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小巷人家3
字數:9225 加入書籤
紡織廠的大喇叭裏傳出激昂的音樂聲,林小滿抬頭看了眼牆上的日曆——1982年5月15日,她已經穿越到這個時代整整一個月了。
\"小林,廠長找你!\"技術科的老周探頭進來喊道。
林小滿放下手中的繪圖筆,整了整衣領。這一個月裏,她憑借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外語能力,在技術科站穩了腳跟。不僅整理完善了所有設備圖紙檔案,還翻譯了三份進口設備說明書,解決了困擾廠裏許久的技術難題。
廠長辦公室寬敞明亮,牆上掛滿了錦旗和獎狀。王廠長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頭發花白,眼神銳利。
\"小林同誌,坐。\"王廠長指了指對麵的椅子,\"聽說你在大學學的是機械?\"
林小滿心裏一緊。她檔案上寫的是高中畢業,哪來的大學學曆?但轉念一想,可能是自己表現出來的專業能力讓人誤會了。
\"我...自學過一些。\"她含糊地回答。
王廠長笑了笑:\"年輕人謙虛是好事。下個月市裏要舉辦紡織係統技術比賽,各廠選派三名代表參加。我和幾個科長商量過了,決定派你去。\"
林小滿驚訝地瞪大眼睛:\"我?我才來一個月...\"
\"時間不是問題,能力才是關鍵。\"王廠長從抽屜裏拿出一份文件,\"這是比賽大綱,你準備一下。如果取得好成績,廠裏會考慮給你轉正定級。\"
走出廠長辦公室,林小滿的手微微發抖。技術比賽?她對80年代的紡織技術了解有限,怎麽比?但轉念一想,這也許是她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的機會。
回到技術科,她立刻開始研究比賽大綱。比賽分為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兩部分,理論部分包括紡織機械原理、工藝流程等;實操則是故障排除和工序優化。林小滿鬆了口氣——這些正是她的強項。
\"老周,能借我一些技術手冊看看嗎?\"她問道。
老周推了推老花鏡:\"都在後麵櫃子裏,自己拿。不過那些書很枯燥,你看得懂嗎?\"
\"試試看。\"林小滿笑了笑。
接下來的兩周,林小滿幾乎住在了廠裏。白天正常工作,晚上就啃那些發黃的技術手冊。有些概念已經過時,有些則與現代紡織理論一脈相承。她將有用的內容整理成筆記,並嚐試用現代思維重新解讀。
比賽前一天晚上,林小滿在莊家吃飯時明顯心不在焉。
\"小林,最近工作很忙?\"黃玲夾了塊紅燒肉放到她碗裏。
\"嗯,明天要參加一個比賽。\"林小滿勉強笑了笑。
一直沉默的莊圖南突然開口:\"什麽比賽?\"
\"紡織係統的技術比賽。\"林小滿扒了口飯,\"我沒把握...\"
\"你行的。\"莊圖南的聲音很輕,但很堅定,\"我看過你畫的那些圖紙,思路很清晰。\"
林小滿抬頭看他,發現他正專注地望著自己,眼神中有種莫名的信任。她的心突然跳快了一拍。
比賽當天,蘇州紡織局的大禮堂裏聚集了來自各廠的近百名選手。林小滿深吸一口氣,走進考場。
理論考試比她想象的簡單許多。那些在現代已經普及的知識,在這個時代還是新鮮概念。當其他選手還在苦思冥想時,她已經答完了一半題目。
實操環節更加順利。考官設置了幾處紡織機故障,要求選手排查並修複。林小滿一眼就看出問題所在——多年的建築設計經驗讓她對機械結構有著敏銳的直覺。她不僅快速修複了故障,還提出了優化建議,讓考官們連連點頭。
