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夢華錄12
字數:3470 加入書籤
《宋月今時》第十二章 茶香入宮
穀雨剛過,杭州城的茶香裹著濕潤的水汽漫進了鳳凰山的禦茶院。林疏桐捧著青瓷茶盞站在廊下,望著簷角懸掛的\"禦茶\"金牌在風裏輕晃,指尖微微發顫——這是她第三次接到宮裏的茶引,前兩次都是給太後供茶,今日卻是皇上欽點的\"雨前龍井\"。
\"林姑娘,皇上派了小黃門來催。\"茶博士阿福踮腳遞過個描金托盤,\"說是要趕在穀雨夜前送到紫宸殿。\"他壓低聲音,\"聽說今早蔡相府的人去了禦茶院,說咱們的茶"不合規矩"......\"
林疏桐接過托盤,茶盞裏的\"蘭雪芽\"還帶著晨露。她望著茶盞底部的冰裂紋,忽然想起昨夜顧千帆說的話:\"蔡京昨日在相府設宴,席間有人喝了咱們的茶,說"茶氣太清,壓不住官威"。\"她摸了摸頸間的珍珠,帕子上的並蒂蓮在陽光下泛著暖光——這是陳家嫡女的遺物,或許能給她些底氣。
禦茶院的偏廳裏,小黃門正對著茶盞皺眉。他捏著茶筅的手直抖,茶沫在盞裏散了又聚,聚了又散,始終不像林疏桐演示的那樣能畫出山水。林疏桐輕笑一聲,接過茶筅:\"小公公,這茶沫要"七湯點注",頭湯醒茶,二湯擊拂,三湯......\"
\"停!\"小黃門猛地縮回手,\"我隻消茶能喝就行,誰要學這些花把式?\"他指了指茶盞,\"皇上要的是"清苦回甘",你這兒倒好,茶沫比茶還多!\"
林疏桐剛要解釋,廊外傳來腳步聲。顧千帆穿著玄色直裰走進來,腰間玉牌在廊下的燈籠下泛著冷光。他掃了眼小黃門,聲音沉得像壓著塊鐵:\"小公公若是嫌麻煩,不妨直說。\"
小黃門的臉色瞬間煞白。他慌忙作揖:\"顧都頭誤會了,小的隻是怕誤了聖命......\"他偷瞄了眼林疏桐,\"林姑娘的茶是好茶,可這"茶百戲"的講究,宮裏頭沒這規矩......\"
\"規矩是人定的。\"顧千帆打斷他,\"太祖皇帝當年在禦書房點茶,用的就是"七湯點注",茶沫裏還能畫出龍紋。你且看——\"他接過茶筅,手腕輕旋,茶沫在盞中翻湧,竟真的浮出條水紋龍,\"這是朕當年在《茶錄》裏見過的手法,小公公可知?\"
小黃門的眼睛瞪得溜圓。他慌忙翻找懷裏的茶經,手指在\"宋茶十六式\"那頁停住,額頭瞬間沁出冷汗:\"顧...顧都頭說的是!小的有眼無珠......\"
林疏桐望著顧千帆的側影,喉間泛起甜意。她想起昨夜他翻《茶錄》的模樣,燭火映著他眉骨的陰影,手指在\"茶百戲\"那頁反複摩挲,像在觸摸什麽珍貴的舊物。
\"林姑娘,皇上口諭。\"小黃門捧著明黃緞子跪下來,\"著"半盞月"茶坊每日供茶十盞,專供紫宸殿用。另,著顧都頭明日陪同林姑娘進宮謝恩。\"
茶棚裏頓時炸了鍋。趙盼兒舉著茶筅蹦起來:\"好啊!咱們要去見皇上了!\"陳阿公抹著淚直念叨:\"老夫人顯靈了,老夫人顯靈了......\"
次日清晨,林疏桐跟著顧千帆走進紫宸殿時,晨霧還未散盡。殿內檀香繚繞,皇上穿著月白袞服坐在龍椅上,目光掃過她懷裏的茶箱,又落在她頸間的珍珠上:\"你就是"半盞月"的林姑娘?\"
\"草民林疏桐,參見皇上。\"林疏桐跪下行禮,茶箱在青磚上磕出輕響。
