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 朔風起邊陲 11
字數:2205 加入書籤
二人各自落座,樂籍道:“先前樂籍得脫大難,全賴崇恩之力,非是樂籍不知感恩,實是因樂籍身為降將,乃是不祥之人,唯恐牽累崇恩,這才不敢登門。然崇恩大恩,樂氏一門上下皆已銘記在心,隻能待來日再報了。隻望崇恩莫要以樂籍為忘恩之輩,怪罪樂籍。”
陳封道:“辨章言重了,辨章的心意陳封自然知曉,豈敢有怪罪之說?辨章為我才降鄭,我卻未能護辨章周全,實是有愧於心。隻因還都這些時日難得空閑,才未能登門拜望。辨章脫難,陳封不敢居功,實是上托聖上仁德,下賴幾位宰輔秉公直言,陳封不過略盡微薄之力而已。”
樂籍道:“崇恩不必過謙,若非崇恩,梁都之中哪個識得樂籍?又有誰人願為一降將仗義執言?況且崇恩光明磊落,不肯受禮,卻又為樂籍之事奔走,莫說樂籍獲救,縱然不幸,樂氏一門也感崇恩大德。有崇恩在,樂籍降鄭便無悔。然今日樂籍登門卻不為此,我等男兒丈夫原不必將‘謝’字出口,隻待崇恩有要樂氏效力之時便是。”
陳封道:“正是如此,我早見辨章乃是豪傑,豈可拘於小節?辨章有事但請直言便是。”
樂籍道:“我聞崇恩將要出兵河北,要向崇恩謀一份差事。”
陳封一怔,便已知曉樂籍來意,道:“辨章雖免去了爵位,卻仍是特進,又有何差事卻教朝廷二品大員去做?”
樂籍道:“這二品虛銜有何用處?崇恩,我與犬子皆是武將,到梁都已近半年,每日無事可做,卻又受人冷眼,著實憋悶。若不為此,我豈會與人爭道以致殺傷人命?今聞崇恩出兵,樂籍甘願不去做這個二品官,隻在崇恩麾下做一個尋常武將也罷,一來不必在梁都受人看覷,二來也能略報崇恩恩德之一二。犬子樂晟,自幼習武,也通得騎射之術,若能隨軍出征,也強似在梁都紈絝無良,倘或有幸能立些功勞,也不枉為鄭臣一場。”
陳封略一沉吟,道:“令公子孔武精幹,豈是紈絝可比?辨章更是大將之才,若為我之輔,豈不是屈尊?我若能得你父子相助,更是大幸。然你一家到梁都尚未滿半年,聖上償言要你好生將息,待你熟諳我鄭國朝堂後再為國效力。現下我便為你討差事,隻怕聖上未必肯準。這...”
樂籍道:“我若這般在梁都閑居,縱一世也不能熟諳朝堂,隻怕便就此荒廢了。我樂籍降鄭,並非欲就此醉生夢死,了此殘生,實是願為鄭國盡綿薄之力。樂籍不才,卻也有一條性命,一身力氣,縱為崇恩馬前卒,衝鋒陷陣,亦在所不惜。請崇恩看昔日情分,為樂籍進言,成與不成,樂籍皆感崇恩大德。”說罷站起身,深施一禮。
陳封忙起身扶住樂籍,道:“辨章不必如此。也罷,不論聖上允與不允,辨章為國效命的心也須教聖上知曉。我便為辨章進此一言,然成敗與否,我實不敢應承辨章,陳封盡力為之便是。”
樂籍又施一禮,道:“多謝崇恩。我素知崇恩為人豪爽,甚對我脾性,日後若能追隨崇恩左右,便為崇恩執鞭墜鐙亦在所不辭。”
陳封大笑道:“何至如此?我與辨章意氣相投,日後兄弟相交便是,再不必如此客套。”
二人又談片刻,樂籍見天色已晚,不便多擾,便即告辭。此時梁都已宵禁,陳封恐樂籍身份非常,惹出麻煩,便命家人帶腰牌送樂籍回府。
次日一早,陳封到政事堂,與崔言說及樂籍之事。此事也不需勞動袁端、宋質二位相公,崔言便教陳封在政事堂等候,自去見駕請旨。
過不多時,崔言轉回,言聖上已準了樂籍所請。鄭帝原本不肯,崔言陳說利害,鄭帝卻拗不過崔言,也不耐煩他糾纏,隻得允準了。
崔言又為樂籍討了蕩寇將軍,為樂晟討了振軍校尉封號,便在紫宸殿擬旨,請鄭帝用了印,這才回到政事堂。
陳封謝了崔言,請崔言遣人去樂籍府上傳旨,便辭了出來。隨即又至兵部、戶部,議定出征之事,時至午時才回熊飛軍都指揮使司,卻見衙中已是空空蕩蕩。一問之下才知程備已率一眾出征之人去了衛州大營。陳封便又趕往衛州大營。
董延、楊昇已在衛州大營等候,陳封為眾人引見了。過不多時,樂籍、樂晟也趕到衛州大營,眾將濟濟一堂,商議出征之事。
次日十一月初八日,朔風早起,落葉蕭蕭,寒風瑟瑟,陳封率熊飛軍天璿衛兩萬五千兵馬,離了梁都,浩浩蕩蕩開赴河北。
喜歡興亡雲煙事請大家收藏:()興亡雲煙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