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醫術證明

字數:4207   加入書籤

A+A-


    天色微亮,蘇錦繡便跟著王太醫匆匆趕往太醫院。今日是每月一次的義診日,往常隻有王太醫一個人主持,這次他特意邀請蘇錦繡一同參與。清晨的寒氣還未散去,街道上已經有不少百姓在趕路,有些還牽著瘦弱的孩童,顯然也是去太醫院看病的。
    &34;蘇姑娘,今日怕是要辛苦你了。這義診不比尋常坐堂問診,來的大多是貧苦百姓,病情都比較複雜。&34;王太醫一邊快步走著,一邊提醒道。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擔憂,畢竟蘇錦繡出身貴族,不知是否適應這樣的場合。
    蘇錦繡看出了他的顧慮,微微一笑:&34;王太醫不必擔心,正好讓我也見識見識京城百姓的疾苦。&34;在現代時,她就經常參加義診活動,對這樣的場景再熟悉不過了。
    路上,她的心思也活絡起來。這次義診不僅是施展醫術的機會,更是拉攏民心的絕佳時機。若能得到百姓支持,將來在朝堂上的話語權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太醫院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有老人攙扶著咳嗽不止的兒媳,有抱著發燒孩子的年輕婦人,還有拄著拐杖獨自前來的瘸腿老漢。寒風中,他們互相依偎取暖,眼中卻都帶著對醫治的期望。見到王太醫到來,人群頓時騷動起來。
    &34;王太醫來了!&34; &34;快看,王太醫身邊那位姑娘是誰?&34; &34;聽說是涼國公府的大小姐,醫術高明得很。&34; &34;真的假的?貴族小姐也會給咱們這些窮人看病?&34;
    聽著眾人的議論,蘇錦繡心中一動。果然,自己的身份還是讓這些百姓有些戒備。看來要先消除這道隔閡才行。
    王太醫將蘇錦繡引到自己常用的診室,笑道:&34;今日我們分工看診,遇到疑難雜症互相討論。&34;診室雖然簡陋,但收拾得很整潔,一應藥具都擺放得井井有條。
    蘇錦繡點頭應下,在診桌前坐定。她特意選了一件素淨的衣裙,舉止也格外親和,就是為了讓百姓能放下心防。很快,第一個病人被請了進來。
    &34;大夫,求您救救我家相公。&34;一位麵容憔悴的婦人跪倒在地,哭訴道,&34;他已經發熱三日不退,整日昏睡不醒,我們是遠近聞名您的醫術才從城郊趕來的。&34;婦人的衣衫雖然破舊,但洗得很幹淨,顯然是特意收拾過才來的。
    蘇錦繡連忙將人扶起:&34;大嫂請起,讓我先給病人把脈。&34;她能感受到婦人手上的繭子,知道這是個勞作慣了的農婦。
    她仔細診察病人的脈象,又詢問了具體症狀,很快在心中有了判斷。這是典型的傷寒症狀,但又略有不同。在現代醫學中,這種情況需要及時退燒和營養補充。她從隨身空間取出銀針,在病人的幾處穴位上施針。
    不一會兒,昏迷的男子慢慢轉醒,睜開了眼睛。婦人驚喜萬分,連連道謝。看著夫妻倆相顧落淚的模樣,蘇錦繡心中也不禁一暖。
    &34;我開一副藥方,回去按時服用,三日便可痊愈。&34;蘇錦繡寫好藥方,又叮囑道,&34;記得多喝溫水,切勿貪涼。對了,這是一些退燒的藥丸,拿回去備用。&34;她特意從空間裏取出一些現代配方的退燒藥,裝作普通藥丸送給了婦人。
    消息很快傳開,更多的病人慕名而來,紛紛要求找蘇錦繡看診。她專注認真,對每一個病人都仔細診治,融合現代醫學知識和中醫理論,往往能快速找到病症關鍵。漸漸地,那些對她心存疑慮的百姓也放下了戒備,真誠地向她訴說病情。
    &34;王太醫,您快來看看。&34;隔壁診室的小廝慌慌張張跑來,&34;有位老人忽然昏厥過去了!&34;
    蘇錦繡聞訊也趕了過去。隻見一位白發老者倒在地上,麵色發青,呼吸微弱。王太醫正在為他把脈,眉頭緊鎖。圍觀的百姓個個麵露擔憂,有人已經開始啜泣。
    &34;心脈澀滯,氣血兩虛...&34;王太醫低聲道出診斷。作為太醫院的老人,他見過太多類似的病症,知道情況危急。
    蘇錦繡快速檢查老者的瞳孔和呼吸:&34;是急性心絞痛的症狀,必須立刻施救。&34;她一邊說著,一邊從藥箱中取出銀針。在現代,這種情況需要立即進行心肺複蘇和藥物治療,但在這裏,隻能用銀針來開通經絡。