最後一項是工序優化。考官給出一個傳統紡織流程,要求選手提出改進方案。林小滿思考片刻,大膽引入了現代流水線管理的理念,將原本分散的工序重新整合,設計出一條高效連續的生產線。
\"這位同誌,你的思路很新穎啊。\"一位白發考官扶了扶眼鏡,\"這種"單元化生產"的概念,國內還很少見。\"
林小滿心裏一驚——她忘了這種管理方法在80年代初的中國還未普及。但事已至此,隻能硬著頭皮解釋:\"我是從一本外國雜誌上看到的,覺得很有道理,就試著應用了一下。\"
考官們交換了一下眼神,低聲討論了幾句。
三天後,比賽結果公布:蘇州第三紡織廠獲得團體第二名,林小滿個人獲得\"技術能手\"稱號。廠裏為此專門開了表彰大會,王廠長親自給她戴上了大紅花。
\"小林同誌雖然來廠時間短,但勤奮好學,勇於創新,是全廠職工學習的榜樣!\"王廠長洪亮的聲音在禮堂回蕩,\"經廠黨委研究決定,即日起調任林小滿同誌為技術科正式技術員,工資上調一級!\"
掌聲雷動,林小滿站在台上,眼眶發熱。這是她來到這個時代後,第一次感到被認可、被接納。
表彰會結束後,技術科科長李國強叫住了她:\"小林,下周有個重要任務交給你。上海紡織研究院的專家要來考察,你負責接待講解。\"
\"我?\"林小滿驚訝道,\"我才剛來...\"
\"就因為你思路新,外語好,能和專家交流。\"李科長拍拍她的肩膀,\"好好準備。\"
升職加薪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小巷。那天晚上,林小滿剛回到住處,就聽見敲門聲。開門一看,莊筱婷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站在門口。
\"我媽說慶祝你升職,特地包了餃子。\"小姑娘笑嘻嘻地說,\"韭菜豬肉餡的,可香了!\"
林小滿心頭一暖:\"謝謝,替我謝謝黃阿姨。\"
\"還有這個。\"莊筱婷從口袋裏掏出一個手工編織的小手鏈,\"我做的,送給你當禮物。\"
手鏈用彩色絲線編成,雖然做工粗糙,但能看出花了不少心思。林小滿當即戴在手腕上:\"真漂亮!你們手工課教的?\"
莊筱婷搖搖頭:\"不是,下周手工課要交一個編織作品,我還不會呢。老師說要編一個小籃子,好難...\"
\"編織啊,我正好會一點。\"林小滿想起大學時參加過的手工社團,\"要不要我教你?\"
\"真的?\"莊筱婷眼睛一亮,\"現在就可以嗎?\"
林小滿笑著點頭,跟著莊筱婷去了莊家。黃玲正在廚房收拾,見她們進來,熱情地招呼林小滿吃餃子。
\"黃阿姨,我先教筱婷做手工,一會兒再吃。\"林小滿說。
兩人坐在堂屋的八仙桌前,林小滿找來一些硬紙板和彩色線,耐心地教莊筱婷編織的基本技法。小姑娘學得很快,不一會兒就能獨立完成簡單的花樣了。
\"小林姐姐,你手真巧!\"莊筱婷崇拜地說,\"比我們老師教得還清楚。\"
\"熟能生巧而已。\"林小滿笑著幫她調整線的鬆緊,\"你看,這樣交叉,再這樣穿過去...\"
\"你們在做什麽?\"莊圖南的聲音突然從身後傳來。他剛洗完澡,頭發還滴著水,身上散發著淡淡的肥皂香。
\"哥!小林姐姐在教我編籃子!\"莊筱婷舉起半成品,\"好看嗎?\"
莊圖南湊近看了看,他的肩膀不經意間碰到了林小滿的,一股暖意頓時從接觸點蔓延開來。林小滿下意識地往旁邊挪了挪。
\"挺精致的。\"莊圖南評價道,目光卻落在林小滿靈巧的手指上,\"沒想到你還會這個。\"
\"小時候學過一點。\"林小滿隨口編道,心裏卻在想:大學手工社團的課程現在派上用場了。
黃玲端著餃子過來:\"小林,趁熱吃。筱婷,別纏著小林了,讓人家好好吃飯。\"
\"沒事的黃阿姨,我挺喜歡教筱婷的。\"林小滿接過碗,香噴噴的餃子讓她胃口大開。
莊父從書房出來,看到這一幕,嚴肅的臉上也露出一絲笑意:\"小林同誌,聽說你在廠裏表現很出色?\"
