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如懿傳2

字數:7178   加入書籤

A+A-


    "小主,您這樣拿筆不對。"
    翠兒第三次糾正我握毛筆的姿勢。我歎了口氣,放下筆,揉了揉酸痛的手腕。三天了,我連最基本的握筆姿勢都學不會,更別提寫出像樣的毛筆字。
    "要不今日先到這裏?"翠兒小心翼翼地問。
    我搖搖頭:"再試一次。"
    拿起毛筆,我努力回憶著小學書法課的內容。在現代,我用慣了圓珠筆和鍵盤,哪想過有一天會為握筆姿勢發愁?可在這個時代,一手好字是後宮妃嬪的基本修養,我不能連這點都做不好。
    筆尖剛觸及宣紙,一團墨汁就暈染開來,又毀了一張紙。
    "奴婢該死!"翠兒慌忙跪下,"是奴婢沒調好墨。"
    "快起來,不關你的事。"我連忙扶起她。這三天,我已經被翠兒動不動就下跪的習慣弄得心力交瘁。"是我自己手笨。"
    翠兒瞪大眼睛:"小主怎能這樣說自己?"
    我苦笑。在這個等級森嚴的世界裏,主子說自己"手笨"大概也是件稀奇事。
    "翠兒,你再示範一次給我看。"
    翠兒戰戰兢兢地接過筆,纖細的手指優雅地握住筆杆,在宣紙上寫下"寧靜致遠"四個字。她的字雖不算大家風範,卻也端正清秀。
    我試著模仿她的姿勢,終於寫出了勉強能辨認的字。看著紙上歪歪扭扭的"平安"二字,我長舒一口氣。
    "小主進步神速!"翠兒驚喜道。
    我暗自發笑。若是讓我現代的研究生同學知道,我為一個"小學生水平"的字高興成這樣,怕是要笑掉大牙。
    "翠兒,你知道宮裏哪位娘娘的字最好嗎?"
    "回小主的話,當屬皇後娘娘和嫻妃娘娘的字最受稱讚。聽說皇上還誇過嫻妃娘娘的字有"衛夫人之風"呢。"
    衛夫人?我回憶著書法史知識。衛鑠,東晉著名女書法家,王羲之的啟蒙老師。乾隆對如懿的評價竟這麽高?
    "那高貴妃娘娘呢?"
    翠兒臉色一變,壓低聲音:"貴妃娘娘的字...皇上曾說"尚可"。"
    從她的表情看,"尚可"二字對心高氣傲的高貴妃來說,恐怕是極大的羞辱。難怪那天高貴妃聽說乾隆誇我字好會那麽生氣——雖然那隻是"蘇常在"不是我。
    "小主,明日要去給皇後娘娘請安,奴婢幫您準備衣裳吧?"
    "好。"我點點頭,突然想到什麽,"等等,我入宮以來,見過皇上嗎?"
    翠兒露出困惑的表情:"小主上月曾在乾清宮外遠遠見過皇上一麵,回來後還說皇上"氣度非凡"呢。"
    看來"蘇常在"對乾隆是有好感的。我思索著,乾隆二年,皇帝才二十七歲,正值青年,與後世畫像中那個中年發福的乾隆形象應該大不相同。
    翠兒退下後,我從枕頭下取出一個小本子,用自製的炭筆寫下這幾天的觀察。這是我偷偷製作的"後宮生存筆記",記錄著重要人物關係和曆史事件。
    "乾隆二年四月...富察皇後健在,高貴妃得寵,如懿為嫻妃..."我一邊寫一邊回憶著清史知識,"按照曆史,富察皇後將在乾隆十三年去世,如懿繼立為後..."
    但當我翻到記錄當天事件的頁麵時,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根據翠兒透露的消息,昨天乾隆處理了一起科舉舞弊案,處斬了三名主犯。可我清楚地記得,曆史上這起案件應該發生在乾隆三年才對。
    是翠兒記錯了,還是曆史記載有誤?又或者...這個世界的曆史軌跡與我知道的不完全相同?