    &34;王太醫,請助我一臂之力。您在天樞、關元兩穴施針,我來處理其他要穴。&34;她知道王太醫的針法造詣很高,這兩個穴位至關重要。
    兩人配合默契,很快完成了針灸。老者的呼吸漸漸平穩,麵色也開始轉紅。蘇錦繡暗暗鬆了一口氣,這種危急情況若是處理不當,後果不堪設想。又過了一刻鍾,老者終於幽幽轉醒。
    &34;神醫啊!&34;圍觀的百姓紛紛讚歎。有人跪地磕頭,有人喜極而泣。這一刻,蘇錦繡在他們心中的形象徹底改變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太醫看向蘇錦繡的眼神中充滿欽佩:&34;蘇姑娘不僅醫術精湛,而且臨危不亂,當真難得。&34;他沒想到這位年輕的貴女竟有如此本事。
    &34;王太醫過獎了,您的針法造詣才是真正令人佩服。&34;蘇錦繡謙遜道。她知道,在這個時代,太醫院的地位舉足輕重,而王太醫在其中的威望更是不容小覷。
    這一天下來,兩人配合救治了近百名病患,沒有一例失手。太醫院的其他大夫也被吸引過來,偷偷觀摩學習。特別是幾位年輕太醫,對蘇錦繡展現出的醫術更是驚歎不已。他們私下議論,這位涼國公府的大小姐不僅醫術高超,還願意為貧苦百姓問診,實在難得。
    夕陽西下時,王太醫將蘇錦繡請到自己的值房,奉上一杯熱茶:&34;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老朽鬥膽問一句,不知蘇姑娘可願與太醫院多多合作?&34;他的語氣誠懇,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蘇錦繡雙手接過茶杯,感受著茶水的溫度:&34;王太醫若不嫌棄,錦繡願效犬馬之勞。&34;她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太醫院不僅是朝廷重地,更是聯係民心的重要紐帶。
    &34;太好了!&34;王太醫欣喜道,&34;眼下太醫院正需要新的理念和技術。若能得蘇姑娘相助,必能造福更多百姓。&34;他已經看出蘇錦繡醫術中的獨特之處,若能將這些新法推廣開來,必定能讓更多人受益。
    兩人相談甚歡,很快達成共識。約定每月定期交流醫術,共同研究新藥方,並在義診時互相配合。這個下午,不僅是一場醫術的展示,更是一次重要的結盟。王太醫的支持,將為蘇錦繡在太醫院的影響力奠定基礎。
    走出太醫院時,夕陽的餘暉灑在青石板路上。蘇錦繡心中暗暗思忖:太醫院這張牌,終於可以打出去了。有了王太醫這個盟友,自己在醫術上的影響力將更上一層樓。而今天在百姓中建立的聲望,也將成為自己日後在朝堂上的重要籌碼。
    回府路上,她遇到幾位剛看完病的百姓。他們熱情地向她道謝,還執意要送上一些自家種的蔬果。雖然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卻讓蘇錦繡感受到了真誠的溫暖。這些來自民間的支持,比任何金銀財寶都更加珍貴。
    &34;姑娘大恩,我們永世難忘!&34;一位老婆婆顫巍巍地說道,濁淚順著皺紋縱橫的臉頰流下。
    &34;老人家言重了,救死扶傷本是醫者本分。&34;蘇錦繡扶住老婆婆的手,輕聲安慰。這一刻,她仿佛又回到了現代,回到了那個立誌用醫術造福大眾的農業科技院專家身份。
    回到府中,巧兒興衝衝地跑來:&34;小姐,今兒個外頭都在傳,說咱們小姐醫術通神,和王太醫一起救活了好多人呢!&34;丫頭的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蘇錦繡微微一笑:&34;謠言不可盡信。對了,把今日得到的蔬果分給府中下人們吧。&34;這些東西雖然簡單,卻承載著百姓的一片心意。
    &34;小姐真好!&34;巧兒歡天喜地地應下,蹦蹦跳跳地去張羅分發蔬果了。
    站在院中,望著漸漸暗下來的天色,蘇錦繡輕輕吐出一口氣。今天的義診,不僅展示了自己的醫術,更重要的是在民間樹立了聲望,獲得了百姓的支持。再加上和王太醫結成同盟,為將來的計劃打下了重要基礎。
    喜歡農醫聖女:錦繡福妃傳請大家收藏:()農醫聖女:錦繡福妃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