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夢華錄1
字數:5035 加入書籤
《宋月今時》 茶盞生光
玻璃展櫃裏的青釉茶盞在射燈下泛著幽潤的光,林疏桐的鑷子尖剛碰到盞沿,指尖突然一痛。
\"嘶——\"她慌忙抽手,那茶盞卻像活了似的往她掌心貼。博物館的空調風裹著檀木香湧來,再睜眼時,她正站在一條青石板巷裏,鼻尖縈繞著濕冷的雨氣,遠處飄來若有若無的茉莉香。
\"姑娘?姑娘可要買花?\"
林疏桐轉頭,見一個穿月白衫子的小丫鬟提著竹籃,籃裏堆著半開的茉莉,沾著星星點點的水珠。她低頭看自己,身上換了件藕荷色襦裙,布料柔軟得像是宋錦,腕間還係著半幹的帕子,繡著並蒂蓮。
\"這是...?\"她聲音發顫,指尖無意識摸向頸間——那裏本戴著枚和田玉平安扣,此刻卻換成了粒褪色的珍珠,用細紅線穿著,沾著些茶漬。
小丫鬟順著她的目光看過來,忽然露出警惕:\"你莫不是來砸場子的?我家娘子剛搬來半條街,前日才支起茶棚,你倒先打聽這些?\"
茶棚?林疏桐心裏一緊。她記得《夢華錄》裏,趙盼兒三人初到東京時,確實在馬行街支過茶棚。難道...她低頭看自己裙角沾的泥點,又聞了聞帕子上的茶漬,是龍鳳團茶的味道,混著點炒米的焦香。
\"我...我找趙盼兒娘子。\"她深吸一口氣,決定賭一把。
小丫鬟上下打量她:\"你找我家娘子作甚?莫不是來討茶錢的?前日裏有個穿湖藍衫子的公子,說定了茶錢卻沒給,可把我家娘子氣著了。\"
林疏桐想起劇情裏,趙盼兒初來乍到被地痞糾纏,後來靠點茶手藝站穩腳跟。她忙道:\"我不是來討債的,我是...我會點茶。\"
小丫鬟愣了:\"點茶?你會得比我家娘子還好?\"
\"我...\"林疏桐剛要解釋,就聽見巷口傳來清脆的車鈴聲。一輛青布馬車停在茶棚前,車簾掀開,露出個穿月白繡蝶襦裙的身影,鬢邊斜插一支珍珠步搖,正是記憶裏趙盼兒初到東京時的模樣。
\"宋引章!\"趙盼兒扶著丫鬟的手下車,抬頭看見林疏桐,眉峰微挑,\"這位是?\"
\"回娘子,她說是來找您的,還說會點茶。\"小丫鬟撓頭。
趙盼兒上下打量林疏桐,目光在她腕間的珍珠帕子上頓了頓:\"會點茶?可敢與我比試?\"
林疏桐心跳如鼓。她記得原著裏,趙盼兒的點茶術是跟著茶坊裏的老嬤嬤學的,雖比不得宮中茶宴的精致,卻也足夠驚豔。可她呢?作為茶學研究生,她能背出《茶錄》《品茶要錄》裏的每一句,能分辨出不同水溫下茶葉的舒展姿態,甚至能複原失傳的\"分茶\"技法。
\"求之不得。\"她揚眉,\"請娘子指定茶品、茶器。\"
趙盼兒眼中閃過一絲興味:\"今日茶棚裏隻有建州茶,茶器是最普通的兔毫盞。\"
\"無妨。\"林疏桐跟著走進茶棚,看趙盼兒親自擦淨茶台,取來茶筅、茶碾、茶羅。她注意到趙盼兒的茶碾是青竹製的,邊緣有些毛糙——這和她在博物館見過的宋代銀製茶碾不同,倒更符合市井茶坊的實際情況。
\"茶來。\"趙盼兒遞過茶餅。
林疏桐接過,指尖觸到茶餅的紋路。她記得點茶的第一步是\"炙茶\",用竹夾夾住茶餅,在火上烤至表麵微焦,以激發香氣。可原劇中趙盼兒似乎沒這一步?她抬眼看向趙盼兒,對方正用茶針在茶餅上戳出小孔,準備碾茶。
\"娘子,這茶餅烤過嗎?\"林疏桐脫口而出。
趙盼兒一怔:\"烤?不烤怎麽碾?\"
\"建州茶性涼,需烤至"蝦蟆背",即表麵出現細密小泡,方能激發茶氣。\"林疏桐想起《茶錄》裏的記載,\"若直接碾,茶末易浮,點茶時難聚。\"
茶棚裏原本圍了幾個閑漢,此刻都伸著脖子聽。趙盼兒眯起眼:\"你倒像個行家。\"
\"我...讀過些茶書。\"林疏桐耳尖發燙,\"請娘子信我一次,烤過的茶末,點出的沫餑更綿密。\"
趙盼兒盯著她看了片刻,突然笑了:\"好,我倒要看看你怎麽烤。\"她接過茶餅,遞給旁邊的小茶博士,\"按這位姑娘說的,烤到蝦蟆背。\"
茶博士依言烤茶,果然茶餅表麵漸漸浮起細密的小泡,香氣也變得清冽起來。林疏桐接著碾茶,她特意換了塊幹淨的石磨——原劇中趙盼兒用的茶磨似乎有些舊,石縫裏還沾著茶垢,會影響茶末的純淨度。
\"茶羅要過兩次。\"她邊篩邊解釋,\"第一次去粗,第二次留細,這樣點茶時沫餑才勻。\"
趙盼兒的手指輕輕敲著茶台,目光落在她熟練的動作上。待茶末篩好,林疏桐取來茶筅,在茶盞中注入熱水,手腕開始高速擊拂。白色的泡沫從盞底升起,如積雪覆碗,漸漸聚成細密的雲頭雨腳。
圍觀的人發出低低的驚歎。趙盼兒接過茶盞,抿了一口,眼睛慢慢睜大:\"這沫餑...竟比我在杭州時喝的還要綿密。\"她抬眼看向林疏桐,\"你到底是誰?\"
林疏桐正要說話,茶棚外突然傳來喧嘩。幾個穿皂衣的公差踢開布簾,為首的絡腮胡舉著塊木牌:\"開封府捕快,趙盼兒何在?\"
趙盼兒臉色驟變。林疏桐心裏一沉——這是原著裏的重要情節,趙盼兒因歐陽旭的事被牽連,遭官府追查。她下意識擋在趙盼兒身前:\"官爺,我們隻是賣茶的,能有什麽事?\"
\"賣茶的?\"絡腮胡掃了眼茶棚裏的茶盞,目光落在林疏桐腕間的珍珠帕子上,\"這帕子倒是精致,莫不是偷的?\"
\"這是我...我自己繡的!\"林疏桐急得額頭冒汗。她記得原著裏,趙盼兒曾被誣陷偷首飾,後來靠顧千帆解圍。可現在顧千帆還沒出現,她該怎麽辦?
