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小巷人家2

字數:8026   加入書籤

A+A-


    紡織廠的早晨來得格外早。
    天還沒大亮,尖銳的起床鈴聲就刺穿了宿舍區的寧靜。林小滿猛地從床上坐起,一時間分不清自己身在何處。閣樓低矮的天花板、斑駁的牆壁、老式木窗欞外泛著魚肚白的天空——這一切提醒她,她真的穿越到了1982年。
    \"小林,該起床了!六點二十在廠門口集合!\"黃玲的聲音從樓下傳來。
    林小滿手忙腳亂地穿好昨天領到的工裝——藏藍色的確良上衣和褲子,胸口別著一個小小的紅色廠徽:蘇州第三紡織廠。她摸了摸枕邊,那裏放著黃玲昨晚借給她的毛巾、牙刷和一麵小鏡子。鏡子裏的自己還是那張臉,卻莫名多了幾分這個時代特有的樸素氣息。
    \"快點,要遲到了!\"莊筱婷在樓下喊道。
    林小滿三步並作兩步跑下樓,莊家其他人已經整裝待發。莊父穿著筆挺的中山裝,莊母黃玲一身灰色工裝,莊筱婷背著書包,而莊圖南——他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和深色長褲,手裏拿著幾本書,看樣子是要回大學。
    \"我帶你走一遍路線,以後你就自己走了。\"黃玲遞給林小滿一個鋁製飯盒,\"午飯,趁熱吃。\"
    \"謝謝黃阿姨。\"林小滿接過飯盒,感受到掌心傳來的溫度。
    走出小巷,清晨的蘇州呈現出與後世完全不同的風貌。狹窄的街道上自行車川流不息,偶爾駛過的公交車擠得像沙丁魚罐頭。路邊早點攤冒著熱氣,油條、大餅的香味混雜著晨露的氣息撲麵而來。
    \"紡織廠三班倒,早班六點半到下午兩點,中班兩點到晚上十點,晚班十點到早上六點半。\"黃玲邊走邊解釋,\"你是新人,先從早班開始。\"
    蘇州第三紡織廠的大門上掛著紅色的橫幅:\"大幹一百天,迎接黨的十二大召開\"。門口已經聚集了幾百名工人,三五成群地聊著天。黃玲帶著林小滿穿過人群,來到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麵前。
    \"李組長,這是新來的小林同誌,安排在你組裏。\"
    李組長上下打量了林小滿幾眼:\"以前幹過紡織嗎?\"
    \"沒...沒有。\"林小滿老實回答。
    \"高中畢業?\"
    \"大學...本科。\"林小滿差點說出\"研究生\",趕緊改口。
    李組長挑了挑眉:\"知識分子啊。不管什麽學曆,到了車間都一樣幹活。跟我來。\"
    車間裏機器的轟鳴聲震耳欲聾。幾十台織布機整齊排列,女工們在機器間穿梭,動作麻利地接線頭、換梭子、檢查布匹質量。空氣中漂浮著細小的棉絮,林小滿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這是你的工位。\"李組長指著一台織布機,\"看好了,我隻教一遍。\"
    接下來的半小時,林小滿看得眼花繚亂。接線頭、調整張力、換梭子、檢查斷線...這些動作在李組長手中行雲流水,到了她這裏卻成了災難現場。
    \"不對!線要這樣穿!\"
    \"輕點!梭子不是讓你砸的!\"
    \"天呐,又斷了!你知道這一斷耽誤多少產量嗎?\"
    不到半天,林小滿已經汗流浹背,手指被線勒出了幾道紅痕,嗓子因為棉絮的刺激而發癢。更糟的是,她的機器頻頻出問題,嚴重拖慢了整條生產線的進度。
    \"你到底行不行啊?\"午飯時間,同組的王大姐皺著眉頭問,\"我們組這個月的獎金要被你拖沒了。\"
    林小滿低頭扒著飯盒裏的飯菜,喉嚨發緊。作為21世紀的建築設計師,她哪裏受過這種委屈?繪圖、建模、現場監督,哪樣不是她的強項?可在這個陌生的時代,她的專業技能毫無用武之地。
    \"對不起,我會努力的。\"她小聲說。
    下午的情況更糟。在一次換梭子時,林小滿不小心把線纏成了一團亂麻,導致機器停了整整十五分鍾。李組長的臉黑得像鍋底。
    \"今天到此為止!你明天去後勤部報到吧,我們組要不起你這樣的"人才"!\"
    下班鈴響起時,林小滿幾乎是逃出車間的。夕陽西下,她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在回小巷的路上,眼眶發熱。一天前她還是備受尊敬的建築師,現在卻成了連最簡單工作都做不好的\"廢材\"。
    \"小林同誌!\"
    一個清脆的聲音叫住了她。林小滿回頭,看見莊筱婷背著書包向她跑來。
    \"第一天上班怎麽樣?\"小姑娘仰著臉問。
    林小滿勉強笑了笑:\"不太好。\"