    我合上本子,心中升起一絲不安。如果曆史事件的時間點有出入,那我依賴的曆史知識就未必準確了。這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次日清晨,翠兒早早把我叫醒,精心為我梳妝打扮。
    "今日皇後娘娘在長春宮召見新入宮的嬪妃,小主可要好好表現。"翠兒一邊為我梳頭一邊說。
    銅鏡中的我被打扮得端莊秀麗:兩把頭梳得一絲不苟,點綴著簡單的珠花;淡粉色的旗袍襯得膚色白皙;唇上點了淺淺的胭脂,既不張揚也不顯寡淡。
    "翠兒,你手藝真好。"我由衷讚歎。
    翠兒臉一紅:"小主過獎了。小主天生麗質,奴婢隻是稍加修飾罷了。"
    長春宮外已聚集了七八位年輕妃嬪,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我站在隊伍末尾,悄悄觀察著這些"同事"。
    "蘇妹妹今日氣色真好。"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我轉身,看見如懿正含笑看著我。她今日穿了一件藕荷色的旗袍,發飾簡單大方,在一眾爭奇鬥豔的妃嬪中顯得格外清新脫俗。
    "嫻妃娘娘金安。"我趕緊行禮。
    如懿虛扶一下:"妹妹不必多禮。前日匆匆一見,未來得及多聊。妹妹入宮後可還習慣?"
    "托娘娘的福,一切都好。"我謹慎地回答。
    如懿似乎想說什麽,但這時太監尖細的聲音響起:"皇後娘娘駕到——"
    眾人立刻按位次站好,恭敬行禮。富察皇後緩步走來,身著明黃色鳳袍,頭戴點翠鳳冠,端莊威嚴中又不失親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起來吧。"皇後在主位坐下,目光掃過我們這些新人,"今日召各位妹妹來,是想認識一下新入宮的姐妹,也說說宮裏的規矩。"
    接下來是冗長的宮廷禮儀講解。我努力記住每一個細節,生怕漏掉什麽重要信息。皇後說話時,我注意到她的目光不時瞥向如懿,眼神複雜難辨。
    "...最重要的是安分守己,盡心侍奉皇上,為皇家開枝散葉。"皇後說完,端起茶盞抿了一口。
    "皇後娘娘教導得是。"高貴妃第一個附和,"隻是有些人啊,入宮沒幾天就想著勾引皇上,真是不知廉恥。"
    她邊說邊意有所指地看向我。我心頭一緊,不知如何回應。
    "高妹妹言重了。"如懿不緊不慢地開口,"姐妹們入宮本就是為了侍奉皇上,隻要守規矩,得皇上歡心是好事。"
    高貴妃冷哼一聲,還想說什麽,皇後已放下茶盞:"好了,今日就到這裏吧。本宮乏了。"
    離開長春宮,我長舒一口氣。剛才的暗流湧動讓我這個現代人頗不適應。
    "蘇妹妹留步。"
    我轉身,看見如懿朝我走來:"娘娘有何吩咐?"
    "本宮要去禦花園走走,妹妹可願同行?"
    我受寵若驚,連忙答應。禦花園中百花盛開,香氣襲人。如懿遣退隨從,隻留我和她在一條小徑上漫步。
    "妹妹別把高貴妃的話放在心上。"如懿輕聲道,"她性子直,但人不壞。"
    我暗自挑眉。曆史上高曦月可不是什麽善茬,如懿這話要麽是客套,要麽就是太過善良。
    "多謝娘娘關心。嬪妾初入宮中,許多規矩都不懂,還望娘娘多多指教。"
    如懿微微一笑:"本宮見妹妹與旁人不同,不卑不亢,很是難得。"她停頓一下,"妹妹可讀過書?"
    "略識幾個字。"我謙虛道。
    "本宮那裏有幾本詩集,妹妹若有興趣,可來翊坤宮坐坐。"
    我心頭一喜,這是如懿在向我拋出橄欖枝啊!正要答謝,前方忽然傳來一陣騷動。
    "皇上駕到——"
    我和如懿連忙退到路邊跪下。透過低垂的眼簾,我看見一隊人馬朝這邊走來。為首的男子身著明黃色龍袍,身材挺拔,步履生風。
    "起來吧。"一個低沉威嚴的聲音響起。
    我謝恩起身,仍不敢抬頭。
    "嫻妃也在此賞花?"乾隆問道。
    "回皇上,臣妾正與蘇常在散步。"如懿恭敬回答。
    "蘇常在?"乾隆似乎有些疑惑。
    我心跳如鼓,壯著膽子抬頭看了一眼,正好對上乾隆探究的目光。他比我想象中更年輕英俊,眉目如刀削般分明,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渾身散發著不怒自威的氣勢。
    "你就是前日獻上書法的那位常在?"乾隆問道。
    我一愣,完全不知道"蘇常在"還獻過書法。幸好如懿及時解圍:"皇上,蘇妹妹那日寫的《蘭亭集序》臨摹,皇上還誇有"女子中少見的風骨"呢。"
    "啊,想起來了。"乾隆點頭,"你臨摹的是馮承素摹本吧?筆法雖稚嫩,但結構把握得不錯。"
    我手心冒汗,隻能硬著頭皮回答:"嬪妾慚愧,隻是胡亂臨摹,不敢當皇上誇獎。"
    乾隆似乎對我的謙遜很滿意:"愛妃不必過謙。朕記得你父親是通政司參議?能教出這樣的女兒,想必也是書香門第。"
    "家父確實喜愛書法。"我順著他的話回答。
    "皇上,"如懿適時插話,"蘇妹妹對詩詞也頗有見解,方才正與臣妾討論李太白的《清平調》呢。"
    乾隆挑眉:"哦?那你覺得"雲想衣裳花想容"這一句如何?"