\"且慢。\"
一道清冽的聲音從門口傳來。眾人轉頭,見個穿玄色錦袍的男子立在簷下,腰間懸著塊銀魚袋,眉目如刀,正是顧千帆。他掃了眼公差,又看向林疏桐:\"這位娘子的帕子,我在樊樓見過。昨日裏,尚衣監的王都頭還跟我提起,說他新得的南海珍珠,被女兒拿去繡了帕子送人。\"
絡腮胡的臉色變了:\"顧...顧都頭?\"
顧千帆沒理他,徑直走到林疏桐麵前,目光落在她頸間的珍珠上:\"這顆珍珠,可是在樊樓"映月閣"買的?\"
林疏桐猛地抬頭。她記得原著裏,顧千帆曾為了幫趙盼兒,去樊樓買珍珠。難道...他認錯人了?可她頸間的珍珠確實是方才在茶棚裏撿的,帕子也是趙盼兒給的——等等,趙盼兒的帕子?
她低頭看帕子,這才發現帕角的針腳有些不同。原主的帕子是並蒂蓮,這帕子上的蓮花紋路更繁複,像是新繡的。難道...她穿越時,和真正的趙盼兒互換了身份?
\"回都頭,這帕子是...\"趙盼兒突然開口,\"是我借給這位姑娘的。她方才說要學點茶,我便把帕子給她擦手了。\"
顧千帆的目光在兩人之間轉了轉,忽然笑了:\"原來如此。\"他轉向公差,\"這幾位是來抓捕逃犯的?\"
\"是!\"絡腮胡挺直腰板,\"歐陽旭狀告趙盼兒拐帶財物,大人命我們...\"
\"歐陽旭?\"顧千帆冷笑,\"歐陽旭如今在應天府當通判,昨日才遞了帖子給我,說要請我喝酒。他若敢誣告,我便把他的帖子撕了喂狗。\"
公差們麵麵相覷,絡腮胡硬著頭皮道:\"可...可王都頭說...\"
\"王都頭?\"顧千帆眯起眼,\"王煥之?他上月剛被參了二十條貪墨,如今躲在家裏裝病呢。\"他抽出腰間的銀魚袋晃了晃,\"看見這魚符沒?開封府尹親授的巡檢使,你說的話,比他管用。\"
公差們哄然退散。趙盼兒鬆了口氣,向顧千帆福了福身:\"多謝顧都頭解圍。\"
顧千帆沒接話,目光又落在林疏桐身上:\"這位娘子...可是懂茶?\"
林疏桐點頭。她注意到顧千帆腰間的玉佩——原著裏,這是皇後賜的,後來成了他和趙盼兒的定情信物。此刻玉佩在她眼前晃,她突然想起博物館那枚青釉茶盞的說明:\"此盞出土於河南寶豐清涼寺,為北宋天青釉精品,推測為宮廷禦用。\"
而她穿越時,正是握著那枚茶盞。
\"顧都頭可懂分茶?\"她突然開口,\"我昨日在茶書裏看到,分茶需用清水在茶沫上畫出圖案,謂之"茶百戲"。\"
顧千帆挑眉:\"哦?\"
\"我試過。\"林疏桐端起茶盞,用茶筅輕輕擊拂,待沫餑濃密,取過一支細筆,蘸了清水在上麵畫了朵梅花。泡沫遇水不散,梅花漸漸顯形,竟比真花還靈動。
趙盼兒捂住嘴:\"這...這是神仙手段?\"
顧千帆盯著茶盞裏的梅花,喉結動了動:\"你究竟是誰?\"
林疏桐望著他深邃的眼眸,忽然笑了:\"我是個...愛茶的人。\"
巷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夕陽透過雲層灑在茶棚上,將三個人的影子拉得很長。遠處傳來賣花擔子的吆喝,茉莉香混著茶香,在風裏散成一片溫柔的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