\"運氣好而已。\"林小滿謙虛地說。
\"年輕人有本事是好事,不用太謙虛。\"莊父難得地多說了幾句,\"圖南在學校也很優秀,最近還獲得了設計競賽的二等獎。\"
\"爸!\"莊圖南有些窘迫地打斷他。
林小滿驚訝地看向莊圖南:\"恭喜你啊!什麽比賽?\"
\"隻是一個校內的小比賽。\"莊圖南輕描淡寫地說,但林小滿從他微微上揚的嘴角看出他其實很自豪。
\"能給我看看你的作品嗎?\"她忍不住問。
莊圖南猶豫了一下,起身去房間拿來一張卷起的圖紙。展開後,是一棟融合了蘇州傳統園林風格的現代圖書館設計,精巧的庭院布局與流暢的空間序列相得益彰。
\"太美了!\"林小滿由衷讚歎,\"這種將傳統元素現代化處理的手法很前衛啊。\"
\"前衛?\"莊圖南疑惑地挑眉。
\"就是...很先進的意思。\"林小滿意識到又說漏嘴了,趕緊轉移話題,\"這個中庭的采光設計特別棒,光影效果一定很好。\"
莊圖南的眼睛亮了起來:\"你真的懂建築。一般人隻看外形,很少有人注意到光影設計。\"
兩人越聊越投機,從建築風格聊到空間利用,再到材料選擇。莊父和黃玲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悄悄退出了堂屋。
直到莊筱婷打了個大大的哈欠,林小滿才驚覺已經快十點了。
\"我該回去了,明天還要上班。\"她起身告辭。
\"我送你。\"莊圖南自然地拿起手電筒。
五月的夜晚,小巷裏彌漫著梔子花的香氣。兩人並肩走著,誰都沒有說話,但沉默並不尷尬。
\"到了,謝謝。\"林小滿在宿舍門前停下。
莊圖南點點頭,卻沒有立即離開的意思。月光下,他的輪廓顯得格外分明。
\"那個...上海專家來的時候,需要幫忙的話可以找我。\"他突然說,\"我認識一些紡織研究院的人。\"
林小滿驚訝地看著他:\"你怎麽知道...?\"
\"筱婷告訴我的。\"莊圖南笑了笑,\"小孩子藏不住話。\"
\"謝謝,有需要的話我一定請教。\"林小滿真誠地說。
莊圖南點點頭,轉身離去。林小滿望著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心裏湧起一股莫名的暖流。
上海專家的接待工作異常順利。林小滿流利的英語和專業的講解讓來訪的專家們讚不絕口。更讓她驚喜的是,專家中有一位曾在德國留學,對她的\"單元化生產\"理念非常認同,還邀請她去上海交流。
\"小林同誌,你給我們廠長臉了!\"送走專家後,李科長興奮地說,\"上海那邊說要發正式邀請函,請你去他們研究院做報告呢!\"
林小滿又驚又喜。這意味著她的能力得到了更高級別的認可,也意味著她在這個時代的生活將更加穩定。
然而,好景不長。一天深夜,林小滿被急促的敲門聲驚醒。
\"小林!快起來!巷口著火了!\"是黃玲焦急的聲音。
林小滿一個激靈跳下床,套上外套就往外衝。打開門,一股焦糊味撲麵而來。遠處,橘紅色的火光映紅了半邊天。
\"怎麽回事?\"她邊跑邊問。
\"不知道,好像是宋家的煤爐子倒了...\"黃玲氣喘籲籲地說。
巷口已經聚集了不少人。宋家的房子冒著滾滾濃煙,火舌正從窗口竄出。鄰居們排成一隊,用桶、盆接力傳遞著水,但效果甚微。
\"宋嬸和向陽呢?\"林小滿焦急地問。
\"出來了,人都沒事,但東西都燒在裏麵了...\"一個鄰居回答。
就在這時,林小滿看到莊圖南從人群中衝出來,手裏拿著一根粗繩。
\"消防車被堵在巷子外麵了!\"他大聲喊道,\"得先控製火勢,不能讓它蔓延到其他家!\"
他迅速將繩子係在腰間,另一頭交給幾個壯年男子:\"我去房頂把著火的瓦片掀掉,你們拉住我!\"
\"太危險了!\"黃玲尖叫著想要攔住兒子。
但莊圖南已經攀著牆邊的樹爬上了屋頂。火光照亮了他堅毅的側臉,汗水順著下巴滴落。
