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離別

字數:5718   加入書籤

A+A-


    一晚上轉瞬即逝,我也買好了回去的車票。因為這邊沒有機場,我得轉車。
    多傑大哥和老彭送我到車站的時候,陽光正好,既沒有大霧,也沒有傾盆大雨。
    多傑笑著說:“鄒老弟,這一別,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見了。”
    “哪裏話,現在飛機火車這麽發達,去哪裏不都挺方便,真想見還不容易嗎?”
    “說的也是,我平時都在川西,丹增和我一樣,經常都住在亞拉神山下麵。”多傑咧著大牙說道。
    老彭接上話茬:“那可是個好地方,就是路太爛了,一般車都開不進去。”
    多傑一改平時的冷漠,難得笑嘻嘻地說:“現在國家對我們很好,到處都在修路,以後你們來玩,就算開轎車應該也能到了。”
    “亞拉神山,好的,我記住了,以後我去找你玩,你可別躲我。”
    多傑拍了拍我的肩膀:“怎麽會呢?我們這也算過命的好朋友了。”
    老彭也跑來撞了我一下:“學校裏有美女的話,記得給哥介紹一下,南方的細糧,我這北方的狼也想嚐嚐。”
    我轉過頭說:“哎呀,我也不常在學校裏,這年頭賺錢重要,不過有合適的就給你介紹。”
    又閑談了一會,時間到了,我走進候車室,回頭看到他倆還在看著我。
    我揮揮手示意我走了,便再也沒回頭。
    我回憶著發生的種種,領悟了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不是因為人類強大才存在,而是自然允許人類存在,
    在大自然麵前,人類太渺小。而又還有多少不為所知的秘密藏在角落裏呢?
    這世界那麽大,我們探索的區域又才有多少?
    我敢肯定那白狐狸肯定不是老林子裏最聰明的,一定還有更多不得了的玩意兒存在。
    可能是沒和那些玩意兒產生衝突,沒撞上,但不能說沒有,我非常確定一定有。
    至於那條“蛟龍”,那種碾壓性的存在,估計就算在全國範圍來說,應該也不會有多少,也或許是我見識短淺。
    現在想想那個小日子基地的目的,可能根本不是什麽運輸,而是在觀察或者研究?
    至於野人,我感覺就是他們的後代,大人在某個時候被野獸殺死了,小孩就野蠻生長了……應該是如此吧。
    根據多傑大哥描述的情況,拔出來的柱子應該就是鎖氣的。
    按我的理解,蛇就是蛇,龍就是龍,雖然古人把大蛇稱之為蛟龍,甚至現在許多吃蛇的人都把蛇稱之為“龍”。
    但是兩者不能混為一談,應該就不是一種生物,至於說蛇能變龍,我個人感覺是不會的。
    可“龍”是否真的存在,我感覺是應該存在的,
    畢竟在古時候消息閉塞,相隔千裏描述卻可以做到高度統一,加上那時候教育普及程度不高。
    讓一群沒有文化的人,編出一個栩栩如生並且描述還高度統一的故事,這事情本質來說,就比傳說故事更加離奇,
    人隻能編出或者說出認知以內的事,超出認知以外的事是不可能說得出來的。
    不過話說回來,那條大蛇,暫且稱之為“蛟龍”。
    後來我又有思考過,因為蛇的本性就是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有人發現了它的位置。
    要知道小日子也有許多非常厲害的術士,他們學習的風水五行都是大差不差的,畢竟他們的老祖宗是秦老大精挑細選出來的各式各樣的能人。
    於是小日子可能是趁著冬季,迎合對方習性,打下釘子鎖了氣,
    那麽就可以讓這條巨物無限延長休眠時間,至於是想捕捉還是做啥就不得而知了。
    而對於蛇這種生物,存活時間又是非常悠久的,
    也可以長時間不進食,或者想的玄幻一些,這家夥可能已經不需要依靠進食來維持自身了?
    但是多傑無意間拔出了鎖氣的釘子,導致氣散,從而導致休眠已久的大蛇蘇醒了過來。
    從地下衝出的時候,順帶著地下積壓已久的氣噴薄而出,和周圍產生反應,於是就有了大霧和雨水。
    而山上各處本身就有溪流積水,突如其來的雨水打破了平衡,導致水溢出,四麵八方流向河灘。
    其實在我看來,可能所謂的龍也是如此的生物,和蛇的習性可能差不多。
    如果是實體的,我就認為龍可能不止一個品種,按照龍生九子的說法,可以和蛤蟆,可以和牛。
    如果它是碳基生物,那麽定是不可能隨意改變大小的。但又如果是像師傅說的那樣,龍是氣象生物,可大可小呢?
    比如風不會說話,但你也不能說風不是一種存在吧?既然都是天方夜譚的傳說故事了,思維再發散一些又怎麽樣呢?
