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提筆寫詩
字數:4558 加入書籤
【“哪裏哪裏。”吳用擺手,隨後說道,“貴造有四句卦歌。”】
【“小生與員外寫於壁上。”】
【“日後應驗,方知妙處啊。”】
【“好,請。”盧俊義當即答應下來。】
【盧俊義來到桌前,毛筆沾墨,遞給吳用:“先生。”】
【吳用恭敬地接過毛筆,在牆上寫下卦歌。】
【“蘆花灘上有扁舟,俊傑黃昏獨自遊。義到盡頭原是命,反躬逃難必無憂。”】
【剛題詞完畢,大門突然被推開。】
【“主家原來在此,讓小乙找得好苦。”】
【吳用見有人來,將筆遞還盧俊義:“小生告辭了。”】
【“那好,那就謝謝先生了。”盧俊義將吳用送到門口。】
【燕小乙說道:“主家,賓客們已到齊了,請主人入席吧。”】
【盧俊義回頭看著卦歌,細想其中之意。】
【“主家,都在等你呢。”燕小乙的話,將盧俊義拉回了現實。】
【“好,我這就去。”盧俊義跟著燕小乙去招呼賓客。】
【吳用剛出盧府,李逵忍不住跟上來碎嘴道:“我說軍師啊,你可真能胡謅。”】
【“就憑著幾句話,那廝就肯上山?”】
【吳用回頭斥責:“你這黑廝,險些讓你壞了大事。”】
【李逵厚著臉皮笑道:“一個鳥員外而已,費這麽多周折,不如鐵牛把他綁了去。”】
彈幕:
——“這卦歌啥意思,有懂行的分析下不。”
——“分析個蛋,蘇辰又不是算命的,卦歌當然亂寫的咯。”
——“雖然知道是伏筆,但俺就是看不懂。”
——“有人來了,趕緊跑路,吳用辦事真是謹慎。”
——“不知道晁蓋哥哥此時怎麽樣了。”
【宋江收到晁蓋戰敗的消息,早早地等在梁山渡口守候。】
【盼了許久,終於看到梁山好漢的船隻劃來。】
【隻見兄弟們灰頭土臉,一個個唉聲歎氣。】
【兄弟們上山後,立刻扶著晁蓋進屋治療。】
【一聲慘叫之後,軍醫走出來道:“好了好了,取出來了,哥哥放心吧。”】
【好漢們看到射中盧俊義的箭枝被取出,這才放心一點。】
——“帶箭這麽久?盧俊義可真能忍。”
【進屋後,好漢們看到宋江正在給盧俊義喂藥。】
【喂藥過後,宋江湊到晁蓋耳邊說道:“本來該小弟替哥哥去。”】
【“讓哥哥受此殘害,小弟後悔莫及啊。”】
【晁蓋有氣無力地說道:“賢弟……那是……那是一支毒箭。”】
【“我……怕是活不久了。”】
【“哥哥……”宋江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晁蓋搖了搖頭:“我早該死不足惜,隻是放心不下……”】
【宋江眼含熱淚:“哥哥,別說了……”】
【“喝了藥先歇息,明日就會好些。”】
【晁蓋緩了緩氣,問道:“賢弟,你是否早就有了歸順朝廷之意了?”】
【宋江遲疑了許久,不知如何回答。】
彈幕:
——“現在不知如何回答了,堵太尉,搞盧俊義,你可一點不耽擱啊。”
——“晁蓋不就是宋江派花榮射殺的嗎,怎麽現在流起淚來了,貓哭耗子嗎?”
——“他倆路線是有分歧,但兄弟情誼也是真的,這回宋江是真哭。”
——“蘇辰沒明寫啊,所以到底是不是宋江害的,抓耳撓腮中……)”
——“蘇辰就是讓你們猜,是不是陰謀論自己看,一千個人一千個哈姆雷特。”
【盧府,夜裏。】
【送完賓客後,盧俊義仍舊坐立不安,在屋子踱步默念吳用的卦歌。】
【“蘆花灘上有扁舟,俊傑黃昏獨自遊。義到盡頭原是命,反躬逃難必無憂。”】
【管家李固在院裏碰到盧夫人,看見盧夫人滿臉淚痕,上前問道:“夫人,你這是哭什麽啊?”】
【盧夫人道:“員外聽了那算卦的胡言亂語,一心想要出遠門。”】
【“唉,撇下這麽大的家業……”】
【“李都管,你幫我好好勸勸員外。”】
【“噢,好。”李固點點頭。】
【盧夫人剛走,李固上前笑著道:“夫人,那要是我勸不住呢?”】
【盧夫人淺笑一聲,帶著李固一起去見盧俊義。】
【進屋後,盧俊義說道:“這東嶽泰安有一座天齊仁聖帝金殿,專管人生的安危禍福。”】
【“正好在東南千裏之外。”】
【“我一來呢,去燒柱香,以便消除災禍。”】
【“二來呢,我順便去做些買賣,也好觀看觀看外方的景致。”】
【盧夫人盯了李固一眼,李固這才勸道:“啊,噢。”】
【“常言道,賣卜賣卦,賺回說話。”】
【“主人休聽那算命的胡言亂語,就留在家中又能如何?”】
【燕小乙過來說道:“主人,東嶽泰安正從梁山泊邊路過。”】
【“聽說宋江一夥在那裏打家劫舍,官兵也奈何不得。”】
【“主人若有個意外……”】
【盧俊義沒所謂道:“幾個賊寇,我視他如同草芥。”】
【“誰敢近我前來,哼,我這一身本事,正愁沒個用處!”】
【盧夫人過來勸道:“自古道,出外一裏,不如屋裏。”】
【“夫君如何信得過一個算命的胡說,撇下這偌大的家業,叫人擔驚受怕。”】
【“又到龍潭虎穴做什麽買賣……”】
【盧俊義擺手:“噯,你女人家懂什麽。”】
【“我主意已定,你們休得多言。”】
——“有時候寧可信其有啊。”
——“確實是需要避讖,盧俊義也不知道吳用是個騙子啊。”
——“正好經過梁山,肯定早有埋伏,盧俊義不要去啊。”
——“宋江這黑廝,為了自己招安,把別人拉下水。”
【宋江來到渡口接吳用和李逵。】
【“看軍師這個樣子,事情已經辦妥當了?”】
【吳用自信道:“哥哥放心,不消半月,那盧俊義必打梁山經過。”】
【“到時把他攥上山來,哥哥曉以大義,此事必成啊。”】
【宋江擔心道:“他如果不願意留在梁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