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東莞風雲:淬火成鋼

字數:1729   加入書籤

A+A-


    東莞風雲:淬火成鋼
    嶺南九月的烈日炙烤著大地,永革背著褪色的帆布包,站在“錦繡製衣廠”招工處的鐵皮棚下。蟬鳴聲震耳欲聾,混雜著遠處車間傳來的縫紉機轟鳴聲,空氣中漂浮著布料化纖的刺鼻氣味。他摸了摸口袋裏所剩無幾的一千多塊錢,喉結動了動,汗水順著脊梁滑進褲腰。
    “下一個!”
    永革挺直被烈日曬得發燙的脊背,走進臨時搭建的辦公室。吊扇攪動著渾濁的熱浪,牆上貼著的“高薪誠聘保安”海報邊角卷起。麵試官掃了眼他洗得發白的襯衫和曬得發紅的脖頸,筆尖敲了敲簡曆:“會做什麽?”
    “當過兵,做過銷售。”永革的聲音像被烈日烤幹的河床,帶著沙啞的幹脆,“在部隊接觸過物資管理,也會用電腦。”
    對方的目光突然銳利起來,在他挺拔的身形和棱角分明的臉上停留片刻:“庫房缺人,能吃苦嗎?”
    推開庫房鐵門的瞬間,一股混合著布料灰塵與機油的熱浪撲麵而來。三十多個搬運工扛著兩米高的布料卷在狹窄過道裏穿梭,貨架間此起彼伏的呼喊聲震得人耳膜生疼:“老李!3號機的熒光藍線在哪?”角落裏,兩個老師傅叼著煙,頭也不抬地擺弄著賬本:“自己找!上次教過你!”
    永革的軍靴踩過地麵散落的線頭,褲腿被木架勾出細小的裂口。他二話不說,接過搬運工肩頭沉重的布料卷,跟著對方在迷宮般的貨架間穿行。汗水很快浸透襯衫,視線卻始終敏銳地捕捉著:為什麽取一卷布料要繞三趟?為什麽半成品和原材料堆放在一起?
    深夜的庫房格外寂靜,月光從氣窗斜斜地切進來,照亮永革攤開的筆記本。他用從財務科借來的計算器反複核算數據,鋼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當第一縷晨光爬上貨架時,他的眼睛布滿血絲,卻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整整八頁手寫方案,密密麻麻標注著倉庫動線優化圖和電子台賬框架。
    “王總,您看。”三天後,永革站在老板王錦榮的辦公室裏,將沾滿汗漬的圖紙鋪在紅木桌麵上。辦公室冷氣開得很足,卻壓不住他急促的呼吸,“現在每天有23工時浪費在找錯布料上,搬運路線重複率高達47。我建議用電腦建立庫存管理係統,把倉庫劃分為七個功能區。”
    王錦榮夾著雪茄的手頓住了,這個從縫紉機學徒起家的老板,最見不得真金白銀打水漂。“你小子,當兵的還懂數據?”
    “在部隊管理過戰備物資,在軍工廠也幫父親整理過倉庫。”永革想起父親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背彈藥箱的模樣,聲音不自覺拔高,“給我一周時間,做不出效果,分文不取!”
    七天後的清晨,庫房門口擠滿了看熱鬧的工人。原本雜亂的貨架貼上了熒光編號標簽,兩台嶄新的電腦在工作台閃爍藍光。永革戴著白手套,指揮新招來的大學生調試係統,自己則手把手教老庫工錄入數據。當第一個電子出庫單自動生成時,人群中爆發出驚呼,角落裏的老師傅悄悄湊近,渾濁的眼睛裏泛起驚訝。
    三個月後的晨會上,王錦榮將燙金聘書拍在會議桌上:“永革升任副總,全麵負責數字化改革!”掌聲雷動中,永革望著窗外拔地而起的新廠房,想起離開重慶時小琴追到村口塞給他的那包苦蕎茶。此刻,他辦公桌上攤開著新的改革方案——要將整個生產流程都搬進數字世界。暮色漸濃,電腦屏幕的冷光映照著他緊蹙的眉峰,而東莞的霓虹,正為這個異鄉人的傳奇故事點亮新的注腳。
    喜歡荒鬼村奇葩故事請大家收藏:()荒鬼村奇葩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