\"平身。\"皇上的聲音溫和,\"朕昨日喝了你的茶,茶沫裏畫著九溪山水,倒讓朕想起年輕時在西湖邊讀書的日子。\"他指了指案上的茶盞,\"這盞是官窯的,可朕總覺得少了點什麽。\"
林疏桐抬頭,正見皇上目光落在她腕間的帕子上。並蒂蓮的針腳在晨光裏若隱若現,和茶盞的冰裂紋竟有幾分相似。她忽然想起陳家茶譜裏的話:\"茶盞如人,茶帕如魂,二者相得,方得茶韻。\"
\"皇上,\"她輕聲說,\"草民有件東西,或許能讓茶更合聖意。\"
她取出帕子,輕輕鋪在茶盞旁。並蒂蓮的花瓣在晨光裏泛著珍珠白,和茶盞的青釉相映成趣。皇上的目光頓了頓,突然笑了:\"好個"並蒂雙蓮"!當年朕與皇後成婚前,她親手繡的帕子也是這花樣。\"
林疏桐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想起博物館那枚茶盞內底的\"月\"字,想起陳家嫡女小像上的並蒂蓮——或許,這帕子和茶盞,本就是一對。
\"林姑娘,\"皇上的聲音裏帶著幾分感慨,\"朕準你每月進宮供茶三次。另外,\"他指了指顧千帆,\"顧愛卿,你與林姑娘同去陳家茶園,查查那地契的事。蔡京最近總在朕耳邊說"茶稅虧空",朕倒要看看,是他管得嚴,還是有人鑽了空子。\"
退朝時,顧千帆走在林疏桐身側。他的玄色直裰被風掀起一角,露出腰間玉牌上的\"守正\"二字。林疏桐望著他挺直的脊背,忽然開口:\"顧都頭,你昨日在《茶錄》上翻的那頁,是不是寫著"茶帕同源"?\"
顧千帆腳步微頓,轉頭看她:\"你怎麽知道?\"
\"我見過陳家嫡女的茶譜。\"林疏桐摸了摸頸間的珍珠,\"上麵也寫著,"茶帕為魂,茶盞為體,二者合一,方得茶中真意"。\"
顧千帆的目光變得柔和。他望著遠處鳳凰山的輪廓,輕聲道:\"我祖父當年在陳家做茶博士,曾說過,陳家嫡女的茶帕和茶盞,是一對兒"並蒂蓮"。後來戰亂失散,茶盞進了皇宮,茶帕......\"他頓了頓,\"後來在杭州出現,被個穿藕荷裙的姑娘撿到了。\"
林疏桐的手不自覺地撫過帕子。帕角的針腳突然變得滾燙,像在傳遞某種溫度。她想起穿越前博物館的那枚茶盞,此刻一定還立在展櫃裏,而它的\"魂\",此刻正握在她手裏。
暮色降臨時,兩人騎馬回杭州。顧千帆的馬速慢了些,林疏桐能聽見他的心跳聲,和著馬蹄聲,像首古老的茶歌。她摸出帕子,在風裏展開——並蒂蓮的花瓣上,不知何時凝了層薄露,像極了茶盞裏的茶沫。
\"顧都頭,\"她輕聲說,\"你說要是能把陳家茶園的地契找回來,是不是就能讓"半盞月"的茶,香到更遠的地方?\"
顧千帆望著她發亮的眼睛,喉結動了動:\"會的。\"他從懷裏掏出個小布包,\"這是我讓人從蘇州捎來的新茶種,說是"明前龍井",等茶園的土鬆了,咱們就種下去。\"
林疏桐接過布包,指尖觸到裏麵圓滾滾的茶籽。她忽然想起陳懷安說的話:\"茶籽存,茶緣續。\"或許,這就是茶魂的秘密——它不僅在茶盞裏,不在茶譜裏,更在每一個愛茶的人心裏。
風裏有茶香飄來,混著茉莉,混著希望。林疏桐望著前方的杭州城,燈火漸次亮起,像撒了把星星在人間。她摸了摸頸間的珍珠,又看了看懷裏的茶譜——陳家嫡女的小像在陽光下泛著暖光,像在說:\"看,茶魂續上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