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算命先生
字數:4748 加入書籤
【吳用搖著鈴鐺:“從今日起,你不準再說話,隻做啞子一樣。”】
【李逵愣愣地看向吳用:“不讓吃酒也就罷了,不讓說話不是要憋死鐵牛。”】
【吳用道:“你若開口,隻怕壞了大事。”】
【李逵一臉委屈:“那鐵牛如何管得住舌頭?”】
【吳用掏出一枚銅錢,遞給李逵:“張開嘴,銜著它便管住了。”】
【李逵張開嘴,吳用將銅錢丟入李逵嘴中,李逵滿臉難受,但總算安靜了幾分。】
【吳用滿意地搖著鈴鐺,走在街上吆喝:“知生知死,知貴知賤,若知前程如何,先賜銀一兩……”】
彈幕:
——“吳用好損。”
——“執行秘密任務,帶李逵這種大老粗做什麽?”
——“李逵戰力高,心思又單純,當個保鏢帶在身邊,挺好的。”
——“黑臉李逵扮道童,想想都好笑。”
【今日正逢玉麒麟盧俊義三十二歲生辰,府裏正在舉辦壽宴,來的都是達官顯貴。】
【吳用帶著李逵,要入府,被管家攔了下來。】
【聽到爭執聲,盧俊義出來問道:“何事如此吵鬧?”】
【管家說道:“不知從哪裏冒出個算命的,在這裏胡攪蠻纏。”】
【“知生知死,知貴知賤,若想問前程如何,先賜銀一兩……”】
【吳用叫賣著。】
【“員外你看……”管家氣憤地指著吳用,“算一卦便要一兩銀子,這不是瘋了嗎?”】
【“我轟他走,走走走。”】
【管家去趕吳用。】
【“哈哈哈哈……”盧俊義發笑,“且慢。”】
【管家愣在原地,盧俊義笑著道:“既發狂言,必有廣才。”】
【“李固,你把他請到後堂。”】
【盧俊義說完,進府招呼客人去了。】
【管家無奈對吳用道:“主人有請,跟我來吧。”】
【“噯,不許亂說話啊。”】
【吳用笑笑,跟著李逵一同入府去了。】
——“盧俊義:什麽礦泉水一百一瓶?買來嚐嚐。”
【盧俊義忙完後,來到後堂,讓吳用麵相。】
【吳用上下打量一番,隨後笑著說道:“貴人福相,非同一般呐。”】
【“得卦金十兩銀子,方可排算呐。”】
【盧俊義笑著讓管家取來十兩銀子。】
【吳用點頭,從李逵手中接過卦盤。】
【十兩銀子送過來,吳用笑著將銀子揣進兜裏。】
【隨後,吳用看向管家,欲言又止。】
【盧俊義意會,揮手讓管家下去。】
【管家走後,吳用拿起卦盤:“敢問員外生辰。”】
【盧俊義道:“盧某生於甲子年,乙醜月,丙寅日,丁卯時。”】
——“屬鼠摩羯或水瓶座上升星座天蠍。”
【吳用聽後,拿起卦盤開始盤算。】
【算過一番後,表情凝重道:“怪哉,怪哉呀……”】
【盧俊義好奇地看向吳用,吳用趕緊拿起卦盤:“噢,小生告退,小生告退……”】
【吳用將兜裏的白銀取出放回到桌上:“這白銀奉還,告退,告退啦……”】
【吳用帶著李逵要走,盧俊義心中不安道:“先生請慢。”】
【吳用和李逵停在門口,盧俊義笑著道:“君子問災不問財,盧某正要先生指點迷津啊。”】
【“先生但說無妨。”】
【吳用回過身,說道:“員外之命,百日之內,必有血光之災,家私不能保,死於刀劍之下啊。”】
——“饑餓營銷+恐懼營銷。”
——“吳學究心理學大師啊。”
——“這就是我不算命的原因,特麽地說出這些話來,信也不是,不信也不是。”
——“哈哈哈,滿滿的套路。”
【“哈哈哈哈……”盧俊義聽後大笑,“先生差矣。”】
【“盧某生於大名府,長於富豪。”】
【“祖宗無犯法之男,家族無再婚之女。”】
【“更兼俊義平素行事謹慎,非禮不為。”】
【“哈哈哈哈……哪來的什麽血光之災呀……”】
【“罷罷罷……”吳用搖著頭,“原來天下人都喜歡聽阿諛奉承,從來直言不易信。”】
【“小生與員外素昧平生,無親無故。”】
【“唉……不說也罷,不說也罷。”】
【我用歎著氣就要走。】
——“吳用:這不我還沒出手嗎。”
【“先生留步。”盧俊義再次叫住吳用,走到吳用跟前誠摯拱手:“盧某願聽先生指教,先生直言便是。”】
【吳用回過身:“當真要小生直言?”】
【盧俊義誠懇道:“盧某願再加十兩紋銀與先生,請先生直言吧,請……”】
【“好,請。”吳用勉為其難地回身坐下。】
【“不必隱匿。”盧俊義一副什麽都能接受的樣子。】
【“好。”吳用說道,“員外之命,一向行好運。”】
【“獨今年時犯歲君,正交惡運。”】
【“恰在百日之內,要見身首異處。”】
【“此乃生來分定,不也逃也說。”】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激將法要慢慢使用,不要一次性說完。”
——“這件事告訴我們要遠離江湖算命先生。”
——“沒事都給你算出事來哈哈哈哈。”
——“你早沒遇上他,早遇上他早瘸了。”
【李逵聽後,忍不住偷笑。】
【吳用趕忙站起,瞪了他一眼,隨後回身對盧俊義道:“噢,員外,你看我這道童,生得奇形怪狀,且是又聾又啞。”】
【“可是他心有靈犀啊。”】
【“他若笑時,便是哭了,必有大禍臨頭。”】
【李逵收斂起笑容,癡巴巴地看向盧俊義。】
——“李逵:不好意思沒忍住。”
——“鐵牛:道童?!俺?奇形怪狀?啞巴?聾子?嗚嗚嗚有苦不說啊。”
——“同夥笑場都能圓回來?龜龜這編話能力厲害了。”
——“某種意義上,吳用確實牛逼。”
【盧俊義嚴肅道:“先生,此災可有法解得?”】
【吳用麵露難色,掐指推算。】
【算過一番後,對盧俊義說道:“噢,除非去東南方千裏之外,方可免此大難。”】
【盧俊義道:“這個不難。”】
【“盧某在府中早已待得煩悶。”】
【“若能解得此災,盧某當以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