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李璬寫了奏表如釋重負
字數:2206 加入書籤
李璬被護衛們攙扶陪伴著上了主樓二樓,並進入了東寢室。然後護衛們有兩人在中堂外值班,其餘的人到西寢室裏的幾張床上睡覺了。
張守珪和家人住在後院裏,這偌大的主樓內上下兩層,除了幾個衛兵站崗外,就沒有其他仆人或者侍衛了。
李璬迷迷糊糊睡了一覺,醒來時窗外的天空已經蒙蒙亮。他再也睡不著了,就躺在東寢室的床上反複想著愁事。
他想接到母親的信已經十六天了,他母親在信中說的形勢非常緊迫,他母親說父皇讓武惠妃安排衛兵和太監們,監督長安皇城內的情況,發現了有一位皇子私自向承恩殿運了一馬車東西。他母親說惠妃娘娘雖然沒有明說那皇子就是穎王,但是從惠妃娘娘的言辭中,已經指明了那個皇子就是穎王。他母親讓他聽惠妃娘娘的指示,如果那車東西真是違禁物品,就立即寫奏表向父皇承認錯誤,說明事情來龍去脈,向父皇道歉。他母親還說,如果那車東西不是違禁物品,也要寫信向父皇講明是什麽物品,並承認不該與太子私下有物品交付。她母親還說,如果那馬車不是他或他手下人安排的,也要以別人的這次過錯為戒,不要犯此等錯誤。
李璬從母親寫的這封密信裏,已經感覺到武惠妃隻是不知道那馬車裏是什麽,對於那馬車是他安排手下小將去送的,已經了如指掌了。李璬還認為,武惠妃安排的人或許早就關注他和太子的動態了,今年春他離開長安城赴營州時,太子給他八輛馬車,這事武惠妃大概率已經知悉了。
“二哥怎麽也不來一封信呢?”躺在床上的李璬小聲喃喃自語道。
李璬已經收到,他所派的去長安東宮承恩殿,送鎧甲的那位小將寫的信件。那封信比他母親寫的那封密信收到的更早。那封信裏說,三十套鎧甲在牧草掩蓋下,用馬車運往了長安東宮承恩殿,太子已經去了東都,收鎧甲的是太子安排留守承恩殿的一位中年衛兵。
李璬想到這裏再也躺不住了,他起身,拿起衣架上的衣服,穿好了衣服。他猜測太子很可能在東都被軟禁起來了,所以才沒有給他寫一封來信。
其實太子沒有寫信的真實原因是,太子收到來自長安那位中年衛兵寫的信後,對李璬隻給他三十套鎧甲表示不滿。他給了穎王八輛馬車,穎王隻給他三十套鎧甲,他感覺穎王糊弄他。中年衛兵在信中轉述的穎王下屬小將的話是,穎王說營州那邊地處邊境,鎧甲十分緊張,因此隻能給予太子三十套鎧甲,望諒解。太子以為這樣的說辭是穎王搪塞他的說辭而已。
李璬越想越覺得武惠妃能量強大,已經說服了他父皇,把他二哥軟禁起來了。他覺得,或許他父皇現在正等著他寫的一封誠懇的悔過信呢。
李璬走到寢室西北角的書桌邊,坐在書桌北邊的椅子上,麵南托著腮繼續思考。他心裏默默想著:“不行,不行,父皇很可能正在生氣地等待我寫的關於此事的奏表。對不住了二哥,我也是沒辦法啊。”
李璬想到此,從抽屜裏拿出一張信紙,鋪在書桌上,然後研好墨水,開始寫陳述此事的奏表了。李璬的這張奏表把太子如何向他借兩千套鎧甲的事,以及他派小將駕駛一輛馬車,去長安東宮承恩殿,放下三十套鎧甲的事,都講得很清楚了。李璬在信的末尾寫道,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感到愧疚,保證以後決不犯這樣的錯誤,希望父皇原諒他。
李璬寫好了這封信,將信紙疊好裝在一封厚厚的牛皮紙信封裏。他讓一個護衛把節度使府上的輕騎兵叫過來了。他親自將此信交給了輕騎兵,並叮囑輕騎兵,這是交給皇上的密信,隻能交給高力士、楊思勖、牛仙童、張元芳、衫子這幾位宦官中的一位,讓他親手交給皇上。
這位年輕健壯,一身軟鎧甲裏麵套著薄的青色緊袖衣袍,紮外腰的輕騎兵,低頭行抱拳禮道:“小的明白,一定會按照穎王吩咐的完成任務。”
“嗯,這就好。”
輕騎兵接過了穎王遞過來的信件,放在胸口處軟鎧甲裏麵的衣服內袋裏了。輕騎兵急匆匆離開了主樓二樓,到節度使府西南角的馬棚牽馬去了。
李璬如釋重負,在八名護衛陪同下,下了樓,出了主樓,到東麵的將軍食堂吃飯去了。
此時李隆基正在麟德殿,在武惠妃陪同下用早膳。武惠妃坐在飯桌西側,李隆基坐在飯桌東側。武惠妃端著一碗八寶粥喝,這八寶粥很甜,但是她卻沒有心思喝粥。她正在納悶,為何穎王還沒有寫信,或者奏表給皇上呢?
喜歡盛唐風雲記請大家收藏:()盛唐風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