    \"沒關係,剛開始都這樣。我哥說他大學第一天上工地實習,連磚都搬不好,被工人們笑話了好久。\"莊筱婷安慰道,\"後來他偷偷練習,現在可厲害了。\"
    \"你哥...學建築的?\"林小滿想起昨晚看到的草圖。
    \"對啊,同濟大學建築係,今年大三了。\"莊筱婷驕傲地說,\"他畫的圖可好看了,得過獎呢!\"
    林小滿心中一動。建築是她最熟悉的領域,也許通過這個共同點,她能找到一些歸屬感。
    回到小巷,林小滿沒有直接回莊家,而是先去了分配給她的小單間。那是一個不足十平米的房間,一張木床、一個衣櫃、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就是全部家具。牆上貼著已經發黃的年畫,窗戶上的玻璃裂了一道縫。
    她剛坐下沒多久,敲門聲響起。
    \"小林同誌,我媽讓我給你送點熱水。\"莊筱婷提著熱水壺站在門口,\"你吃飯了嗎?要不要來我家吃?\"
    林小滿本想拒絕,但肚子不爭氣地叫了起來。她不好意思地點點頭,跟著莊筱婷去了莊家。
    莊家的晚飯簡單而溫馨:炒青菜、醃蘿卜、一小碟鹹魚和一大碗番茄蛋湯。莊父莊超群已經回來了,正坐在主位上看報紙。莊圖南居然也在,正幫著擺碗筷。
    \"圖南今天沒課,回來拿點東西。\"黃玲解釋道,\"小林,第一天上班還適應嗎?\"
    林小滿低頭扒飯:\"不太好...組長說明天讓我去後勤部。\"
    \"李秀英那張嘴啊,別往心裏去。\"黃玲給她夾了一筷子菜,\"快吃,吃完讓筱婷帶你逛逛小巷,熟悉熟悉環境。\"
    飯後,莊父回房備課,黃玲收拾碗筷,莊圖南則去了書桌前繼續畫他的圖紙。莊筱婷拉著林小滿的手:\"走,我帶你認識認識鄰居們!\"
    小巷名叫仁孝裏,住著十幾戶人家。莊家位於中段,是條件較好的兩層小樓;林小滿的單間在巷尾,屬於紡織廠的職工宿舍;宋家則住在巷口,是一間平房,門口堆滿了各種雜物。
    \"宋家嬸子的丈夫以前是廠裏的技術員,工傷去世了,現在她和兒子住一起。\"莊筱婷小聲說,\"宋向陽在機械廠上班,聽說要結婚了,但沒房子,所以老想占公共地方。\"
    正說著,宋嬸從屋裏出來,看到兩人立刻熱情招呼:\"喲,新鄰居來串門啊!進來坐坐!\"
    不由分說,她就把兩人拉進了屋。宋家比林小滿的單間大不了多少,卻擠滿了家具和雜物。牆上掛著一幅巨大的結婚照,照片上的年輕人穿著軍裝。
    \"我兒子向陽,帥吧?\"宋嬸驕傲地說,\"馬上要結婚了,就是房子太小...哎,要是巷子裏哪家能騰點地方就好了。\"
    林小滿立刻明白了她話中的暗示。正尷尬間,外麵傳來一陣吵鬧聲。
    \"宋家的!你們又把煤爐子放樓道了!這要是著火了怎麽辦?\"是黃玲的聲音。
    宋嬸臉色一變,衝了出去:\"我放一會兒怎麽了?你們莊家不也經常放!\"
    \"我們那是白天用完了就收,你們這是整夜放著!多危險啊!\"
    \"危險?我看你是存心找茬!知道我兒子要結婚沒地方,眼紅是吧?\"
    爭吵聲引來了更多鄰居,有人勸架,有人幫腔,小巷頓時熱鬧起來。林小滿拉著莊筱婷悄悄退出宋家,看到莊圖南不知何時也出來了,正站在人群邊緣皺眉。
    \"又來了。\"莊筱婷歎氣,\"這個月第三次了。\"
    \"因為房子問題?\"林小滿問。
    \"嗯。宋向陽要結婚,但沒房子,宋嬸就想把公共廚房占一半給他們當新房。我爸不同意,說那是大家共用的地方。\"
    林小滿點點頭。即使在21世紀,住房問題也是社會熱點,更別說這個人均居住麵積不足五平米的年代了。
    回到莊家時,爭吵已經平息,但氣氛依然緊張。黃玲在廚房重重地摔打著鍋碗,莊父則坐在堂屋裏生悶氣。莊圖南默默回了書桌前,繼續畫他的圖紙。
    林小滿猶豫了一下,走到莊圖南身邊。桌上的圖紙是一棟現代風格的小樓設計,線條幹淨利落,功能分區合理,雖然手法還顯稚嫩,但已經能看出紮實的基本功和獨特的美感。
    \"這是...圖書館?\"林小滿輕聲問。
    莊圖南驚訝地抬頭:\"你看得出來?\"
    \"平麵布局很像,加上這些大開間的設計...\"林小滿指著圖紙,\"不過如果能在西側增加一些遮陽設計就更好了,蘇州夏天西曬很厲害。\"
    莊圖南的眼睛亮了起來:\"你也懂建築?\"
    \"略懂一點。\"林小滿謙虛地說,心裏卻在想:我可是拿了注冊建築師證的人。
    \"你說的遮陽確實是個問題。\"莊圖南沉思道,\"我在考慮用懸挑的混凝土板,但會影響立麵效果...\"
    \"可以用穿孔鋁板,既遮陽又透光,還輕便。\"林小滿脫口而出,隨即意識到這個時代可能還沒有廣泛應用這種材料。
    果然,莊圖南一臉困惑:\"穿孔鋁板?那是什麽?\"
