達到了頂點,趁著皇上還沒厭惡他,他想隱退。
    蕭嵩略低頭向李隆基說這話時,已經熱淚盈眶。李隆基動情地說:“蕭愛卿,你先回去吧,此事容朕慢慢地思考後再做決定。”
    蕭嵩離開了勤政務本樓二樓,李隆基坐在書桌北麵的椅子上,閉目思索著蕭嵩要求退休的事。在李隆基登基後的二十一年中,隻要是稱職的宰相,即便是辭去相位,也會任三省六部中的其他要職。比如說宋璟,早就罷相十三年了,罷相時被封為開府儀同三司,後曆任西京留守、尚書右丞。直到今年宋璟才正式退休,一直居住在洛陽的家中了。
    又過了近一個月,時間到了臘月二十四日,李隆基罷免了蕭嵩中書令及兵部尚書的職務,任命他為尚書左丞相。與此同時,韓休也被罷相,被任命為工部尚書了。
    韓休做了十個月的宰相,便與蕭嵩一起罷相了。李隆基任命京兆尹裴耀卿為黃門侍郎,兼同平章事;任命離開朝廷已三四年,當時正在為他母親服喪的張九齡,擔任中書侍郎,兼同平章事。
    自此,李隆基執政時期的最後一位賢明宰相,將要正式走馬上任了。
    因為在各地建設糧倉,鑿修道路等工程,需要時間,因此李隆基決定在年後的正月裏啟程赴東都。開元二十二年春季,正月初六,李隆基從長安出發去往東都。
    張九齡此時正在韶州老家,為已病故的母親守喪,他接到李隆基任命他為宰相的詔書後,有些左右為難,因為他為母親守喪的期限未滿三年。
    皇上任命他為宰相,事關重大,張九齡還是從老家韶州出發了,一路北上去麵見皇上。正月下旬的一天,張九齡在東都上陽宮化成院麵見了皇上。
    風塵仆仆一路長途跋涉趕來的張九齡,看上去憔悴了不少。
    李隆基走到了書桌東麵的茶桌北麵,微笑著說:“張愛卿,你請坐下喝茶。”
    張九齡向李隆基躬身行拱手禮:“臣謝謝陛下賜座賜茶水。”
    李隆基說:“你不要客氣啊,過一會兒朕要到五殿請你吃飯。”
    張九齡坐在茶桌南麵了,並說:“微臣謝謝陛下。”
    李隆基說:“這三四年,你憔悴了不少啊。”
    張九齡有些傷感地說:“去年臣的母親病逝,對臣的打擊很大,臣是瘦了一些,頭發也基本都白了。”
    李隆基關切地說:“朕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你已經六十一歲了,你在武後執政末期進士及第,中宗時期開始到朝廷任職,直到朕登基後你一直默默無聞的擔任了一些並不太高的職務。你兢兢業業,為人耿直,氣宇不凡的風度,都給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後,朕希望你在宰相位置上,輔佐朕,讓這盛世局麵繼續延續。”
    身穿一身白色厚衣袍,額頭和消瘦的臉頰滿是皺紋的張九齡,忙說道:“微臣謝謝陛下的賞識,能榮升宰相,實在是承蒙陛下厚愛了。今後臣一定會竭力輔佐陛下,忠於陛下,為大唐繁榮穩定而努力工作。”
    李隆基起身說:“咱們走吧,到五殿去吃晚飯,你一路顛簸,還沒吃晚飯啊。”
    張九齡起身躬身行禮道:“陛下,臣為母親守喪還未滿三年,請陛下準許臣回家為母親繼續守喪,等守喪期滿再回朝廷任職。”
    李隆基用關切地語氣說:“朕理解你的心情。你已經為令堂守喪一年了,雖然守喪期未滿,但是你六十一歲的年齡,長途跋涉幾千裏,如果再返回,也是很勞累的。今朝廷急於重用你,這是為國為民的大事,朕以為令堂在天之靈,會支持你即刻起就開始做宰相的工作。”
    喜歡盛唐風雲記請大家收藏:()盛唐風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