    我暗叫一聲苦。如懿啊如懿,你這不是給我挖坑嗎?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隻能調動全部文學知識應對。
    "回皇上,嬪妾以為這句妙在以虛寫實。不直接描寫楊貴妃的美貌,而是通過"雲"與"花"的向往來側麵烘托,令人遐想聯翩。"我頓了頓,鼓起勇氣補充,"不過嬪妾鬥膽認為,李白此詩雖是讚美貴妃,卻也暗含諷喻。"解釋春風無限恨"一句,似在暗示君王耽於美色可能帶來的隱憂。"
    說完我就後悔了。在一個專製君王麵前談論"諷喻",這不是找死嗎?
    空氣凝固了幾秒。如懿緊張地看著乾隆,我也屏住了呼吸。
    出乎意料的是,乾隆突然大笑起來:"好!說得好!朕許久沒聽到如此獨到的見解了。"他眼中閃爍著讚賞的光芒,"蘇常在果然不俗。嫻妃,你這位新交的朋友很有意思。"
    如懿鬆了一口氣,含笑看我一眼。
    乾隆又詢問了我的讀書情況,我謹慎地表示自己隻讀過一些詩詞和史書。他顯得很有興趣,臨別時甚至說:"改日朕要考考你的學問。"
    目送乾隆離去,我雙腿發軟,差點站不穩。
    "妹妹方才真是膽大。"如懿低聲道,"不過皇上顯然很欣賞你。"
    "多虧娘娘提攜。"我真心實意地道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懿搖搖頭:"是你的才華打動了皇上。不過..."她猶豫了一下,"高貴妃若知道此事,恐怕會不高興。妹妹近日要小心些。"
    回到寢宮,我立刻癱倒在榻上。短短半天,我不僅見識了後宮明爭暗鬥,還意外獲得了乾隆的青睞。這進展快得讓我頭暈。
    翠兒興衝衝地跑進來:"小主!皇上派人送賞賜來了!"
    我驚訝地坐起身。幾個太監捧著托盤進來,上麵放著文房四寶和幾卷宣紙。
    "皇上說,蘇常在書法有潛質,特賜湖筆徽墨,望勤加練習。"為首的太監尖聲道。
    我謝恩接過,心中五味雜陳。在現代,我的書法水平連小學生都不如;而在這裏,卻因"書法"得到皇帝賞識。命運的諷刺莫過於此。
    待太監們退下,翠兒激動地翻看賞賜:"小主,這可是上好的澄心堂紙和李廷珪墨!連貴妃娘娘都不一定有呢!"
    我卻沒有她那麽興奮。如懿的警告言猶在耳。高貴妃知道這事後,會有什麽反應?我這位"蘇常在"突然成了皇帝關注的對象,在後宮這個大染缸裏,究竟是福是禍?
    夜深人靜時,我再次翻開那本秘密筆記,記錄下今天的遭遇。在"乾隆"那一欄,我特別標注:"與史書記載的形象有出入,更開明,欣賞有思想的女性。"
    翻到"高貴妃"一頁,我畫了個大大的問號,然後寫下:"需警惕,可能的敵人。"
    最後,在"如懿"的名字旁,我畫了一顆小星星,並寫道:"目前看來是可靠的盟友。"
    合上本子,我望向窗外的明月。來到這個世界的第四天,我已經被卷入了後宮的漩渦中。前方等待我的是什麽?我不知道。但有一點是確定的——我必須更加小心,因為在這個世界裏,一步走錯,可能就是萬劫不複。
    喜歡綜影視:過分覬覦請大家收藏:()綜影視:過分覬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