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夢華錄13
字數:2686 加入書籤
《宋月今時》第十三章 茶餅藏契
穀雨後的九溪茶園,茶壟裏的嫩芽綠得發亮,像撒了層碎玉在青苔上。林疏桐蹲在竹匾前挑茶青,指尖剛碰到片芽頭,就聽見山腳下傳來喧嘩。趙盼兒提著竹籃跑上來,鬢角的茉莉被風揉得亂顫:\"不好了!周管家帶著二十個衙役,說咱們"私占官田",要封茶園!\"
林疏桐直起腰,望著山腳下那隊皂衣人。為首的胖衙役舉著塊木牌,正是前日在杭州城門口貼告示的那張:\"外鄉茶商私占官田,著令三日內遷館\"。她摸了摸腰間的茶餅——今早新製的\"蘭雪芽\",茶末裏還混著陳阿公給的野菊幹。
\"盼兒,把茶簍裏的"雨前龍井"拿出來。\"她轉身對阿福道,\"挑十斤最嫩的,用陳阿公的老茶罐裝。\"
趙盼兒會意,從竹籃裏掏出個青瓷罐,罐身刻著並蒂蓮——是她連夜用杭州繡娘的手藝重新描的。林疏桐往罐裏撒了把茉莉蜜餞,又倒了撮陳皮:\"這是給周管家的"見麵禮"。\"
山腳下,周管家的靴底碾著茶青,鼻孔裏哼著冷笑:\"林姑娘,蔡大人說了,這茶園的土是官田,你種的是"黑心茶"。\"他的目光掃過茶簍裏的茶餅,\"聽說你這茶餅裏摻了野茶梗,本官要......\"
\"周大人且慢!\"林疏桐捧著茶罐迎上去,\"這茶餅是我親手做的,您嚐嚐再定罪。\"她揭開罐蓋,茶香混著茉莉香湧出來,\"這是"蘭雪芽",配杭州的碧螺春,能喝出江南的春味。\"
周管家捏起塊茶餅,指甲蓋大的茶末簌簌落在手心裏。他剛要皺眉,趙盼兒突然拽住他的袖子:\"周大人可知,這茶餅裏的茶青,是陳家茶園的"一芽一葉"?\"她指了指茶壟裏的茶樹,\"陳家老茶農陳阿公在茶園守了四十年,每片葉子都能對上號!\"
周管家的手頓了頓。他瞥了眼陳阿公——老人正站在茶壟邊,手裏攥著把銅鑰匙,指節發白。那是茶園門的鑰匙,藏在老槐樹第三根樹杈的樹洞裏,他昨夜才從陳阿公嘴裏套出來。
\"陳阿公,\"周管家堆起笑,\"您老說說,這茶園是不是官田?\"
陳阿公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彎著腰幾乎要栽倒。林疏桐忙扶住他,觸到他後背的冷汗——老人是故意裝的。她輕聲道:\"阿公,您歇著,我來。\"
她轉向周管家,聲音清亮:\"周大人可知,太宗皇帝當年賜陳家茶園時,立過塊碑?\"她指了指茶園深處的老樟樹,\"碑上刻著"永不起佃"四個大字,您若不信,不妨派人去挖。\"
周管家的臉色變了變。他派了個衙役去挖,不多時,那衙役跌跌撞撞跑回來:\"大人!碑...碑在樹底下,真的刻著字!\"
山風掠過茶園,吹得茶枝沙沙響。周管家的額頭沁出冷汗,突然瞥見林疏桐捧著的茶罐——罐身的並蒂蓮在陽光下泛著珍珠白,和他昨日在相府見過的蔡京小妾的帕子,花樣竟有幾分相似。
\"林姑娘,\"他幹笑兩聲,\"這茶確實不錯。蔡大人說了,您要是肯把這茶餅送我兩斤,這茶園的事......\"
\"送不得。\"顧千帆的聲音從山腳下傳來。他穿著玄色直裰,腰間玉牌在風裏閃著冷光,\"周大人可知,這茶餅裏的茶末,摻了陳家祖傳的"蘭雪芽"茶種?\"他指了指茶罐,\"這種茶隻在杭州九溪生長,換了地方就長不出這股清香味。\"
周管家的臉瞬間煞白。他想起昨夜蔡京的信——\"若查不到地契,便說茶園是官田,奪了給蔡府茶行\"。可眼前的茶餅,分明是蔡府茶行求而不得的\"貢茶\"。
\"走!\"周管家揮了揮手,帶著人灰溜溜地下了山。茶壟裏頓時爆發出歡呼聲,陳阿公抹著淚直念叨:\"好!好!茶魂沒斷!\"
暮色降臨時,林疏桐坐在竹棚裏點茶。茶盞裏浮著雪沫,上麵用茶針點了朵並蒂蓮。顧千帆端著茶盞湊過來,盞裏的茶沫上,不知何時多了片茶葉——是今早采的\"一芽一葉\",葉底嫩黃,像片小荷葉。
\"這茶餅裏的茶末,\"他突然開口,\"和我在皇宮裏見的"龍團勝雪",手法很像。\"
林疏桐的手頓了頓。她想起博物館那枚茶盞內底的\"月\"字,想起陳家茶譜裏的話:\"茶帕為魂,茶盞為體,二者合一,方得茶中真意\"。或許,這茶餅裏的秘密,比她想的更深。
\"顧都頭,\"她輕聲說,\"你說要是能把陳家茶園的地契找回來,是不是就能讓"半盞月"的茶,香到更遠的地方?\"
顧千帆望著她發亮的眼睛,喉結動了動。他從懷裏掏出個小布包,\"這是我讓人從蘇州捎來的新茶種,說是"明前龍井",等茶園的土鬆了,咱們就種下去。\"
林疏桐接過布包,指尖觸到裏麵圓滾滾的茶籽。她忽然想起陳懷安說的話:\"茶籽存,茶緣續。\"或許,這就是茶魂的秘密——它不僅在茶盞裏,不在茶譜裏,更在每一個愛茶的人心裏。
風裏有茶香飄來,混著茉莉,混著希望。林疏桐望著前方的杭州城,燈火漸次亮起,像撒了把星星在人間。她摸了摸頸間的珍珠,又看了看懷裏的茶譜——陳家嫡女的小像在陽光下泛著暖光,像在說:\"看,茶魂續上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