林小滿的心揪成一團。屋頂的火勢隨時可能失控,瓦片又滑,稍有不慎就會摔下來。她四下張望,突然看到牆角堆著幾條濕毛毯。
\"誰家有梯子?\"她大聲問。
\"我家有!\"一個鄰居回答。
\"快拿來!再找幾塊厚布,浸濕!\"
梯子很快架好。林小滿不顧眾人勸阻,抓起濕毛毯就往上爬。熱浪撲麵而來,幾乎讓她窒息,但她咬牙堅持著。
\"你上來幹什麽?快下去!\"莊圖南看到她,又驚又怒。
\"給你這個!\"林小滿將濕毛毯遞給他,\"裹在身上!還有,用這個撲打火苗!\"
莊圖南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她的用意。他迅速將濕毛毯披在肩上,開始用另一塊撲打蔓延的火苗。
\"左邊那塊瓦片下麵還有火!\"林小滿指著喊道。
兩人配合默契,一個負責撲打明火,一個負責指揮方向。下麵的人群也沒閑著,繼續傳遞著水桶,同時將易燃物品搬離火場。
終於,遠處傳來了消防車的警笛聲。專業的消防隊員很快接管了救火工作,莊圖南和林小滿這才從屋頂下來。
兩人灰頭土臉,衣服被汗水和煙灰浸透,但都安然無恙。黃玲衝上來抱住兒子,又拉住林小滿的手,眼淚止不住地流。
\"你們兩個不要命了!萬一出事怎麽辦?\"
\"媽,沒事的。\"莊圖南安慰道,轉向林小滿,\"謝謝你,那塊濕毛毯救了命。\"
林小滿搖搖頭,突然覺得雙腿發軟。剛才的緊張感消退後,她才意識到自己做了多麽危險的事。
消防員很快控製了火勢,但宋家的房子已經燒毀了大半。居委會的人安排宋家母子暫時住進了附近的招待所,其他鄰居則幫忙清理現場。
天亮時,火災現場基本處理完畢。莊圖南和林小滿被居委會主任叫住。
\"你們兩個昨晚表現很勇敢。\"主任是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現在有個任務交給你們。宋家母子沒地方住,東西也都燒沒了,你們年輕人腦子活,幫忙想想辦法,組織一下鄰裏互助。\"
林小滿和莊圖南對視一眼,同時點了點頭。
接下來的幾天,兩人忙得腳不沾地。組織捐款捐物、聯係修繕工人、協調臨時住處...在共同的工作中,林小滿發現莊圖南不僅專業能力強,還有出色的組織能力和責任心。而莊圖南也對林小滿的溝通技巧和現代管理理念讚歎不已。
\"你這些想法都是從哪學來的?\"一次協調會後,莊圖南好奇地問,\"那個"資源統籌表"太有用了,居委會主任都說從沒見過這麽高效的安排。\"
林小滿心裏一緊,又來了,那些不經意間流露出的現代思維。
\"就是...看書學的。\"她含糊地回答,\"國外有些社區管理書籍挺實用的。\"
莊圖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沒再追問。但林小滿注意到,他看自己的眼神中多了一絲探究和好奇。
一周後,宋家的房子修繕完畢。雖然不如原來寬敞,但基本生活需求都能滿足了。居委會特意開了表彰會,表揚莊圖南和林小滿的貢獻。
\"小林同誌,這次多虧了你和圖南。\"會後,黃玲拉著林小滿的手說,\"老莊也說,你是個難得的好姑娘。\"
林小滿心裏暖暖的。在這個陌生的時代,莊家人已經成了她最親近的人。尤其是莊圖南,在共同經曆了火災和重建後,他們之間似乎有了一種特殊的默契和信任。
那天晚上,林小滿躺在床上,回想這一個月來的種種。從初來乍到的惶恐不安,到現在有了工作、朋友和...她想起莊圖南在火光中堅毅的側臉,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也許,穿越到這個時代,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