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 晚來天欲雪 2

字數:2600   加入書籤

A+A-


    次日巳時,朝廷聖旨便到了。旨意是由二十個羽林衛兵士護送,為首的是一個羽林衛統製,日行五百裏送達。隨聖旨一同到的,還有許多禦賜財帛。
    欽差日夜不停奔波,早已疲累不堪,陳封遣人安頓羽林衛眾人歇息,隨即入帳拆看聖旨。那聖旨隻一封文書,不過書首書尾鈐有禦璽而已。陳封燃起香燭,拜了三拜,便即拆看。
    旨意是授陳封以河北經略安撫使之職,總領河北軍政、民政諸事,自河北刺史、河北轉運使、河北招討使以降,軍民人等,悉聽從節製。授陳封假節鉞,四品以下官員,皆可先斬後奏。又命陳封即刻率天璿衛北上,收複霸州。
    看畢聖旨,陳封又對香案叩謝聖恩,才看隨聖旨同來的一份文書。那文書正是霸州兵敗之時,李允呈報政事堂的軍報,政事堂一字不改,謄抄一份直送陳封軍前。
    聖旨不能傳閱,陳封看了軍報,隻將軍報遞與程備、樂籍同看,又將聖旨大略說了。李允軍報之中雖有些不盡不實,然他三人都是經年行伍,隻粗略商議,便已猜想出戰事大略經過。
    原來燕軍以前將軍,南庭都部署使慕容不離為主將,在涿州集結兵馬。涿州距安肅隻百餘裏,距霸州卻有五百餘裏,因此李允全未防備霸州,隻命安肅緊閉城門,嚴加防範,又調撥兵馬至安肅後方為援。
    細作隻探得燕軍集結五萬兵馬,卻不想燕人不知在何處竟又集起一萬騎兵,於臘月初一驟起進襲信安。騎兵馬快,待信安守軍知覺之時,已被燕軍將城池團團圍住。隨即燕國大軍開到,一番強攻之下,隻不足一個時辰,信安便即失守,滿城官軍,竟未逃出一個。
    李允不知信安丟失,被燕軍長驅直入,直抵霸州城下。霸州猝不及防,城防準備不足。臘月初二,燕軍馬步軍齊至,由北城一齊攻城。隻因守城器械不足,守城將士亦張皇失措,不到半日,霸州城門便被攻破,燕國馬軍直趨城內;城牆亦失守,燕國步軍登上城牆,鄭軍抵擋不住,全軍退卻。霸州陷於敵手。
    李允率軍逃出霸州,退守雄州。一路之上收拾殘軍,到霸州時又聚起萬餘兵馬。然這一戰,霸州、信安兩處共折損禁軍四千餘,廂軍三千餘,全城百姓亦陷於敵手,可謂慘敗。
    如今李允退守雄州,雄州計有兵馬兩萬餘,遂分出三千兵馬駐守歸信。莫州原有兵馬三千,李允將原定州兵馬三千調往莫州,又從保州兵馬之中調出四千駐守莫州、三千駐守長豐鎮。保州剩餘三千兵馬,李允命其棄了保州,移防至紅城寨。
    至此,李允在霸州西方築起一道防線,但東、南兩路卻無重兵把守,燕軍若要南下,便是一片通途。
    彼時千靈衛兵馬尚未至北疆,如此一來,河北邊疆兵馬便是霸州兩萬,莫州一萬,紅城寨、歸信、長豐鎮各有三千餘,安肅三千餘,安肅後方之容城三千餘,共計四萬七千兵馬。若再添上千靈衛兩萬餘兵馬,便是近七萬大軍。
    見他二人都已看完軍報,陳封道:“如此看來,北疆尚未糜爛至不可收拾,李允雖損了些兵馬,卻仍有五七萬大軍,防線也已構築,千靈衛兵馬再趕到,便可挽回軍心士氣,霸州未必不能收複,朝廷卻為何定要我去?”
    程備道:“李克讓兵敗,人心慌亂,隻怕幾位宰輔也難免憂慮過甚。再者霸州丟失,河間、清州、滄州幾處州府便盡在燕人兵鋒之下,李克讓又未在那裏派駐大軍,朝廷自然擔心燕人長驅直入,危及大河。然此事卻並非都司親至不可,以如今北疆兵馬排布,縱然都司到了,隻怕也難阻燕人南下,卻為何朝廷倉促授都司專閫河北之權,竟不惜棄井陘於不顧?那便隻有一說可解。”
    程備看著陳封,一字一字道:“都司,朝廷之中,上至天子,下至相公,皆已不信李克讓能反敗為勝。能救河北於水火之人,唯都司一人而已。此實乃可喜可賀之事。”
    陳封臉上卻不見半分喜色,道:“這又何喜之有?無患也說縱是我去也未必能阻燕人南下,這擔子未免過重了些。這一戰若不能取勝,我聲名俱失,擔些罪責事小,河北生靈塗炭事大。若再累及河東,陳封便是我鄭國千古罪人。這又有何可賀?”
    程備嗬嗬笑道:“都司不過受些小小挫磨,怎的便沒了昔日雄心?我軍與燕騎對陣,井陘未失,我軍便未敗。如今我棄井陘而走,也並非是敗於燕賊之手,都司何必灰心?此間燕騎不去說他,北疆燕軍不過區區六萬,都司率天璿衛北上,麾下便有近十萬大軍,縱然不能必勝,也萬不致兵敗。此戰隻須守住城池,不放燕人南下,便是都司之功。若能尋機收複霸州,則我大鄭第一武將便非都司莫屬。如此豈非可喜可賀?”
    此時樂籍早已看完軍報,他不去看地圖,隻在心中默默對照,便已一一明了。聞聽此言忽道:“如今我鄭國兵馬盡在霸州之西,燕人若要南下,再調兵阻攔必已不及。若再等都司趕到雄州,隻怕為時晚矣。此戰若要取勝,隻怕難如程指揮使所言那般輕易。”
    程備道:“燕人若要南下,我等自然不及阻攔,然樂將軍久經戰陣,豈能不知大軍深入,必要保糧道通暢?清州距霸州甚近,兩城可前後相應,因此難斷他糧道,但滄州距清州卻遠。河北乃是平原,地勢開闊,不同於蜀地,滄州與清州相距五百餘裏,其間又無險可守,燕人若孤軍入我滄州,縱然他留重兵把守霸州、清州,我十萬大軍要斷他糧道也是易如反掌之事。因此我料燕軍必不敢輕易南下。”
    喜歡興亡雲煙事請大家收藏:()興亡雲煙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