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太子妃薛氏的親哥哥被舉報

字數:2276   加入書籤

A+A-


    李亨說:“我也估計到他們早就離開了。走,你們隨本王去宣政殿看一下告示。”
    李亨帶我們下了應天門,向西北方向的宣政殿走去。當我們再次走到那個“t”字形回廊的南端時,那裏是空無一人的。
    當我們走到“t”字形回廊的上端的東西橫廊時,才看到在宣政殿門口兩側有衛兵站崗。
    我們跟隨李亨到宣政殿門口,看了兩側的告示欄,門口西側的告示欄寫的是一道敕令。這敕令的大體內容是:天下各地的離鄉在外的住戶,允許在今年到官府報到,如果在原籍有產業的,命令返回原籍。如果原籍沒有家產的,請等待另行安置;倘若有過了期限不到官府報到的人,就要派專使搜查,搜查出來的人,將要發配到各地的軍中服役。”
    門口東側的告示欄寫的內容大致是:自去年十月起,大唐藩屬國突騎施,就開始侵擾北庭,以及安西都護府轄區內的拔換城。今日清晨,從北庭傳來捷報,北庭都護蓋嘉運帥軍討伐突騎施,並大獲全勝。朝廷希望各藩屬國對大唐保持敬畏之心,今之大唐雖盛,但一般不派出鐵騎開疆擴土,是因當今聖上體恤民苦。如若有藩屬國或鄰邦侵犯大唐,唐軍也必定擊敗他。
    李亨看完了這兩則告示說:“看來現在老百姓們,有人為了逃避賦稅、勞逸,或者到繁華富庶的地方討生活,有很多離開原籍了。我父皇頒布的這敕令能很好地應對這一現象。這第二份告示讓我看到了他的新消息,蓋嘉運,一個二十年來在北庭一代守衛邊疆的將領,他早年是在老將軍郭虔瓘,和郭知運領導下,一步步成為封疆大吏的。”
    李亨這話像是自言自語,所以我們都沒有回應。我們五護衛陪同他,回了紫薇城西北部的皇子公主生活城內的忠王府。
    二月初四時,李隆基在朝堂上接見,並宴請了新任命的縣令,他寫了一篇名為《令長新戒》的文章,發給了這些新任命的各縣令。李隆基這篇文章的內容,主要是告誡縣令和縣長們,要勤勉政事、廉潔奉公、查處奸惡、體察民情、體恤孤弱病殘。多數縣的縣令縣長們,將這篇文章鐫刻於石碑上,置於縣衙內,以時刻警戒自己保持良好的官風官德。
    二月初五,退早朝後,李隆基心情很好,他在八護衛以及太監衫子陪同下,去了上陽宮化成院。
    他在化成院中堂中間的椅子坐坐著,正所事事,聽到了殿門處傳來了陳曉禮的稟報:“在下稟告殿下,衛蔚少卿,駙馬都尉楊洄求見您。”
    李隆基沒讓站在他椅子西側的衫子喊話,而是親自提高嗓門說:“請楊洄進殿說話。”
    李隆基聽到楊洄求見,心裏樂滋滋的。他很喜歡這位女婿。楊洄是觀國公楊慎交的兒子,是唐中宗李顯的外孫。楊洄的母親長寧公主,是李隆基的堂姐,李隆基小時候被武則天軟禁在宮中時,常收到這個堂姐從集市上買的竹編飾物。堂姐的兒子又成為了女婿,這是親上加親啊,關鍵是他很聰明,做衛蔚少卿以來工作很認真。
    穿著深紅色官袍,戴著烏紗帽的楊洄,走到李隆基麵前的書桌南麵,躬身行拱手禮道:“臣拜見陛下。”
    李隆基微笑著說:“楊洄啊,鹹宜公主下嫁到你家已經快七個月了,你們相處得還可以吧?有什麽生活上的不便嗎?比如你家是否需要加兩個仆人呢?”
    楊洄已經直起身來了,他略低著頭說:“謝謝陛下對小胥和鹹宜公主的關心,我們感情很好,目前生活方麵非常幸福,沒有不方便的方麵。我們家目前的仆人數量正合適,不需要再麻煩朝廷給增加仆人數量了。”
    李隆基微笑著說:“朕聽你這樣一說,就放心了。你此次來麵見朕有什麽事要匯報啊?”
    楊洄說:“臣深受皇恩,做衛蔚少卿以來,就兢兢業業,怕對不起陛下對臣的厚望。臣與鹹宜公主結婚後,又多了做駙馬都尉的俸祿和其他待遇。陛下因鹹宜公主下嫁到臣家,而特意將所有公主的實封戶數從五百提高到一千。陛下的這些厚愛,讓臣很受感動。臣一直忠於陛下,如今看到一些人在背地裏搞小動作,如果不告知您,於公於私,我都感覺慚愧。”
    李隆基臉上的微笑收斂了一些:“噢,是嗎?誰那麽大膽啊,竟然敢在朕背後搞小動作?”
    楊洄略低頭,謹慎地說道:“陛下,臣有一個護衛叫王仁係,由於他位於長安城外西麵不遠的家中,老母親年邁體弱,所以申請加入了留守長安的衛兵行列。他在皇城巡邏時,發現太子妃薛氏的親哥哥薛願,常邀請留守京師的將領到東西市場去逛街。據了解,他們每次都在市場的酒館裏喝酒。”
    喜歡盛唐風雲記請大家收藏:()盛唐風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