    那如果龍是氣象生物,又是否可以理解為,它的結構可能就是風和氣的集合體?所以古人所謂鎖龍就是鎖氣!
    如果這樣去想,傳說故事裏說龍可以帶來雨露,出現也伴隨著大霧是否就可以解釋通順呢?
    再有說法就是,一個國家強大與否常說“龍氣”充沛,或者“紫氣”環繞,說來說去都離不開所謂的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這個氣如果充沛作為基礎存在,可以帶來風調雨順,人民自然安居樂業,收成不錯,那國家也就自然強大了。
    而為了不讓所謂的風調雨順消失,或者過剩導致久久不停的暴風大雨,影響到收成,那麽自然就要“鎖龍”。
    縱觀古今,所有都城設立之處都是風調雨順之地,或者地理位置絕佳,
    周圍的城市風調雨順,沒有人會把都城設立在荒蕪的戈壁之上。
    而這氣應該也會滋補人身,使人更加聰慧勇敢,畢竟萬物都可以得到滋潤,而身為萬物靈長的人又怎麽可能得不到好處?
    所以古往今來的帝王都喜歡紮龍釘,把氣鎖住不讓它外漏,隻滋潤土地,不泄露出來滋潤到他人,畢竟人太聰明就可能出麻煩。
    就好像豬不聰明就天天吃喝睡,豬聰明了就會開始思考豬生,說不準還跑了,又說不準思考太多,抑鬱了,不吃不喝導致出不了圈。
    那如果它不是氣象生物,而是某種大蛇呢?
    畢竟最開始的龍圖騰其實和蛇也沒多大差異,
    就像上麵對這條大蛇引來大霧和雨水的解釋,古時候的生態環境更好,這類巨物也可能就更多。
    加上傳說故事裏不管蚩尤還是黃帝,各大部族都有所謂煉龍鼎這種器物存在,
    說白了就是超級大砂鍋,所以一直有故事流傳,龍在以前也是那些上古大佬的食物。
    事實上如果你有能力捕獲,也不是不可能吃,太巨大的裝不下就多來幾次唄,
    遠古人連霸主級別的長毛象都能獵殺,區區大蛇又算什麽?
    至於那個龍的形象,也可能是後人不斷的美化才有了如今的模樣,
    而最開始的龍的形象其實就是蛇一樣的感覺,至於長相,蛇多個角啥的,說不準那個品種絕種了?
    再說現在也不是沒有長角的蛇,這種品種的蛇在網絡上隨便搜一下也能找到不少。
    再有就是圖騰說,也還是比較讓人信服的,畢竟那時候的藝術靈感都是直接來源於大自然。
    比如牛,比如鳥,比如鹿,比如鷹等等,
    又或者說是某個部落,打贏了大部分部落,於是為了宣揚自己的強大,於是把他們的圖騰組合了起來。
    至於蛟龍的說法,後來的人看到巨大的蛇常常都是伴隨惡劣的天氣出現的,
    就和傳說中的龍的能力聯係上,會引起天氣變化,就被稱作蛟龍。
    前麵說到了氣的概念,如果足夠大又堵住了氣穴,導致積壓,離開的時候,地氣噴湧而出引發反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在互聯網上甚至可以看到越野摩托車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裏被馬桶絆倒,還有什麽是不可能的呢。
    而後來說的走蛟會引發山洪,有沒有一種可能,它本身就是躲在山體裏的大蛇,因為山洪引起塌方被衝了出來呢?
    先後順序有誤呢?
    就算是個巨無霸,人類在他麵前顯得它不可對抗,
    但它在自然力量麵前也是個渺小的萬物之一罷了,也隻能隨波逐流,不能逆水而上。
    不管是哪個說法,龍這種東西無疑是非常神秘的,它一定存在,但我個人覺得,肯定和人們想象中的模樣有天壤之別。
    很多東西沒接觸到的時候,可能會有天馬行空的幻想,但真正接觸到以後可能和大多數故事的真相一樣,也就是不過如此。
    關於這次的事件之後,老彭沒過多久,就再次組隊回去拿回自己的東西,但並不是和多傑一起。
    說來原因是,多傑他們對那石頭的價值並不是很感興趣,一本正經地說這是丹增生命的“買路財”。
    此後老彭拿回東西的時候似乎再次遭遇了什麽可怕的事,具體事情我也並不清楚。
    哪怕偶爾視頻時,對方喝得迷迷糊糊的,隻要我提起疑問,也會立刻正襟危坐。
    但值得說的是那次以後,老彭再也沒進過山,可能是覺得一而再不可有三,又或者其他原因不得而知。
    但目前來說,他過得非常富足,生了孩子,也有了非常好的生活,從近期照片來看,肚子都已經大得可以頂到方向盤了。
    人來人往,總是會有人闖入你的生活,然後你永遠也不知道,哪一次可能就是這輩子的最後一麵,但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不是嘛。
    喜歡一位探險者的自傳請大家收藏:()一位探險者的自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