    \"呃...就是一種帶孔洞的金屬板...\"林小滿支吾著,\"我在一本外國雜誌上看到的。\"
    莊圖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國外確實有很多先進技術我們還沒接觸到。你在哪看到的雜誌?能借我看看嗎?\"
    林小滿暗叫不好,急忙轉移話題:\"這個中庭的設計很棒,采光通風都考慮到了。不過如果能在北側增加一條疏散通道就更符合安全規範了。\"
    \"真的!我怎麽沒想到這點!\"莊圖南興奮地拿起橡皮修改起來,\"你真的很懂行啊!\"
    兩人的頭不知不覺湊到了一起,討論著各種細節。林小滿小心地控製著自己的語言,避免說出太多超前的概念,但偶爾還是會漏嘴,引得莊圖南連連追問。
    \"你們聊什麽呢?這麽起勁。\"黃玲的聲音打斷了他們。
    林小滿這才發現已經快九點了,趕緊起身告辭。莊圖南送她到門口,欲言又止。
    \"明天...你幾點下班?\"他終於問出口。
    \"應該是兩點吧,如果後勤部不加班的話。\"林小滿回答。
    \"我明天下午沒課,可以幫你搬宿舍。你那間屋子需要打掃吧?\"
    林小滿心中一暖:\"謝謝,不過不用麻煩你了...\"
    \"不麻煩。\"莊圖南的聲音很輕但很堅定,\"我對你說的那些建築概念很感興趣,想多請教請教。\"
    月光下,他的眼睛亮得驚人。林小滿突然感到一陣心悸,趕緊低下頭:\"那...明天見。\"
    回到自己的小單間,林小滿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這一天發生了太多事:工作的挫敗、鄰裏的矛盾、與莊圖南的意外交流...最讓她驚訝的是,當談論建築時,那種熟悉的專業自信又回到了她身上。也許,這就是她在這個陌生時代的立足點?
    第二天一早,林小滿忐忑不安地來到後勤部報到。出乎意料的是,後勤部主任張大姐是個和藹的中年婦女。
    \"大學生啊?怎麽分到車間去了?\"張大姐翻著她的檔案,\"正好我們技術科缺個會畫圖的,你會不會?\"
    林小滿眼前一亮:\"會!我特別會畫圖!\"
    \"那行,先試用一個月。\"張大姐帶她來到一間安靜的辦公室,\"這是技術科,負責工藝改進和圖紙管理。你的工作是整理這些紡織機圖紙,有不清楚的問老周。\"
    老周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師傅,花白頭發,戴著老花鏡。他簡單交代了工作內容後,林小滿立刻投入了工作。
    這些手繪的紡織機圖紙在她眼裏簡直是小菜一碟。她不僅迅速理清了分類,還發現了幾處標注錯誤,並大膽地提出了修改建議。
    \"小姑娘眼挺尖啊。\"老周驚訝地說,\"這點子不錯,能省不少線。\"
    中午吃飯時,林小滿驚喜地發現後勤部的夥食比車間好多了,而且有單獨的食堂。更讓她高興的是,工作環境安靜整潔,再也不用忍受車間的噪音和棉絮了。
    下午,她偶然聽到兩個技術員在討論一台進口紡織機的調試問題。那台機器是從德國進口的,說明書全是德文,廠裏沒人看得懂,調試了幾次都不理想。
    林小滿大學時選修過德語,雖然不算精通,但看技術文檔還是沒問題的。她鼓起勇氣走上前:\"那個...我懂一點德語,也許能幫上忙?\"
    兩個技術員將信將疑,帶她去看了那台機器。林小滿仔細閱讀說明書,指出了他們操作中的幾處錯誤,並解釋了正確的調試方法。
    \"太神了!\"一個技術員按照她的指導操作後,機器立刻運轉順暢,\"小林同誌,你可是幫了大忙了!這台機器停一天就是幾百塊的損失啊!\"
    消息很快傳到了廠長耳朵裏。下班前,廠長親自來技術科表揚了林小滿,還說要給她申請特別獎金。
    林小滿走出廠門時,腳步輕快了許多。夕陽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她忍不住哼起了歌。
    \"看來後勤部比車間適合你。\"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
    林小滿轉頭,看見莊圖南推著自行車站在廠門口,陽光下他的白襯衫微微泛著光。
    \"你怎麽來了?\"她驚訝地問。
    \"說了幫你搬宿舍啊。\"莊圖南笑了笑,\"上車吧,我載你回去。\"
    林小滿猶豫了一下,側身坐上自行車後座。微風拂過臉頰,她看著莊圖南挺直的背影,突然覺得,這個陌生的時代,似乎沒那麽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